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王”不是谁都可以当的(5)
在古代,“王”是一国君主的象征,“王天下”也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为了这理想,数以万计的人牺牲自己的生命,其中有一些人成功了,威风八面;但失败的是更多的人,他们甚至至今仍被冠以“贼”的名号。自古至今,没有任何一种职业或是理想比“王”的风险更大:一旦失败,往往失去生存的权力。尽管如此,仍然有很多人前仆后继,如飞蛾扑火,更如过江之鲫,虽前途未卜,却义无反顾。为什么呢?一旦为王,则可睥睨天下,号令万民,统领全局,好处数之不尽。称王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
可是好处越多,风险自然也越大。福祸二者如跗骨之蛆,始终相随。聪明者大多会暂时隐藏心中梦想,以各种方法制造迷雾规避风险,比如刘邦、朱元璋等,以“缓称王”为方法,安稳度过一段缓冲时期,之后又在条件成熟后终于称王。
在不合适的时间,不合适的地点仓促称王的,江山还是坐不稳的。比如李自成,只做了18天的皇帝,闹出千古大笑话。如此称“王”,有何意义?
曹操之子曹丕、刘备之子刘禅,他们虽然子承父业,也算得上是皇帝,可他们也只能在自己的国土上耍威风,如今看来,谁会觉得他们有王者的风范?没有真本事,称王,别想了。
秦朝末年发生了一个令世人赞叹不已的故事:陈婴的母亲因劝解儿子放弃称王的想法而挽救了儿子的性命,并让儿子一生与高官厚禄相伴。
那是在秦朝末年,当政的正是历史上因荒淫无道而出名的的秦二世。当时,沉重的苛捐杂税和战争弄得百姓苦不堪言,彼时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他们带领一众勇士起义。而陈婴当时在东阳县做狱吏,因为人正直,在东阳县非常有威信,当地的老百姓很尊敬他。受陈胜吴广的鼓励,当地老百姓很快将东阳县令杀死,然后拥戴陈婴为王。听说陈婴担任首领的消息后,更多的民众开始加入进来。到最后,光是东阳的起义军已经有了两万多人。
陈婴的母亲是一位非常有头脑的女性,她知道陈婴被拥戴为王后,表示出了极大的反对。她苦心口婆地对自己的孩子说:“我们陈家在东阳县虽是望族,但做高官的人却没有,现在突然做什么王,名声太大了,容易招来灾祸。更何况,现在形势并不稳定,时局动荡不堪,若你称王,树大招风,恐怕会招致很大的祸害。不如你挑选一名能力超群的人当做首领,若有一天你们被镇压,你还不至于被杀头;若你们赢了,手下也会顾念恩情,封赏一定少不了。”
经过慎重考虑,陈婴认定母亲的建议是非常有道理的。后来,正像母亲预料的那样,在陈婴带领两万多名手下投奔项梁后,项梁大为感动,在起义胜利后将陈婴封为上柱国,封五县。
在项梁死后,陈婴再一次为自己寻找了一棵便于乘凉的大树——大名鼎鼎的楚霸王项羽。在项羽自刎乌江后,陈婴降于大汉,汉高祖封他为堂邑侯。在大汉所封的功臣中排行倒数第二,封地600户。直到后来,陈婴做了丞相,封地1800户,此时的排行仍不过是第86位。
18年来,像母亲所希望的那样,陈婴一直做着堂邑侯。在得到功名利禄、留名青史的大背景下,最重要的是他保全了自己。
在你还没有降服野兽的能力时,就不要轻易向它挑衅,否则必然会徒劳无功,甚至会被野兽所伤害,真正的聪明人会明智地避开自己暂时还不能战胜的敌人,以免招惹灾祸。人们行事也是这个道理:自己有能力去做的事情,自然可以放宽心去做;没有能力去做的事情,就算有金山银山摆在面前,也不能去做。如果只贪图一时的荣华富贵,不计后果地硬要去做,那么就只能给自己引来灾祸!
据《明史·朱升传》记载,当年朱元璋与群雄逐鹿天下时,时局非常混乱,虽然有称王的机会,但是他也很清楚自己的实力尚不足以称霸中原,于是就召集部下集思广益。朱升建议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于是,朱元璋采纳了这一建议,在当时混乱的局势下,并没有急于称王。
当朱升提出“缓称王”的战略方针时,当时还有几个较大的诸侯割据势力和几路起义军在相互征战。其中除了四川的明玉珍、浙东的方国珍没有称王外,其他的势力都已经宣布称王称帝了。最早称王的是徐寿辉,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他在彭莹玉等人的拥立下称帝,将国号定为天完;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张士诚也自称诚王,定国号为大周;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陈友谅杀死了徐寿辉,自立为帝,定国号为大汉。一时间,全国各地称“王”称“帝”者到处都是。
在这个“人人皆称王”的大环境下,朱元璋却依然保持着冷静,因为他明白“谁笑到最后,谁才是真正的胜利者”这个千古不变的道理。所以,他依然坚定地执行了“缓称王”的策略。朱元璋虽然是起义军的领袖,可是在其他势力纷纷称王、称帝的情况下,他始终没有称“王”称“帝”。直到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朱元璋看时机已经成熟,才封自己为吴王。之后,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才正式称帝。当时,天下局势已经十分明朗,也就是说,就算朱元璋不去称帝,事实上也是“帝”了。
相对于其他各路势力迫不及待地称王称帝的作法,朱元璋所采用的“缓称王”的策略,可以说是非常明智的,因为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自己单方面反抗元军的政治色彩,使元朝大大降低了对己方的关注程度,从而尽量避免了与元军主力之间的决战,与此同时也降低了其他势力对己方的警惕和忌惮之心,让自己可以保存实力。“缓称王”的策略有利于朱元璋保存实力、积蓄力量,从而得以稳步地发展。
在乱军四起的封建朝代,起兵、割据并不意味着与中央朝廷共分天下、不共戴天。但是,一旦有起义军打出国号,称王称帝,那就意味着与当时的中央政权彻底决裂了,朝廷必定会派大军镇压。在徐寿辉称帝之后的第二年,其建立的政权就遭到了元朝大军的镇压。同样的道理,之后称王称帝的张士诚、刘福通等人,也无法避免被元军围攻的命运。在其他势力与元军对峙期间,朱元璋因为尚未称王,所以在未北伐南征之前,元军主力都未曾“惠顾”过朱元璋的军队。
元末局势虽乱,无论是哪一个割据政权去竞争皇权,到最后站在最高处的只能有一个。朱元璋“缓称王”的策略无疑没有对那些比较强大的割据政权造成影响。因此,割据政权在与朝廷有矛盾和相互厮杀这种情况下逐渐走向失败。而朱元璋避开了这种残杀,保全了自己的实力。
在“缓称王”这个策略中,最关键的一个字就是“缓”。“缓”称王,不是“不”称王,是时机成熟之后,才会称王。何为时机成熟?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当时的军事形势对朱元璋非常有利:北面的宋政权在各种军事混战中已经变得奄奄一息,不足为虑;东面的张士诚已经成不了什么大的气候,也变成了昨日黄花;四川的明玉珍没有什么远大目标,只知道安于现状,也威胁不到朱元璋;当时的元军由于内战频频,已经伤及元气,尚且自顾不暇,更是无力南进了。面对这种有利形势,朱元璋感到时机已经来临,他很快抓住机遇自立为王,公开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且有广阔的地盘和强大的军队作为自己的根基和后盾,这便促使他展开了统一中原的战争。
所以,纵观历史,我们可以明白,称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而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冷静,称王就不要去想了,无论别人说什么做什么,无论别人怎么折腾,我们都只要认真踏实地“积粮”“筑墙”,做最好的自己,等待最好的时机,笑到最后成为真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