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7章 导论: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3)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实际上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的形成,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形成的重要标志。在《提纲》中,马克思立足于对实践的科学理解,来理解人及其本质,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批判费尔巴哈的直观的唯物主义,阐发自己的新唯物主义。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此,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只有从实践的角度,才能真正理解人,而这正是费尔巴哈哲学的根本缺陷和失足之点。马克思认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在内,其主要缺点,就是只从客观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现实和感性,而不是从主观方面,即从人的感性活动方面,从人的实践方面去理解。因此他们最多也只能做到对于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马克思高度强调革命的实践批判活动的意义;强调在实践中证明思维的真理性,消除各种形式的神秘主义。他尤其明确地把自己的新唯物主义奠基于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的坚实基地之上,明确提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7]这就为他后来进一步将自己的哲学规定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作了准备。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立足于自己的科学实践观,将唯物论、辩证法、实践论与人道性内在结合起来,阐释自己的社会历史观,对人类社会历史作了全面深入准确科学的唯物主义诠释,创立了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共产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一方面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考察人类的发展,强调从人类史与自然史的分化及其相互作用中来考察历史;另一方面立足于有生命的现实的个人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考察人的生存、活动与发展,把现实的活动着的个人作为全部社会历史的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决定作用与反作用及其辩证关系作了全面系统的阐发,立足于共产主义和人类解放的高度,对阶级、国家与革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全面的论述。正是在这一系列的论述和阐发过程中,马克思的实践观与其哲学观内在地契合起来,融为一体,并得到了提升,跃迁到“实践的唯物主义”的高度。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强调以彻底的唯物主义的方式理论地解释世界,而且认为应当以彻底的唯物主义方式实践地改变世界,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自己的哲学叫作“实践的唯物主义”,并将其与共产主义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自己的理论任务和实践任务,认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18]

***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45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25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3]同上书,135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21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21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4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3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同上书,150页。

[9]同上书,127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6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1]同上书,163页。

[12]同上书,163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19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4]同上书,118-119页。

[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28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24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6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7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思维方式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实践确立为自己哲学的核心概念,把实践观提升到哲学观高度,实践论思维方式相应地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思维方式。马克思在哲学史上实现的伟大革命变革,从根本上说,是哲学观和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就其理论指向和方法论构架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论思维方式具有如下基本点。

第一,以唯物主义的能动性方式科学地理解和解释实践,这是实践论思维方式的首要前提。

从实践出发探讨其他一切哲学问题,必须以对实践的科学合理理解作为出发点。我们知道,实践并不是一个新范畴,历史上不少哲学家都对实践有过论述。马克思正是在批判地继承历史上已有思想资源的基础上,一方面密切关注当时的人类实践,另一方面在唯物性与辩证性、社会性与历史性、个体性与人类性、自在性与自为性的结合点上加深对于实践的理解,确立了科学的实践概念和实践观。

首先,在马克思看来,人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作为一种感性的现实的人类活动,实践是人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的最基本方式,是人的生命和生产活动的直接存在形式。生产劳动实践是人的多种实践活动中最为根本和基础性的实践形式,是人类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正是通过感性的现实的实践活动,人的感性生命存在才成为可能。在这种意义上,实践具有直接的现实性和广泛的普遍性。

其次,实践又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是人的理智、情感、意志等内在本质力量的对象性展示,也是人的自觉性和自由精神运动的最现实表现,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正是借助于实践,人的主观方面可以见之于客观,作用于客观对象,并在对象的合目的性改变中得到表现、实现和确证,实现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双向对象化,实现主体对于限定的挑战与超越,逼近自由。在这种意义上,实践具有意识性、目的性和自觉性。

再次,实践是借助于一定的工具而展开的中介性活动。正是借助于各种形式的工具和中介,主体通过实践集中地体现着人类理性的机巧,实现着由客体的自发运动形式向人的自觉活动形式的转换,实现人的内在尺度和外在事物的尺度的统一。在这种意义上,实践具有工具性和中介性。

最后,实践是一种革命的批判的活动,是人以一种主体性方式来批判性地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参加自然界的辩证运动过程,能动地创造自己的社会历史存在和社会生活,建构自己所追求的理想世界的最根本最现实的途径,因而是人作为主体的创造性本质的具体表现形式、实现形式和确证形式。在这种意义上,实践具有革命性、批判性和创造性。

因此,实践是世界物质运动的最高形式和自觉形式,是同物质自然过程既相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的人的自觉活动和创造过程,是一种辩证的社会历史过程,它集中表现和实现着人的本质力量和人道主义追求,是人与世界关系得以不断展开、进化和发展的最革命和最积极力量。

第二,从实践的高度来理解哲学的性质、特点和功能,这是实践论思维方式的哲学依托。

将实践提升到哲学世界观的核心地位,使其不仅具有认识论、历史观、价值论的意义,而且成为一种普遍的哲学思维方式,这也是对于哲学的一种全新理解,表明了一种新的哲学观。实践论思维方式正是对于这种哲学观的一种自觉运用。

哲学是什么?古往今来,哲学家们见仁见智,歧见颇多。马克思从总体上指出,过去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里马克思当然不是说哲学家不应当解释世界,而是说哲学家不能停留于解释世界,还应当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对于世界的改造。应该说,由仅仅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到在合理地解释世界的基础上自觉能动地改造世界,和在有效地改造世界的目标指导下自觉能动地认识和解释世界,这正是马克思主义者对于哲学和哲学家及其使命的一种全新理解,是对于一种新的哲学观念的自觉建构。让哲学不仅具有认知和解释功能,更有实践和改造功能,这就从根本上使哲学和哲学家的社会功能和地位得以提升和跃迁,从而必然引起整个哲学观念和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

第三,从实践的高度来理解人、人的世界和人与世界的关系及其时代特点。这是实践论思维方式的基本要求。

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视野中,人是哲学的永恒主题,也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中心。这是从实践论思维方式来看待哲学对象,看待人和人与世界关系的必然结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哲学不是某种非人的存在,而是指向人、为了人、服务于人的高层次精神活动,是人通过对世界的关照而展开的自我意识,其目的和价值正在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此,哲学应当以人和人与世界关系为对象,成为人与世界关系及其时代特点的自觉理论表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强调关注人和人与世界关系,而且强调要从实践的高度关注人和人与世界关系,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论思维方式所具有的特殊视角和思路。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从实践的角度来理解人,把人看作实践的存在。马克思在创立自己的哲学时,一方面批判了离开感性活动、离开实践去理解人、理解主体,又离开主体、离开人的感性活动、离开实践去理解现实、事物、客体的直观唯物主义;另一方面则批判了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而只是抽象地发展了主体的能动方面的唯心主义。马克思强调从实践方面来理解人的内在本性和人的价值,认为对现存世界的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对未来理想世界的观念建构和实际建构,是人的最本质的功能特征,也是人的社会价值之所在。人的本质在于从事自由自觉的活动。正是通过人的创造性实践,人才能不断地实现自己的本质。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要求从实践的高度来看待人与世界关系及其演变发展。人的实践性决定了人与世界关系的实践性。人正是通过自己的批判性和创造性实践,参与并影响着现存感性世界及其发展方向,促成了它向着人的世界的生成运动。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外部自然界对于人的优先性和基础地位,承认“天择”对于人的活动的前提意义,同时强调人在实践中的选择、创造对于感性世界的影响和作用,强调在“人择”中表现出来的人的本质和人的特性。在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承认社会对于人的生存、活动与发展的积极的和促进的作用,也承认其同时必然具有的消极的和制约的方面,主张通过实践而达成人与社会的良性健康互动。在人与自身的关系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视人在实践中和通过实践而达成的自我认识与自我改造,认为正是通过这种真正的人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改造,人才能自觉地进行选择与创造,才能理论地和实践地处理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才能现实地和实际地依赖和掌握外部世界,促成人属世界向属人世界的持续转换。

第四,自觉地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从事双向批判与双向建构,这是实践论思维方式的双重指向。

马克思主义者同时又是共产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以哲学的方式指导人们对人与世界关系进行科学解释,尤其要教人善于以唯物主义方式处理和驾驭这种关系,为此,它必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自觉地发挥双向批判和双重建构的功能。

所谓双重批判,即不仅要强调对现实的理论批判,也要强调对现实的实践批判。而为了使这种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是真正科学的和合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还强调对理论的非科学性和实践的不合理性进行批判,以便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彻底地坚持辩证的、历史的、人道的和实践的唯物主义。一方面立足于合理的实践来批判非科学的理论,另一方面借助于科学的理论来批判不合理的实践。不仅要对不合理的实践进行观念的批判,也要对其进行实际的“武器的”批判。既要批判理论,也要批判实践;既要从事理论批判,也要从事实践批判;既要从事对象批判和前提批判,也要从事自我批判和自我建构。马克思认为应当在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的一致中合理地了解革命的实践和实践批判的意义。

所谓双重建构,即不仅要重视对观念的理论建构,也要重视对于实际的实践建构。批判是重要的,但批判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批判的目的在于建设。建设与创造是人类实践的基本目标和根本功能,也是实践论思维方式的重要指向。一方面要立足于合理的实践来建构科学的理论,加速其科学化进程;一方面要立足于科学的理论来促进实践的发展,加速其合理化进程,自觉促进科学的理论与合理的实践之间的良性健康互动与持续协调发展。在对旧世界与旧理论的批判中发现和建设新理论与新世界,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双重批判性与双重建构性的积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