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佛兰德斯画家
不同于收集不同学校的学生证,拥有多国国籍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过,对于佛兰德斯人来说,同时有法国、比利时和荷兰三国国籍并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佛兰德斯位于比利时北海沿岸,这里是法国、比利时和荷兰的交界点。这里不但“盛产”多国籍人民,还盛产画家,这里是画家的摇篮。文艺复兴时期,在意大利之外的土地上,佛兰德斯出产的画家要远远多于其他地方。
休伯特·凡·艾克和杨·凡·艾克兄弟就是文艺复兴早期最著名的画家。
凡·艾克兄弟在当时欧洲面积最大也最富有的城市布鲁日上班。他们最著名的作品就是为根特一个教堂里的祭坛画的装饰画。这是一幅特殊的三折式屏风画,两侧是能自由折叠的像百叶窗一样的翼板,打开时如同一对张开的翅膀一样舒展,中间是平板。因为屏风画能够开合,两位画家必须在正反两面画画。
这项任务本来是休伯特的,但是画还未完成,休伯特就不幸去世了。于是悲痛欲绝的弟弟杨继承了哥哥的遗志,并最终将这幅作品完成。
当时,人们特别欣赏这幅祭坛画,就如同幼稚的孩子在争抢糖果一样,这些成熟的大人们抛弃平时保持的斯文镇定,争着将它放进自己所在城市的博物馆。结果,就像因争抢而撒落一地的糖果,这幅画被人们分割得四分五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幅画的平板和两个翼板骨肉分离,分别保存在不同的城市,直到世界大战结束,主板和翼板才陆续回到根特,于是“屏风画三兄弟”终于团圆了——组成了一幅完整的作品。
凡·艾克兄弟的油画作品鲜艳夺目,异常漂亮。众多意大利画家都学习他们的油画技巧,甚至有人认为油画是他们发明的。虽然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但他们对油画作了很大的改进,这是不可否认的,而被尊称为“油画之父”,对他们而言也是实至名归的。
在凡·艾克兄弟之后,许多优秀的画家相继在佛兰德斯涌现出来,彼得·保罗·鲁本斯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鲁本斯生活在凡·艾克兄弟去世200年后的时代,大概是1577年到1640年之间。鲁本斯是一个语言天才,他掌握了七国语言。让我们来数一数都是哪些语言吧,拉丁语、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英语,还有荷兰语。天哪,一个会七国语言的人难道不令人羡慕吗?
鲁本斯在年轻时曾为一位意大利公爵画过画,公爵非常喜欢他的画,甚至因此不准许他离开。直到有一天,他的母亲身染重病的噩耗从佛兰德斯传来,鲁本斯才得以回到家乡。
回到家乡后,统治者对鲁本斯给予了热烈的欢迎,并对他委以重任。此后,他先后出使了西班牙、法国和英国,不管他走到哪里,当地人们都给予他热烈的欢迎。各种荣耀如同旱季的雨水,伴着众人的欢呼声落在他头上,他还相继得到了西班牙国王和英国国王授予的爵位。
好在鲁本斯很清醒,并没有被这炫目的荣耀和光环闪了双眼,迷了心智,仍旧坚持着自己的绘画梦想,没有停止创作。
鲁本斯画了上千幅画,其中还有一些巨幅作品。为了方便那些巨幅画搬进搬出,他不得不将画室的过道拓宽。
除了色彩丰富,鲁本斯的画的主题也很丰富,有人物肖像、风景、动物、战争、宗教、神话和历史故事,等等。其作品充满动感美,赏画的人会随之心潮起伏。比如在《猎狮》中,一名男子骑在马背上,手挥长矛,向凶猛的狮子发起进攻,狮子的凶猛和男子的勇敢尽现其中,让人看了在不由得心生敬佩的同时,也为那位猎狮人暗自捏一把冷汗。要知道,为了画这幅画,鲁本斯还专门租了真正的狮子观察了很久呢。
在鲁本斯所处的时代,人们并不重视画中人物的着装,鲁本斯也是如此,他不会像现在的画家那样去给画中人物穿上特定时代的服装。
他的一幅肖像画也相当有名,他的两个儿子就是模特,哥哥11岁,弟弟只有7岁,正是天真可爱的年龄。为了将他们画得栩栩如生,鲁本斯绞尽脑汁,结果自然特别理想,就如同两个孩子走进了画里一样。不过有一点令人觉得怪异,那就是两个孩子身上的衣服过于华丽,平时即使盛装打扮也不可能达到那种程度。
鲁本斯的作品异常受欢迎,因此约画的订单如同雪片一样纷至沓来。尽管鲁本斯工作努力而且效率很高,仍然有些应接不暇。有时,他只好让学生帮忙处理一些工作,这让他的学生们得到了锻炼的机会。鲁本斯是一个热心肠的人,看到有些画家很贫困,他就经常购买他们的画,让他们赚些钱以维持生计。
除了这三位画家,一些很多了不起的画家出来自佛兰德斯,其中一些人的画也独具特色,比如勃鲁盖尔三父子,他们的作品总是能让别人产生强烈的兴趣。至于他们的画到底有何特点,那就需要你自己动手查阅一些资料了,因为自己动脑获得的知识,就如同自己动手种出来的果实一样,令人回味无穷,你难道不想尝试一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