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推荐序 以史为鉴,再探国企改革之路
韦三水长期关注国企发展,以前的几部着作受到了广泛关注,现在又为读者奉献一部新作《大国企》,为读者讲述了几个大型国企发展和改革的故事。这些故事不是无的放矢,而是饱含对当下国企改革的关怀。三水的文笔老道而不失明快,对人物和事件的把握非常娴熟。读者在他的引领下,时而进入某个企业激动人心的改革故事,时而穿越时空,回到它的起点,探寻它和共和国一起成长的经历。三水没有给读者强加他的观点,而是让读者自己从他讲述的故事中获得灵感和启发。
当下,国企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混合所有制是下一步的改革方向,但具体如何改,尚无定论。三水通过对几个大型国企的深入考察,既展现了国企的活力和创新能力,也指出了国企的一些致命弱点,可以为下一步改革提供参考。
经过20世纪90年代急风暴雨式的改革,国企的数量锐减,目前剩下的国企都是一些相对赢利能力较强的大型企业,它们在国民经济中仍然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许多跻身于世界500强之列。社会上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缺少世界知名的民营企业,说明中国的经济不具有竞争力。这种观点忽视了一个现实,即中国的民营企业只有短短20多年的发展历史,没有多少世界知名企业因此不足为奇。相比之下,国企的历史要长得多,因而也更可能成为世界级的大型企业。从这个角度来看,李荣融希望从国企中培育中国的世界级企业的想法是比较理性和现实的。
但是,大型国企的存在,的确造成了很多问题,最为严重的是,国家在资金和市场等方面给予国企大量的补贴,从而扭曲了竞争环境,让民营企业处于绝对的劣势地位。有人可能会认为,让国企获得优势地位,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可以尽快让中国产生世界级的大企业。如果国企把国家的补贴用得恰到好处,也许这个目的可以达到;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另外一种可能,就是补贴反倒会让国企松懈下来,不思进取。两种可能权衡下来,国家对国企采取中立的态度可能是最恰当的。还有人会认为,保留国企,可以帮助政府实现战略目标。然而,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观点。美国只有少数国企,但美国政府照样可以实现战略目标。美国的军事实力无人能敌,但美国的军事工业基本上是由私人企业组成的,美国政府主要是通过计划、采购和资金投放来实现战略目标的。
下一步国企改革的方向是产权多元化,但是,社会上的民间资本对此还存在很多疑虑,不敢贸然参与。究其原因,是因为国企的体量巨大,民间资本参股,就只能做配角,时刻要担心被国有股份欺负。国企产权多元化的出路是资本社会化,即通过上市等直接金融手段减持国有股份,实现国有企业的社会所有。到目前为止,多数国有企业已经完成了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建立了董事会制度,许多也已经部分上市,这为国有企业下一步的资本社会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大国企》为读者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几个大型国有企业发展和改革的故事。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大型国企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和它们的领导人的远见卓识以及果敢的决断力是分不开的。国企改革的目标不仅仅是创造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而且还要为国企提供灵活的人才机制,把有能力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在这方面,《大国企》为读者提供了鲜活的案例。
姚洋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2014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