魏徵
——勇敢、坚韧、执著、正直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魏徵
名人小档案
■ 姓 名:魏徵
■ 生卒年:580~643
■ 籍 贯:巨鹿(今河北巨鹿)
魏徵像
魏徵幼年丧父,家境很快败落。魏徵不善于经营,不久,扔下家产不管不问,跑到书房读书。他有着远大的志向,读书又非常用心,很快就通读了各方面的书籍,掌握了许多领域的知识。魏徵在读书的时候注意思考,能够把书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结合起来。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其中李密领导的瓦岗寨农民起义声势最大。617年,魏徵的朋友武阳郡丞元宝藏起兵响应李密,他让魏徵帮助自己掌管文书。李密每次看到元宝藏的书信,总觉得书信写得好,便当面夸赞元宝藏。元宝藏说是魏徵负责草拟各种书信和其他文件,李密就把他召到自己的身边来。魏徵参加瓦岗寨农民起义以后,成为李密的幕僚,积极参与谋划军机大事。
一次,他向李密献策,提出了“西取魏郡(今河北临漳),南会诸将取黎阳仓(在今河南浚县西南)”的战略主张。李密按照他的建议行事,瓦岗军很快就攻取了黎阳仓。这样一来,连同以前攻占的洛口仓、回洛仓,隋朝政府在中原地区的三大粮仓全部掌控在瓦岗军手里。不久,隋军严重缺粮,陷入了绝境,而瓦岗军的粮食供给问题完全解决了。他们还开仓赈济灾民,大大提高了瓦岗军在群众中的威信。河南一带的零星起义军也大多归附了瓦岗军,这支起义队伍空前壮大起来。
自此,李密对魏徵大加赞赏,任命他为行军元帅府的文学参军,负责全军的文书工作。不久,魏徵随李密降唐。他毛遂自荐,去安抚山东地区,因此被提拔为秘书丞。当时,李(徐世)准备死守黎阳,魏徵帮他分析形势,说:“当初大人起兵,振臂一呼,四方响应,很快聚集了数十万之众,势力波及半个中国。然而,一朝失误就再也不能振作起来,最后归附了唐朝,这说明天命已有所属。现在你身处战略要地,如果不提前谋划,早定大计,一旦错过机会,局面就无可挽回!”李被说服,不久归附了唐朝,并大力支援了唐淮安王的军队。同时,魏徵又说服元宝藏归顺了唐朝,为唐的统一立下大功。
成才启示
无论何时何地,都一丝不苟地把本职工作做好。
先人后己,公而忘私。
敢于讲实情,说真话。
619年,魏徵还没有来得及回到长安,河北的窦建德就攻陷黎阳,俘虏了魏徵,命他担任起居舍人。621年,窦建德在虎牢关被秦王李世民打败,魏徵与裴矩等人入潼关。太子李建成欣赏魏徵出众的才华,让他担任太子洗马一职,负责管理东宫的经籍图书。
后来,河北的刘黑闼起兵反唐。同年10月,李元吉出兵河北镇压,结果为刘军所败。11月,太子李建成主动请缨带兵平定河北。他采纳了魏徵的建议,利用人心思安的情绪,果断地释放了俘虏,对当地的老百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安抚,没有经过大的战役,就平定了河北,使唐朝在河北、山东一带的统治稳定下来。魏徵在随李建成平定河北的过程中,表现出非凡的才干,受到李唐统治者的重视。
随着局势的逐步稳定,李唐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愈来愈尖锐。魏徵多次对太子说:“秦王李世民功高盖世,太子宜早定对策,否则将深受其害。”李建成却迟迟不能下定决心。626年6月4日,秦王李世民先发制人,发动了“玄武门事变”,一举剪除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
事后,秦王李世民怒责魏徵:“你挑拨我们兄弟之间的关系,使我们互相残杀,这是什么道理?”魏徵从容地说:“太子若早听我的话,就不会落得今天的下场。”李世民爱惜魏徵的才华,器重他敢于直言,并没有怨恨他,即位不久便拜他为谏议大夫,帮自己出谋划策。李世民登基之初,过去侍奉太子的人都惶惶不可终日,经常聚集在一起思谋作乱。魏徵对太宗说:“不赦免这些旧党,灾祸不能解除。”太宗说:“你去安抚一下那些人。”魏徵在出使河北的途中,遇到太子旧党李志安、李思行等正被解往京师,就当即赦免了他们,而后才上报天子。太宗见魏徵如此英明果断,更加信任他。
魏徵犯颜直谏
魏徵敢于犯颜直上,面折廷争,从不退让,这使唐太宗有时都对他有敬畏之心。一次,唐太宗打算去秦岭山中打猎游乐,车驾都已准备停当了,却迟迟未能成行,最终还是取消了此次巡游。后来,魏徵从别人那里打听到这件事,就询问太宗是怎么回事。太宗笑着说:“起初是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此后,魏徵一直留在太宗身边“参与朝政”,成为贞观年间的重臣之一。他不怕触怒唐太宗,屡屡进谏。君臣二人齐心协力,共同开创了中国封建史上辉煌的一页——“贞观之治”。
孙思邈,唐代伟大的医药学家。他关于医德的论述在中国医学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首创《大医精诚》论,较全面地论述了作为医生所必须具备的医德。孙思邈对唐以前的医学资料进行汇总、研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成了《千金方》60卷、《枕中素书》1卷、《摄生真录》1卷、《福禄论》1卷、《会三教论》1卷,《庄子注》、《龟经》、《玄女房中经》等各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