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王”不是谁都可以当的(2)
《西游记》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我们从小都耳熟能详。唐僧师徒四人一起去西天取经,然而除了拥有火眼金睛的孙悟空之外,其他三人都看不到白骨精的妖精原形。
因此,当白骨精变幻成善良纯朴的村民时,唐僧、猪八戒和沙和尚都无法分辨出它的真身,也无法相信那些村妇、老妪及老翁竟然是妖怪变的。
自古以来,人们都认同一句话“眼见为实”,可是事实的本质真的就是人们肉眼所看到的那样吗?其实,人看到的东西有多少是真的呢?人的眼睛只能看到物质的表面。所以,眼睛看到的未必就是真相,怎么可以看见什么说什么呢?
相传古时候有一对非常恩爱的夫妻,妻子独自在家中守候,丈夫时常外出经商。有一次,出门数月之后,外出的丈夫非常想念他的妻子,决定回去探望一下。
可是,当他风尘仆仆地赶回家乡,出现在家门口时,却看到了让他非常痛心的一幕:在温馨的灯光下,他日思暮想的妻子正在跟一位陌生男子在一起吃饭,两个人的样子十分亲热,妻子还时不时温柔地给男子夹菜。
看到这一幕,他立刻认定是妻子背叛了自己,于是,在痛心疾首之下,他再也不愿踏进家门了。愤怒的丈夫一气之下毅然调头离开了,而且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回来。
几十年过去了,丈夫已经白发苍苍、垂垂老矣,他对当年看到的事情一直无法释怀,想到自己时日无多,便想回到家中一趟,解开当年那个让他一直心痛、耿耿于怀的心结。于是,时隔几十年之后,他终于又回到了自己当年的家。
家中,他当年的妻子也已是满头白发,可是,她却依然一个人孤独地生活着。看到这种情况,他疑惑地问她,为什么。妻子回答说,这么多年自己一直在默默地等他回来,又问他为什么会一走了之,直到现在才回来?
丈夫听了,终于说出了当年的疑问。妻子坦诚地告诉他:那个陌生的男子是她失散多年的亲兄弟,因为久别重逢,只是特意来看望她而已……
由此可见,眼睛看到的也不一定是真实的。一个人如果遇到任何事情,都只凭眼睛看到的做出判断,不加以验证和证实就草率做出决定,那么就肯定会被各种假象所迷惑,如同管中窥豹、盲人摸象一般,认识不到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很多事情的本质和真相,只有用至真至诚的心灵去感受才能体察到。当你放下对眼睛和耳朵的依赖,不再执着于表面的东西时,才能真正获得识别真假、善恶的智慧。
不要认为眼睛看到什么就是什么,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就已经认识到了“眼见为实”的错误。
有一天,孔子和他的几名弟子被困于某两国的交界处,他们连着七天都没有好好吃过饭,甚至连一粒米都没有尝到,每个人都饥饿难忍。白天大家都疲倦不堪,也没有力气动弹,只能躺着休息,更别说去寻找食物了。
后来,颜回想办法从别人家里讨了一些大米回来,然后拿到厨房去煮饭。在米饭快要煮熟时,孔子碰巧路过厨房,看到了这样一幕:只见颜回正在用自己的手抓着锅中的饭吃。孔子以为颜回在偷吃米饭,思考片刻,也没有声张,只是故意装作没有看见的样子。
过了一会,颜回进来请孔子去吃饭,孔子站起身,随口说道:“我刚刚做梦,梦到祖先了,在吃饭之前,我们应该先拿这些清洁的食物,来祭祀他们。”
颜回听了,急忙回答说:“不行啊!老师,锅里的食物已经不清洁了,不适合祭祀祖先。刚刚我看到锅里的米饭中飘进了灰尘,就把它取了出来,可是我认为直接扔掉太可惜了,所以,我就自己吃掉了。”
孔子顿时感叹万千,反省自己道:“原本以为眼见为实,可是,没有想到连眼睛看到的也未必是事实;凭借自己内心的想法去衡量一件事情,结果到头来也并不一定可信。看来想要通过外在事物来判断一个人的为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孔子悟出“眼见不为实”的道理来,是在知道具体情况后,明白自己是被眼睛所欺骗,误会了自己的弟子,所以,后悔自己看见什么就相信什么。
魔术最能体现出“不能看见什么就相信什么”的道理。我们几乎每个人都看到过魔术师的精彩表演,他们运用各种精巧的道具和巧妙的花招,一次次骗过了人们的眼睛,用精湛的表演博得了人们的喜爱和欢迎。
在一个华丽的魔术表演舞台上,美丽的女演员冲着观众们微笑、眨巴眼睛,魔术师先用一个铁盒将女演员的头部套了起来。在接下来的一秒钟内,全场的观众便开始惊呼起来,因为在成千上万位观众的注视下,魔术师将铁盒连同女演员的脑袋一起从她的脖子上移开了一段距离。
观众被这离奇的景象所震惊了,无不瞠目结舌。而且,在此过程中,女演员的脑袋还在对着台下的观众微笑、搞怪。在这个魔术表演中,女演员肯定不是真的被“分尸”了,可是这样类似于“分尸”的效果却成功带给了观众视觉上的错觉和感受。所以,在成功的魔术面前,人们的眼睛和身体都受骗了。
魔术师们所创造出来的非凡魔术,在带给人们精神愉悦和视觉享受的同时,也向人们证明了眼见不一定为实。所以,眼睛并不值得完全依赖和相信。
遇到事情,倘若完全为表面的现象而蒙蔽,完全相信自己的眼睛,却不懂得在内心深处对其进行分析和思考,那么,我们就会被自己的眼睛所迷惑,对事物的本质和真相也会认识不清。由此,我们可以反向推理,也就是说,如果想要知道事情的真相和事物的本质,就要学会用心感知事物、体会事物。
很多人问过这样一问题:“眼见非实,耳听为虚”在变成现在所说的“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过程中有怎样的故事呢?也许,最初只是一个智者想要将自己的训诫传达给自己的弟子,之后这个弟子又继续将这段话传给了自己的弟子……于是,一段话便一直被传下去,最后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终于广泛地流传开去。可是,经过这么多人的口耳相传后,智者想要表达的最初意思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而这些话却依然被人们信奉着。
尽管很多人都说不能看见什么就说什么,但是,这样虚实不分的情况还是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人们似乎逐渐适应了这种生活。
然而,人们也慢慢地变得“聪明”起来,学会了利用人们相信“眼见为实”的心理,去充分伪装自己。脆弱的人用坚强冷漠的外表,把自己包裹起来,颇有心计的人,却装成楚楚可怜的弱小模样,以博得大家的关心与同情。最后可能会导致真正需要人们保护的人,受到冷落和排斥,而本来应该保护别人的人,却得到了精心的呵护与关怀。善于伪装的狡猾之人成了别人眼中的好人,这些都只是因为,人们这些判断仅仅来自于他们的所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与人的关系仿佛隔了一层朦胧的雾气,人世间如同进行着一场盛大的化装舞会。有些人总是大张旗鼓地宣扬着自己的善行,也许很多人会被他们迷惑,认为他们富有爱心,想要奉献社会,可是,他们实际上只是为了给自己博得好名声而已;有些人做人明里一套,暗里一套,表面上可以拉着别人的手,跟人亲热地说说笑笑,可是却在背后造谣生事,一心想把别人打垮。
有些人面对自己的上司时,时刻表现出一幅笑脸,对其百般讨好,可是一旦转过身,就会露出厌恶的表情……许多人的笑容背后都隐藏着我们不知道的冷漠,我们甚至无法确定我们自己所看到的事实到底是不是最真实的情况,又怎能说“眼见为实”呢?
既然“眼见未实,耳听为虚”,那么,你可能想问,我们真实的世界又在哪里呢?请把手放在胸口偏左那块跳动的地方,我们应该用心去考虑自己所见到的情况。想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和真相,就要学会用最真实的心灵去体会它,感知它。
4.有时候收敛锋芒反而能保全自我
人生苦短,人在这个世界上活一辈子,就应该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不能因为太高调而让别人毁掉属于自己的快乐,我们有必要为了生存而收敛一下自己的锋芒,所以,有时候选择低调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锋芒毕露可能会让别人因为你的优点而忽视某些缺点,但这样的做法,我们很可能会被别人暗算,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得不偿失。所以说,收敛锋芒反而能保全自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的社会环境中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已经不能用过于单纯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
有人说:如果收敛自己的光芒,就是委屈自己,就是压抑自己,是一个懦夫的表现。其实,事实并不像表象一样,我们收敛自己太过耀眼的光芒,不仅可以避免很多麻烦,还可以让我们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在一条小河中,有一块非常倨傲的石头,它总感觉自己是这条河中最锋利的,所以,总是让自己跟别的物体撞击,在很多次的撞击后,小石头变得遍体鳞伤。随着时间的流逝,石头被水流带到了中游,但是,前段时间的经历给了它很多教训,它开始痛定思痛,收敛自己的锋芒,它已经没有了之前年轻气盛和光芒毕露的习惯。开始把刺人的锋芒隐藏在自己的内心,从这以后,这颗不再倨傲的石头很少再受到其他物体对它的伤害了。
看了这个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感想呢?其实,我们应该像刀一样,学会在不需要的时候收敛锋芒,战斗的时候锋芒毕露。俗语说的好:“‘静若处子,动若狡兔’,‘审时度势,蓄势待发’。一个人说话做事,要很好地把握时机,不要处处都给人气势上的压迫,要给别人留点余地。”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在这个社会中成为一个识时务的人。因为中国的大环境更倾向于中庸之道,锋芒毕露,太喜欢展现自己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容易夭折。
我们可以从历史的长河中看出来,如果臣子功高震主的话,往往会因为光芒太盛而招惹祸端。想要得到天下的时候,各路的英雄们都臣服在一个人的麾下,而且,他们所表现的能耐正是主子打天下需要的才能。但是,当局势稳定下来的时候,这些有能耐的功臣们的才华并不会随着王朝的稳固而消失,于是,他们引以为傲的才能成了主子最大的心病,他们让主子感受到了一种威胁。所以,历史上开国以后残杀功臣的事情并不在少数,就是我们所说的卸磨杀驴。虽然,有的主子有点善心,不至于把功臣们杀掉,但是,他会想尽任何办法,把权力从功臣的手中卸掉,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就是如此。这些例子无疑向我们说明了不能在上司面前锋芒太露,尤其当上司觉得受到威胁的时候,他们就会用尽手段排除威胁自己的因素,当然,足够明智的人就会在合适的时候选择低调,收敛自己的锋芒。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非常有才华,在刘备手底下卖命。但是,当刘备逝世以后,他就不再显示像以前那样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聪明了,他开始收敛自己的锋芒。就像我们所认为的一样,诸葛亮的才华并不是都消失了,而是他为了自己不遭受祸患而把锋芒收敛起来了,因为诸葛亮知道刘备是明君,所以,自己才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尽心尽力帮助刘备,也不会受到猜忌。故此,刘备才有“三分天下而有其一”的战果。刘备不在以后,诸葛亮的行事就变得非常小心,虽然还是尽心尽力地辅佐刘禅,但是,还是要时常在外面征战,以防备有人或者主子觉得自己有“挟天子”的嫌疑。他敛去自己的锋芒后,故意向大家表现出自己的无用,尽量避免祸及自身。这才是诸葛亮的聪明所在。
类似于上面的例子太多,我们不禁怀疑“锋芒毕露”到底是正面还是反面的词语,因为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太多的人物死在这四个字上。
如果一个人愚蠢,其他人会责备他,如果一个人太有才华,别人就会嫉妒他,责备的情感会短暂存在,但被人妒忌,却可能丢掉性命。非常有才华的杨修就是栽在了锋芒毕露上,曹植也是因为这四个字被自己的哥哥曹丕一再陷害。所以,“嫉妒”是每个人的劣根性,区别就是有人会让嫉妒永远见不到光明,而有的人却会把嫉妒放在外面晾晒,偶尔还会付诸行动。
庄子说:“直木先伐,甘井先竭。”其实,我们的境况也是这样的,才华横溢而又喜欢表现自己的人,虽然容易得到赏识和重用,但是,也会招人嫉妒和暗算。
愿意成大事的人,都应该让自己收敛光芒,积蓄力量。所以,当我们决定要努力成功的时候,千万不能在条件还没有成熟之前就轻举妄动,不然,我们的举动只能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所以,学会韬光养晦和厚积薄发对我们非常有用。
有一位得道高僧,造诣很高,平时尤其喜欢云游四海,有一次,这个高僧出门的时候,带上了自己的弟子。有一天,天快完全暗下来的时候,他们仍然没有找到可以睡觉的地方。但是,由于路途劳累,高僧就和弟子在路边休息。
正在这个时候,高僧的弟子突然看见了满天彩霞中间的太阳,禁不住赞美:为什么今天的太阳这么好看呢?以前我怎么没有发现呢?高僧莞尔一笑说:不是有人说“夕阳无限好”吗?白天的时候,尤其是正午,太阳所发出的光芒太强烈,会让人睁不开眼睛,所以看不见太阳的美丽。但是,傍晚的夕阳收敛了光芒,就变得比较柔和,所以,人们都喜欢夕阳,可以好好欣赏它的美丽。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我们为人处世应该像夕阳一样柔和,而不应该发出太强烈的光芒,不然,我们会在成功的路上走得尤其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