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1章 HTML语言简介
1.1 HTML简介
相对于HTML这个稍具专业色彩的术语而言,“网页”是我们更为熟悉的事物。在最近的十几年中,网页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我们熟知的大型门户网站(如新浪、搜狐等),在移动设备、各种应用软件中都能看到网页的身影。而隐藏于网页之后的HTML技术,则深刻地影响着互联网时代经贸、金融、科技、娱乐等各个领域的变革。
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具有如此大规模影响力的HTML技术,却被很多软件开发人员戏称为“世界上最简单的编程语言”,甚至并不认为HTML算一门编程语言。HTML究竟是什么?我们还是要从一段历史谈起。与大多数编程语言一旦推出新版本,老版本就会渐渐隐退的这种“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发展历程不同,HTML语言的发展历程显得格外的特殊、复杂,了解HTML发展的历史有助于我们选择最佳的方式进行Web设计。
1989年,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见图1-1)发明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并为其编写了第一套万维网服务器与客户端程序。1990年12月,他完成了第一版的HTML语言规范,规定了超链接的使用,并定义了URI、HTTP等概念。HTML语言因其简单、高效等特性,一经推出就迅速成为了发布Web内容的主要格式。1994年,为了更好地规范HTML语言,Tim Berners-Lee成立了W3C委员会(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该委员会在MIT(麻省理工大学)、ERCIM(欧洲数学与信息学研究机构)、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的领导下致力于发展、完善各种网络技术规范,为软件开发人员所熟知的HTML、CSS、XML等技术规范均出自于W3C组织。
图1-1 Tim Berners-Lee
然而遗憾的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W3C并没有强势地维护其制定HTML标准的权力,导致HTML的发展经历了长时期混乱、恶性竞争的阶段。造成这种局面的起因史称“浏览器之争”。
在Tim Berners-Lee发明了HTML语言之后,他本人却无意开发图形界面的HTML浏览器,而大多数的计算机使用者并不擅长于借助命令行程序浏览网页。来自伊利诺斯州大学的学生马克·安德森抓住了这一机会,研发了图形界面的Mosaic浏览器,之后于1994成立了网景公司,推出了Navigator浏览器,一年半后,Navigator浏览器的用户达到了6500万人,成为人们上网浏览网页的首选。
很快微软公司看到了浏览器软件所带来的商机,于是推出了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并通过免费使用、与操作系统捆绑等商业手段占据了浏览器市场的半壁江山。在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与Navigator浏览器竞争的过程中,为了绑定Web开发人员,两者均在W3C制定的HTML标准上又推出了只能在自家浏览器上正常运行的新特性。这种竞争方式在之后的大大小小浏览器之争中频繁出现,造成了目前We b编程不统一,难以兼容各种浏览器的局面。
背景知识:W3C
W3C是万维网联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英文的缩写,成立于1994年10月,它以开放论坛的方式来促进开发互通技术(包括规格、指南、软件和工具),以激发网络的全部潜能。万维网联盟(W3C)的会员包括软件开发商、内容提供商、企业用户、通信公司、研究机构、研究实验室、标准化团体以及政府,会员中的一些知名IT企业包括IBM、Microsoft、America Online、Apple、Adobe、Macromedia、Sun Microsystems等。
W3C自成立以来,已发布了100多份Web技术规范,领导着Web技术向前发展。
W3C认为自身不是官方组织,因此将它正式发布的规范称为推荐(建议)标准,意思是进一步标准化的建议,但是由于该组织自身的权威性往往成为事实上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