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资粮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2章

釋迦牟尼

華嚴註云。此翻能仁寂默。能仁。姓也。寂默。字也。昔有輪王姓甘蔗氏。聽四妃之[讚-貝+日]。擯四太子。至雪山。自立城居。以德懷人。父王悔憶。遣使往召。辭過不還。乃三嘆我子釋迦。因此命氏。此說與折疑論不同。未知孰是囗本行經云。諸釋種立性憍慢。及見太子。悉皆默然。王曰。宜字牟尼。故名囗妙明折疑論曰。漢西數萬里。有國曰迦維羅。王姓釋迦。父名淨飯。太夫人曰摩耶。佛本居兜率天宮。以先佛迦葉般涅槃後。佛補處。名曰護名。實以三祇位滿。萬德果圓。宿念未周。示同生滅。駕日輪香象。托廕王宮。以太夫人摩耶為母。以周昭王甲寅二十四年四月八日。毗蘭園中。右脇而生。即能縱行七步。目顧四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曰天上地下。惟吾獨尊。具三十二種大人相。八十種隨行好。年十九。壬辰二月八日。呼車匿鞁朱騌。遊看四門。逢僧了法。不樂王宮。亟欲修心。迨夜之央。淨居天人報曰。太子可出宮。今正是時。於是跨犍陟。僕車匿。天人捧駕。飛空而去。投身雪嶺之上。趺坐盤石。靜思六年。遂成佛果囗頌曰。十九逾城六苦行。五歲歷三十城。說法度生五十年。是則共當八十壽囗又梵網經云。悉達七歲家出家。三十成道。發隱曰。大藏經譜。文各稍殊。而疏主於斯。又無明釋。七歲三十。義極難辨。然則竟誰從乎。曰十九出家。六年成道。茲為近。吾從眾囗佛至周定王癸酉年。二月十五日入涅槃囗佛有正法。有像法。有末法。正法住世五百年。始於周定王甲戌年。終於周貞定王癸巳年。像法住世一千年。始於貞定王甲午年。終于梁元帝癸酉年。末法住世一萬年。始于甲戌。至癸丑滿一萬年。月光菩薩出此方。說法度生。滿五十二年入涅槃。

又詣護法神前云。

南無三洲感應護法韋馱尊天(三稱三拜)。

考證(詳見誓願章)

(還)謹按前課如經呪等項。迴向等文。懺悔等法。隨人志願加入。不必拘此。他如龍舒居士。所謂行持十念於一茶之頃。為事(煩務)冗者之權教耳。否則大簡恐無以攝人之心。又如永明禪師。課定一百八事於一日之間。唯年富力強者可則効耳。否則言難適所以阻人之進。善於脩行者。當自酌之。

考證

自酌

成道記云。佛在日。有長者子名億耳。投佛出家。日夕精勤苦行。久無所證。佛問曰。汝在家日能彈琴耶。答。能。佛問絃太急太緩時如何。答。聲不成曲。又問絃得中時如何。答。曲韻方成。佛云。我法中。出家求道者亦如是。太急則疲倦。太緩則懈怠。得中。則其道成矣。億耳奉教。不月餘。證阿羅漢果。由是觀之。則功課之煩簡。當自酌明矣。

六時念佛篇

論念佛正因

大阿彌陀經曰。第二十七願。我作佛時。諸天人民至心信樂。欲生我剎。十聲念我名號。必遂來生。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還)謹按王居士謂佛自開念誦法門。此可證矣。他如文殊菩薩。則曰。諸修行門。無如念佛。大勢至菩薩。則曰。我以念佛心。入無生忍。及觀歷代諸師。亦多以念佛三昧往生。至有日課五六七萬者。胡今人之見念佛。嗤之以為愚。何其謬哉。

考證

文殊勸念佛

往生集曰。唐法照甞於鉢內見五色雲。有梵剎曰大聖竹林寺。後詣五臺。見異光。果得竹林寺。入講堂。則文殊在西。普賢在東。照作禮問曰。末代凡夫。未審修何法門。文殊告曰。諸修行門。無如念佛。我以念佛。得一切種智。又問。當云何念。曰此世界西有阿彌陀佛。彼願力不可思議。汝當繼念。毋令斷絕。決定往生。

念佛三昧

大勢至云。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般舟經云。佛云修念佛三昧。得生我國。往生集中。載諸師修念佛三昧往生者。不可枚舉囗華嚴疏云。師子筋為琴絃。一奏。眾絃皆絕。人修念佛三昧。諸煩惱皆滅。

日課五六七萬

往生集云。唐懷王。日課佛號五萬聲。天寶元年化去囗唐寶相。日課佛號六萬聲。亦化云囗唐道綽。念佛以七萬為限。貞觀二年化去。

蓮宗寶鑑曰。盖聞恒河沙數眾如來。彌陀第一。十方微塵諸佛剎。極樂是歸。至理本祗唯心。初門必由因地。欲超生死。以淨土為歸趣之方。將證涅槃。故念佛為正心之要。先明落處。乃望果以修因。漸履玄途。是從因而至果。故知集群賢而結社。有其旨焉。專念佛而勸人。興其教也。是以一念興而萬靈知。信心生而諸佛現。纔稱寶號。已投種於蓮胎。一發菩提。即標名於金地。嗟乎。識昏障重。信寡疑多。貶淨業為權乘。嗤持誦為麤行。豈非耽溺火宅。自甘永劫之沉迷。悖悷慈親。深痛一生之虗喪。須信非憑他力。截惑業以無由。不遇此門。脫生死而無路。誓同諸佛。敢効前修。勸勉後賢。深崇此道。

考證

惑業

初門曰。見思兩道。惑障不同。欲明見思二惑。先明十使。十使者何。五利使。五鈍使也。五鈍使者。一貪欲使。二嗔恚使。三無明使。迷惑不了之心。名為無明。四慢使。自恃輕他之心曰慢。五疑使。迷心乖理。猶豫不決。曰疑。五利使者。六身見使。若於名色陰入界中。妄計為身。名為身見。七邊見使。執邊之心。於四邊不了。隨見一邊為實。餘邊悉為妄語。名為邊見。八邪見使。邪心取理。故名邪見。九見取使。於非真勝法中。謬見涅槃。生心而取。故曰見取。十戒取使。於非戒中謬以為戒。所以進行。故曰戒取囗見思二惑。共九十八使囗見諦惑。欲界三十二使。苦諦下共有十使。集諦下有七使。除身見邊見戒取。滅諦下有十使。亦除身見邊見戒取。道地有八使。但除身見邊見。故欲界四行下。合有三十二使囗見諦惑。色界二十八使。苦諦下有九使。除嗔。集諦下有六使。除嗔身見邊見戒取。道諦下有七使。亦除嗔及身見邊見。故色界四行。合有二十八使囗見諦惑。無色界二十八使。苦諦下有九使。集諦下有六使。滅諦下有六使。道諦下有七使。若取若除。皆如色界中分別。故無色四行下。合有二十八使。共八十八使也囗思惟惑。欲界四使。一貪。二嗔。三痴。四慢。此四使從斯陀含向入修道斷。乃至阿那含果。九品方盡囗思惟惑。色界三使。一貪。二痴。三慢。此二使。並是阿羅漢向用修道智斷也囗思惟惑。無色界三使。一貪。二癡。三慢囗共有十使。合前見諦惑為九十八使。

賾禪師淨土文曰。夫以念為念。以生為生者。常見之所失也。以無念為無念。以無生為無生者。邪見之所惑也。念而無念。生而無生者。第一義諦也。是以實際理地不受一塵。則上無諸佛之可念。下無淨土之可生。佛事門中不捨一法。則總攝諸根。盖有念佛三昧。還源要術。示開往生一門。所以終日念佛而不乖於無念。熾然往生而不乖於無生。故能凡聖各住自位。而感應道交。東西不相往來。而神遷淨域。此不可得而致詰也。

蓮池禪師曰。念佛有三義。信。願。行。是已。信謂信生佛不二。眾生念佛。定得往生。究竟成佛故。如經所云。汝等皆當信受我語是也。願謂信非徒信。如子憶母。瞻依向慕。欲往生故。如經所云應當發願。生彼國土是也。行謂願非虗願。常行精進。念念相續。無有間斷故。如經所云。執持名號。一心不亂。是也。此之三事。號為資糧。資糧不充。罔克前進。

(還)謹按資糧一部。止信願行三義。所包甚廣。今念佛乃資糧之一事。而亦以三義貫之。所該何甚狹也。噫。資糧為修行之要法。而念佛又資糧之要法。詩不云乎。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資糧之信願行。切也。琢也。念佛之信願行。磋也。磨也。已精而益精。已密而益密。其念佛之資糧歟。

又曰。唯此念佛法門。三輩九品。悉皆度脫。徹上則三心圓發。直入無生。徹下。則十念成功。亦生彼國。所謂不離一法。巧被諸根。豪傑無下抑之羞。庸愚有仰攀之益。無機不收。有情皆攝者也。

又曰。念佛一路。即是入理妙門。圓契五宗。弘該諸教。精微莫測。廣大無窮。鈍根者。得之而疾免苦輪。利根者。逢之而直超彼岸。似粗而細。若易而難。普願深思。慎勿忽也囗問念佛法門。既在五停。盖是小乘。非菩薩道。答。不淨數息。皆具偏圓。不曰有圓教念佛乎。思之。

(還)謹按古今禪師稱讚念佛法門。不可勝載。聊具二三。念佛之為正因可知矣。

考證

圓契五宗

天台五宗。曰臨濟。曰溈仰。曰曹洞。曰法眼。曰雲門。臨濟痛快。溈仰謹嚴。曹洞細密。法眼詳明。雲門高古。此其大槩耳。

弘該諸教

成佛心要云。顯教者。謂大乘始教有二。一法相宗。謂深密佛地等數十本經。瑜伽唯識等數百卷論。說一切法皆是唯識。了二空真理。修六度萬行。趣大乘佛果。於中多談法相之義。二無相宗。謂諸部般若等千餘卷經。中百門等數本論文。說一切法。本來是空。無始迷情。妄認為有。欲證菩提。以為所得。修習萬行。於中多談無相空義。斯之兩宗。皆是大乘初門。故名曰始。始者初也。三。一乘終教。謂法華涅槃等四十餘部經。實性佛性等十餘論。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從本已來。靈明不昧。了了常知。無始迷倒。不自覺悟。欲成佛果。先須了悟自家佛性。後方稱性修習。本有無量妙行。多談法性。是大乘盡理之教。故名曰終。終者盡也。四。一乘頓教。謂楞伽思益經文。達磨所傳禪宗。說一切妄想本空。真心本淨。元無煩惱。本是菩提。惟談真性。不依位次成佛。故名曰頓。五。不思議圓教。謂華嚴一經。十地一論。全說毗盧法界普賢行海。於中所有。若事若理。若因若果。一具一切。重重無盡。總含諸教。無法不收。稱性自在。無障無礙。逈殊偏說。故名為圓。此之五教。前者是淺是權。後者是深是實囗註云。今且據對待而論。前四是權。後圓是實。若缺前四教。亦非圓暢。若五教俱傳。偏圓共讚。逗根方足。

外凡五停

見誓願章考證。

念佛持法

疏云。持有數種。一者明持。謂出聲稱念。二者默持。謂無聲密念。三者半明半默持。謂微動唇舌念。呪家名金剛持是也。又或記數持。或不記數持。隨便皆可。此言常時念佛持法。若佛前功課。自當高聲念誦。見前對越篇考證。自當記數念佛。其持珠手法現造像經可考之。

佛說阿彌陀經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蓮師疏曰。彌陀名號。是標念境。執持一心。是明念法。一日七日。是尅念期。非境。則法無所施。非法。則境為虗立。非期。則雖境勝法強。懈怠因循。功不速建。三事具故。能令淨業決定成就。

考證

執持

執者。聞斯受之。勇猛果決。不搖奪故。持者。受斯守之。常永貞固。不遺忘故。若單言持。各分事理。憶念無間。是謂事持。體究無間。是謂理持。

疏云。一心不亂言執持之極也。是為一經要旨。心者。揀口誦而心不念也。一者。揀心雖念而念不一也。不亂者。揀念雖一而有時乎不一也。一心不亂。淨業之能事畢矣。

考證

一心

疏云。一心不亂。而事理各別。初事一心者。如前憶念。信力成就。名事一心。鈔云。憶念者。聞佛名號。常憶常念。以心緣歷。字字分明。前句後句。相續不斷。行住坐臥。唯此一念。不為貪嗔煩惱諸念之所雜亂者。是也。事上即得。理上未徹。唯得信力。未見道故。名事一心也囗疏云。理一心者。如前體究。獲自本心。故名理一心。於中復二。一者。了知能念所念。更非二物。唯一心故。二者。非有非無。非亦有亦無。非非有非無。離於四句。唯一心故。此純理觀。不專事相。觀力成就。名理一心。鈔云。體究者。聞佛名號。不唯憶念。即念反觀。體察究審。鞠其根源。體究之極。於自本心。忽然契合。中二義者。初即如智不二。能念心外。無有佛為我所念。是智外無如。所念佛外。無有心能念於佛。是如外無智。非如非智。故唯一心。二則寂照難思。若言其有。則能念之心。本體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無。則能念之心。靈靈不昧。所念之佛。歷歷分明。若言亦有亦無。則有念無念俱泯。若言非有非無。則有念無念俱存。非有則常寂。非無則常照。非雙亦。非雙非。則不寂不照。而照而寂。言思路絕。無可名狀。故唯一心。斯則能所情消。有無見盡。清淨本然之體。更有何法而雜亂。以見諦故。名理一心也。

現在其前

疏云。但能一心不亂。命終之時。佛必現前。以自力佛力。感應道交。自力者。人命終時。平生善惡。自然現前。如十惡五逆。地獄現前。慳貪嫉妬。餓鬼現前。乃至五戒十善。人天現前。今專念佛。一心不亂。則淨念成就。清淨心中。寧不佛現前乎。楞嚴所謂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是也。佛力者。經中所謂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是也。若依般若。則自力復二。一者念力。二者本有佛性力。兼以佛攝取力。乃成三力。本有如舟船。念佛如帆楫。佛攝取如便風。三事周圓。必登彼岸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