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枸杞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二

严光星

枸杞飘香的八月,我接到了杞乡好友朱彦荣、朱彦华合著的《天香枸杞》的手稿,读后十分亲切,受益匪浅。正是在杞乡人精神的激励下,我们中宁走出的许多作家和艺术家才发愤创作。

《天香枸杞》是继他们已编著出版《谈古论今话枸杞》《中华枸杞故事》后第三部有关枸杞的专著。这部有关杞乡饮食文化的图书,约二十万字,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涉猎古今,颇具底蕴,为开创杞乡饮食文化又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这本书具有来自生活的原生态性。“蒿子面”“余丁烤全羊”“范府猪蹄”等文,都是从杞乡泥土里挖掘出来的原始素材。

“中宁蒸枣酒枣的来历”“盐池羊肉饸饹面”“ 托炉子的来历”“康熙吃皇鼠封文化县”等文,都是妙趣横生的传闻,读后让人开心一笑。

“石磨拉金丝”“蒜拌黄碾馔”“剥皮馍馍”“三羊开泰”“年年有余”等文,故事情节完整,可作为饮食故事流传于世。

“宣和的来历”“金屋藏娇”“长河落日圆”等文,能为考证杞乡历史提供某种线索。

“二月二炒豆豆”“枸杞粉汤红棺材”“慈母泪”“朱家四喜碗”等文,独特有趣,对研究杞乡民俗较有价值。

“一碗炒面的功德”“救命菜”“孝子汤”等文,寓食于理,打上了教化育人的思想烙印。

“天香枸杞”“西瓜泡枸杞油饼”则是书稿中体现人生哲理的两篇范文。

“安史之乱”后逃难的唐太子李亨路过中宁,又饥又渴,望着没有人烟的连绵荒原,不由仰天长叹:“真是天灭我也!”幸遇张三夫妇从而吃到了石缝里长大的西瓜泡的枸杞油饼,颇感香甜,终生难忘。张三对李亨讲了一段颇有哲理的心窝子话:“太子爷您有所不知,我种的这片西瓜,是过去嗑瓜子时无意间把几颗西瓜籽掉进石缝里,长出了西瓜。受此启发,我就捡石子压砂种瓜,并把这瓜叫‘压砂瓜’,也叫‘两死瓜’,意思是白天瓜在晒热的石头上烫得要死,晚上又在冰冷的石头上冻得要死。但就在两死之间,它吸天地之灵气,死而复生,顽强生存,最终结成硕果。这就和人生一样,凡成就大业者,只有先经受各种磨难,练其筋骨,磨其心志,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李亨听后,颇受启发。后来,他在灵州继位,下旨给张三赏赐,并封中宁压砂瓜为“天下第一瓜”。这虽然是一个传说,但蕴含了作者对“瓜饼人生”的哲学思考。

虽然这本书并非每篇文章都含有这几种要素,但已折射出作者的发散性思维和较为扎实的写作功底。乍一看,这是一部平凡的书,但对于研究杞乡文化和地方饮食的人来讲,却有不凡之处。会读书的人,能从平凡的文字中读出不平凡的文化气韵;会写书的人,能从看似简单却又值得琢磨的书中挖掘出金子来;会用书的人,才能真正顿悟一加一等于三的形象思维。这就像一棵幼嫩的枸杞树一样,它比不上牡丹花的艳丽富贵,但长大后却果实累累,造福天下。因此,只有真正开悟的人,才能透过方块文字看到深藏着的大道自然。

由《天香枸杞》一书,我联想到了当今读书、教书、写书、作书、送书、用书、藏书这“七书”之风,不由感慨万千。有人讲,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成果显著,但最大的败笔之一是把人的信仰丢了,只鼓动所有国人去挣钱。我很赞同这种说法,还要加一句:丢了“书”又是一错。几千年来,中国人推崇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念,此话虽有历史的局限性,但作为倡导文化人读书是有几分道理的。现在有人起哄“万般皆下品,唯有做官高”“千事皆无趣,唯有挣钱好”,这是偏激的说法。搞经济没错,但丢了信仰、丢了书就是大错。现在读书人减少,教书人变形,写书人辛酸,做书人为难,送书人少见,用书人悲叹,藏书人清贫。“造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大文人不如小商贩”的流行语在某地更加盛行,这是多么令人伤感和气愤的一大悲剧啊!把爱书、写书、藏书的人变成另一种“叫花子”,这不符合历史辩证法。经济繁荣有文化低谷,这可以理解,但某些高官与富商却蔑视老实上进的读书人,实为可恨。好在鲁迅精神未死,毛泽东读书遗风还在,还有许多文化人坚守信仰,智攻书山,值得赞颂。

像朱彦荣、朱彦华这样的文化人,能坚持读书写书,实为不易。朱彦荣是杞乡多才多艺的业余艺术家,当过县文联主席,在文学、书法、摄影、文化策划等方面有所成就。他参与策划的中国枸杞馆、中国枸杞博物馆、红宝文化馆等,充分表现了他在创意、策划、摄影等多方面的才艺。朱彦华是杞乡志圆第三代“枸杞王”梦的优秀企业家,他创建的早康枸杞产业名传塞外,他还有非凡的唱歌天赋,曾在中央电视台献艺获赞。他们二人联手力推杞乡文化,值得敬佩和传颂。著名作家、宁夏文联原主席张贤亮为本书作序,中国印象岩画第一人、宁夏文史馆副馆长张学智为本书插图,宁夏文联副主席、著名回族书法家马学礼为本书亲笔题词,这又传递出社会各界对杞乡文化的重视与扶持。从朱彦荣、朱彦华的著书过程,我们还得到了一个重要启示:文化繁荣需要良好氛围,“七书”之风需要社会重视。但更重要的是文化人要带头践行这样一个理念——坚守科学信仰应从读书开始!

近日,有个从外国留学回来的研究生对我讲:“听说你藏书8000册,你认为我们年轻人现在该读什么书和藏什么书?”我给她罗列了28本书目:《生命的奥妙》《画说汉字》《世界小百科全书》《易经的哲理与智谋》《健康饮食宝典》《益智故事三百篇》《气场·心理学·修习术·实战法》《中华姓氏大全集》《唐诗宋词鉴赏大全》《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禅的智慧故事全集》《思维风暴》《自然探索·科学探索·历史探索》《年轻人要熟知的2000文化常识》《本草纲目的养生智慧》《诺贝尔奖名著速读》《每天读个好寓言》《中国游记欣赏词典》《好心态·好性格·好习惯》《佳句秀语大辞典》《国学知识一本全》《中华民俗大观》《中国游记鉴赏辞典》《毛泽东选集》《鲁迅文集》《容斋随笔》《激励世界的一百零一位名人成长故事》《成功企业家经典》。此外,还应读一点自己喜欢的有地域特色的作品集。如《天香枸杞》这类书,虽不能与名著相比,但却是货真价实的“土特产”,会给我们的思维仓库增添一些可以深加工的“文化原料”。从这个意义上讲,能收藏杞乡文化的专著,对于我们宁夏人或关注宁夏的读者来讲,是一件善事,因为枸杞是天下第一等福寿品,而枸杞之书是涩中有甜、明目提神的一块“天香糖”。

2014年8月8日于银川三星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