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定不一样的中国思路:原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定下基调(2)

周文王把自己宝贵的人生经验和亲身体悟,透过六十四卦保存下来。他为六十四卦的每一个卦都写了卦辞,每卦六爻,每一爻也都写了爻辞来说明(也有说爻辞是周公写的),费尽苦心、字斟句酌,这就是最早的《易经》。文王六十四卦推演下来,居然天衣无缝,既环环相扣又没有矛盾,而且可以互补。

其实,六十四卦还是八卦,八卦就是六十四卦;《易经》就是八卦,八卦就是《易经》,连起来就叫易经八卦。六十四卦不过是八卦两两相叠,重新排列组合得来的,所以又叫重卦。下面一个叫内卦,上面一个叫外卦,这样一来三画卦就变成了六画卦,也叫六爻卦。之所以这么变,是因为人类社会越发展,人事越复杂,三爻卦已经不够用,而六爻卦就很精细了,也很科学。

至于为什么只用六爻变,起码有这么两种解释。一种是孔子在《系传》里说的:“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三极”也就是天地人“三才”。人文文化中人有男有女,天地也同样有阴有阳,二三得六。这是孔子的心得,几千年来,我们没有脱离他的范围。第二种是说,“六”代表事物发展的六个阶段。宇宙间的事情物理,都是按照这六个阶段发展的,没有超过六个阶段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六六大顺,逢七就变”,第七个变就已经是另外一个新局面的开始了,这也是被现代科学证明了的。

那么,这六个阶段是按怎么个顺序走的,或者说六爻卦亦或三爻卦是从哪里画起?从下面画起,由下而上,由内而外。这也是《易经》给我们的启示,所谓“气由下升”。引申一下就知道,《易经》告诉我们:天下的事情要发生变动,那都是从下面开始的,也就是从基层变起;或者说宇宙事物的变化,是内在先开始变,比如人的变,就是内在思想先变,别人要想改变你,那是相当难的。中国人说的:“物必自腐,然后虫生”,也就是这个道理。

一卦有六爻,64个卦就有384爻,384个爻的变化那就非常复杂了,叫作“牵一发而动全身”。单从一个卦的变化就可以看出这种复杂性,每一个卦起码都可以变出八个卦,八八六十四,这就从八卦变成六十四卦。每一个卦还有错卦和综卦,综卦就是把本卦掉个头,从对面看过来的那个卦,错卦就是位置不变,六个爻阴的变阳、阳的变阴。此外还有交互挂,也就是把本卦的二三四爻配合成一个三画卦(互卦),三四五爻也配合成一个三画卦(交卦),然后把交、互两卦上下重叠为一个新卦,就是本卦的交互卦。除此以外,各个变卦分别还有他们自己的综卦、错卦、交互卦。够乱的!没关系,你只要知道这就叫错综复杂就好了。对于一个卦,要上、下、左、右、里、外、前、后多个角度都看到,还要看到这里面的交互变化。对卦是这样,对宇宙自然,对人事百态也得这么看。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八面玲珑就是这么来的。反正就是要周到,别以偏概全,这就是《周易》也就是《易经》给我们的思想。

《易经》广大悉备,无所不包。六十四卦比八卦更精细,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六十四卦方圆图对于时空的绝妙把握。这里的方图代表方位、方向,是管空间的;圆图代表时间,代表宇宙的运行法则。图中蕴涵了宇宙人生的奥秘,即便现代科技发达,也还没有达到它的高度,也还不能完全解释它。但是,从中却可以看出,我们中国人的思路那是和时空紧密联系的,完全是取法自然得来的,做人做事是一套东西,而且这套东西直接和宇宙自然声气相通。不像西方那样是分开的,做事的划给科学,做人的划给宗教。

文王演《周易》,不过是想把宇宙自然的规律引进到人世社会上来,这其实也就是伏羲氏一画开天、生阴阳、创八卦的初衷。他们都通晓了宇宙的自然规律,更明白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的规律和人类社会的规律是相通的,所以要引导人按照自然规律来做人做事。

很庆幸,咱们的圣人也是心灵相通的。伏羲、文王之后又有周公、孔子生,他们身体力行并积极推进,继续发扬伏羲氏和文王的思想精神。

礼乐文明建制

商朝是一个非常迷信的时代,当时民智也还没开,要一下子破除迷信,那是相当困难的,几乎不可能。这样,周文王才会用卜筮的词句,用卜筮的形式来写《易经》,用吉、凶、悔、吝、无咎这些话,透过占卜来了解其中的道理。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应该也是这么个情境。这就给《易经》披上一层神秘的外衣,也就是后来所说的以神道设教,其实这是他良苦的用心。

周公和武王大概是文王最贤能的两个儿子,周文王在世的时候,他们就辅助文王,随侍左右,颇受熏陶,他们深深地理解父亲文王是重在教化。所以,当周武王提出“人为万物之灵”这句话时,他是有很重很重的使命感在里面的。那意思就是说:既然身为人,就要觉悟,要拉开跟动物的距离。文王在《易经》里不是说了吗:人是天地之间唯一能够帮助天地来改造这个世界的一种动物,这是我们的责任。其实,这正是《易经》的宗旨,或者说是周文王的宗旨,武王把它明确地提出来,说明他真正理解了先王的意图。

礼乐就是为了教化。在周王朝刚得天下的那段时期,武王继承了父亲设计的礼乐,也因袭了殷礼。一方面,周文王时代就很重视礼乐,而且,经过精心设计和多年实践,颇具规模,颇有成效;另一方面,殷礼也还有可取之处,该继承的也要继承,不能为了创新就完全弃旧,关键是看旧的合不合理。当然,即使因袭,也必有它自己的一番统一性。这里自然有周公的一番心血,尤其在武王克纣六年崩后,周公摄政,再六年,正式制礼作乐,成了系统也成了制度。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弟,周成王的亲叔叔。因早前被封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所以称周公。周公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是能够与孔子并称为圣人的人,而且周、孔并称的时候,恐怕还得周公在前,孔子在后,周公称先圣,孔子称先师,周公称元圣,孔子称至圣,周公被封为文宪王,孔子被封为文宣王。如果把我们的上下五千年分成前后两个阶段,则可以说,周公是前一阶段礼乐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是后一阶段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

不管为伏羲八卦做注解也好,还是为万民教化而设礼乐制度也罢,首先,这个设计者要真正悟得宇宙人生的大道理。不经世事、不经困厄大概是没法悟的,一是没那闲工夫,二是更没那心境。文王拘羑里而演《周易》,据说写的是卦辞;周公居东才有的爻辞,也就是说爻辞很可能是周公写的,而且是在“居东”的时候,“居东”也就是周公的困厄。为什么困厄?简单说来就是:武王一死,继位的儿子成王还是个小孩子,所以让周公摄政,武王封在东边儿的另三位弟弟不干了,都想自己揽权当大王,却给周公泼脏水,说周公大概要篡位,我们要清君侧,竟然纠合了纣王的儿子搞叛乱,结果让周公给平了,就此也消除了商的残余势力,征服了东方很多小诸侯国,实际上是为了稳固周的统治基础。周公的行为可没得到侄子的认可和理解,得到的只有误会,人家还小嘛。所以,周公这段时间心里是十分苦闷的。很多明眼人都说:作《易》者大概有忧患吧,那指的就是文王和周公父子。

常言说,日久见人心,加上老天示警的帮衬,最后成王终于理解了周公,认可了人家勤劳王事的甘苦。从此以后,周公得到了成王的完全信任,一切政事全交周公处理,自己心悦诚服、再无怨言。于是,周公得以逐步实行他的政治理想。

最著名的,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那就是制礼作乐。当然,礼乐是伴着宗法制和封建制一起施行的,但我们这里暂不去说它,只着重说礼乐。周公的心志和先王是相通的,制礼作乐是为了教化。当然会有人马上站出来说:他那是为了他们的家天下,是为了维护统治。这可能就有点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圣人的名号不是那么容易得的,对几千年来大家公认的事情还是要持尊重的态度。

人家那套制度也是先试点后推行的。新都洛邑就是新礼乐的一个试演场——周公既定乱,以殷民建洛邑,因势利导,遂会诸侯于明堂。明堂者,乃明诸侯尊卑之意。这一次会合诸侯特别值得重视,因为就是从这一次开始,颁布了朝见的位次。位次的决定,即表示封建制度的完成。而且,效果还特别好——周公建立明堂而朝诸侯于其位,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既然天下大服,说明当时的人们那是相当认可的,应该是心悦诚服。也只有大家都心悦诚服,才可以传播久远,也就说明它真的合情合理。我们中国人一般都是说“合情合理”“合理合法”,大概还没有倒着说的,可见在中国人心里,本来就是按照“情、理、法”的顺序依次排列的。这应该也是长期传下来的思想文化,充分体现着以人为本、道法自然的中国思想精神。“礼”正是从“理”来的,是从“宇宙自然之理”来的。

礼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其范围那就太广大了。举凡政治制度、行政法规、社会规范、宗教仪式、外交礼仪,甚至两国交兵,都有礼的存在。周公制礼,传了三百年到春秋的时代,还能看到此礼的遗迹。那时,列国贤大夫判断人的吉凶皆以礼,无礼必亡身;而外交人员见面也要先赋诗明志——来个咏叹调,用这种方式代替直接的表白,目的就是为了稳住对方的情绪,避免直接的冲突。这实在是伟大的发明,周公制礼成了大功德,传颂久远,也影响深远。

礼的真义,其实就在以谦让完成事情,也就是以和平的手段求得事情的顺利完成。抓住这一点来看周公的礼,就会更真切。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看出礼与乐的密不可分。乐有融洽的本质,再配上礼,自然可以促使典礼或事情顺利地进行,并圆满地完成。《诗经》除《国风》为民谣外,《颂》为宗庙之乐,《小雅》为燕飨之乐,《大雅》为朝会之乐,《雅》《颂》多有追叙祖德考烈之作。“追叙祖考之德业,孝也;燕飨劳士,体惜也。孝则民德归厚;体惜则劳而不怨。辞让和平之心因而兴起”,所以,要参透周公之礼乐真义,不可不读《雅》《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