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要有金口才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学会赞美,说有价值的“美言”(2)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己渴望得到的“评价”,希望别人能了解自己,并给予赞美和肯定。如果你能发掘对方的“评价需求”,他就会觉得你是最了解他的人,从而增进你们之间的友谊,甚至促成合作。

福特和洛克菲勒是好朋友,一次福特和洛克菲勒合资经商,由于福特投资过大而导致生意失败,损失非常巨大。这使福特感到很过意不去,就主动请求原谅说:“太对不起了,那次损失太大了,我们损失了……”洛克菲勒若无其事地回答道:“啊,你能做到那样已难能可贵了,这次全靠你处理得当,我才保存了剩余的60%的资金,非常感谢你!”

洛克菲勒在本该责备对方时,却宽容了他的朋友,并且赞美了他,这完全出乎福特的意料。正是洛克菲勒这种胸襟和处事方式为他们以后事业的腾飞和他们的友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赞美是人类沟通的润滑剂,是增进彼此感情的有效工具。面对我们的朋友时,有些人性格内向,总是把情感深深地埋藏在心里,即使对别人怀有感激,也不愿表达出来。其实,以肯定之语去赞美友情,往往会让我们的友谊更加牢固。

赞美,如同空气般无处不在,无处不需。不要吝啬赞美,我们的友情、事业和生活都需要赞美,在赞美中,它们可以走得更远。

夸赞也要“不卑不亢”

吉尔·鲁纳尔说:“赞美有如轻吹的北风般令人心情愉快,它是使帆张扬起来而使船开航的一阵风。”职场厚黑学也认为,要想成为一个好下属,赢得上司的器重和赏识,需要学会赞美上司。因为赞美也是和老板保持和谐关系的一种方式。

赞美上司,是对上司的能力、成绩以及为人处世态度的一种肯定,而不是说谎话,说大话,这和那些在上司面前唯唯诺诺、奴颜媚骨、随声附和的“马屁精”是截然不同的。当然有些时候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略微做一些修饰也是很必要的。但这也应在上司能理解和接受的范围之内,不要过火,一旦恭维不当,就会适得其反。也就是说,称赞上司时要把握一定的度,做到“不卑不亢”。

南北朝时期,有个叫王僧虔的人,他是晋朝大书法家王献之的后代,学识渊博,智慧过人,尤其擅长书法,在当时很有名气。

高帝萧道成也擅长书法,但是他的书法和王僧虔还有一定的距离。然而他很不服气,一定要跟王僧虔一比高低。

王僧虔并不因为是和皇帝比赛就故意谦让。在萧道成的文武百官面前,王僧虔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像往常那样,写出了一幅浑厚纯朴的正楷大字与一幅游龙走凤的草书。文武百官在对王僧虔的书法由衷地赞叹之余,也都为王僧虔暗暗捏了一把汗。自古到今,还没听说有敢和皇帝一争高下的大臣,难道他不知道对手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吗?赢了皇帝,这还了得?

等到王僧虔和萧道成都写完,萧道成问文武百官谁的书法能得第一。文武大臣明知萧道成的书法不如王僧虔,但慑于皇威都吞吞吐吐,不知道说什么好。

王僧虔仔细看了萧道成的书法,笑着回答说:“臣的书法第一,陛下的也是第一。”萧道成笑了,说:“世间哪有这个道理,比赛哪会有两人都得第一的呢?”

王僧虔从容不迫地回答说:“世间哪里有天子屈尊与臣子比赛的呢?臣说陛下第一,是针对其他帝王而言;说臣第一,是针对自古以来的大臣而言。”听到这里,文武百官紧张的心才放松了下来。

萧道成大笑道:“你若是叫我处在你的地位,我就这样说:‘臣正楷第一,草书第二;陛下草书第三,而正楷第二;陛下没有第一,臣没有第三。’”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对长辈和上司丝毫不能有越轨的地方,而王僧虔在皇帝萧道成“谁的书法第一”的问题面前,表现得胸有成竹,他说“臣的书法第一,陛下的也是第一”既是对萧道成的赞扬,也是对自己的肯定,可谓两全其美,而萧道成那样的说法虽然也很精妙,但是别人一看就会明白王僧虔还是比萧道成要强,就很容易得罪萧道成。

在职场中,赞美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沟通手段,如果你能将赞美恰当地运用在上司身上,那无疑会给自己的前程铺平道路。这就要求对上司的赞美是真诚的赞美,同时也不能因为赞美上司就降低自己的人格,因为一个不懂得尊重自己的人是很难得到上司的尊重和器重的。

练就无形胜有形的捧人术

常言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对别人的拍马屁、戴高帽的举动无动于衷。所以多给他人戴一顶高帽子,往往就能够使你在和别人的交际中获得你想要的东西,实现你的愿望。

袁枚是清代的大才子,他年少时就聪慧灵敏,禀赋过人,二三十岁就步入仕途,官拜七品县令。

走马上任之前,袁枚去向他的恩师清乾隆年间的名臣尹文端辞行,顺便聆听一下老师的教诲,以便日后能够用得上。面对学生袁枚的登门拜访,尹文端自然十分高兴,就询问袁枚一些具体情况:“此行你去赴任,都准备了一些什么?”

面对老师的垂询,袁枚自然老老实实地回答:“学生没准备什么,就准备了一百顶高帽子。”听完袁枚的话,尹文端有些不悦,就教诲他道:“你年纪轻轻,应该将精力用到讲究勤政务实上,而不是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

袁枚解释道:“老师,您有所不知,现如今社会上的多数人都喜欢戴高帽,像您这样不喜欢戴高帽子的人,真可谓是凤毛麟角呀!”尹文端听罢此言很是受用,觉得自己没有白培养这个爱徒。

袁枚不愧为才子,对世事能洞明如镜,于不知不觉中便给老师尹文端戴了一顶高帽子。此时,自以为很高明的尹文端,又怎么能不喜形于色呢?

并不是所有的赞美都能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只有那些巧妙的赞扬之词才会在不经意之间取悦对方的心。所以,赞美别人时要做好“掩护”工作,不能刚一开口就让对方获知你的意图。

被后世顶礼膜拜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不仅在政治上表现出了很高的造诣,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同样也是一个高手。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率领军队进攻益州,留下关羽镇守荆州。这个时候,西凉的军阀马超也来投奔刘备。关羽知道了这件事以后,就写了一封信给远在成都的诸葛亮说:“我和马超不是很熟,不知道马超的才能在当今之世有谁能够与之相比?”诸葛亮接到信之后,就明白了关羽的用意,他知道关羽这个人是不甘居于人下的,其写信的目的便是想入西川和马超相争。因此他立刻回信给关羽说:“马超是个很难得的人才,勇猛善战,可以说是一世之人杰,可以和张飞并驾齐驱,同为猛将。但是和美髯公你比起来,他又怎么能敌得过美髯公你的超逸绝伦呢?”关羽接到信之后非常高兴,把诸葛亮的信遍示左右,并打消了入西川的念头。

诸葛亮很清楚关羽的用心和为人,因此没有在道义上斥责关羽,而是借用一封信,送给关羽一顶大大的高帽,稳住了关羽,也保障了荆州地区的安宁。可见,在人际交往中,多给别人戴顶高帽可以顺利地达到你的目的。

给别人戴高帽实际上是一种颇具处世艺术的交际方式。它难就难在你要首先看透对方心里在想什么,只有摸透了对方的心理,你才能够辨别对方的优缺点,高帽才能戴得到位,才能够让对方欣然接受。

在赤壁之战中,孙权听从了鲁肃和周瑜的意见,和刘备集团结成了军事同盟,一举击败了曹操。

战争结束后,鲁肃率先从前线赶回了建业。孙权听说鲁肃从前线回来了,立刻带领大批将领亲自去迎接鲁肃,并且对鲁肃说:“子敬啊,孤听说你从前方凯旋,便率领群臣抓着马鞍下马来迎接你,这样算是给足你面子了吧?”

谁知鲁肃听完之后却摇着头说:“不够。”旁边的众位大臣听了以后都很愕然。鲁肃接着说:“将军亲自来迎接鲁肃,鲁肃自然是十分感激。但是这难道就是鲁肃的愿望吗?鲁肃希望的是将军您登上至尊的高位,威加四海,一统九州,成就帝王之业,然后再派一辆舒舒服服的小车子来接鲁肃,那才是鲁肃的面子呢!”孙权听完之后哈哈大笑。

鲁肃的这顶高帽子送得的确高明。他知道孙权是希望成就帝王大业的,只是因为形势所迫,还不能够这样做。因此他的话实际上说到了孙权的心坎儿上。后来孙权在公元229年登基称帝的时候,还不无感慨地对前来朝贺的众位官员说:“诸位知道吗?鲁子敬早就想到了朕会有今天啊!”

总之,在交际过程中,即使你的能力再强,智慧再高,不懂得和别人的相处之道,也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喜爱,只有学会用巧妙隐秘的方式给对方以夸奖和赞扬,抓住对方的心思,对症下药,你的交际才会顺利很多。

做一只传达喜讯的“喜鹊”

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受到赞美的人如听到“喜鹊唱枝头”,精神会为之振奋,从而对说话者产生一定程度的好感。相反,人们最讨厌听贬损或恶意难听的话,如同碰上了“乌鸦头上叫”,对说话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反感,甚至敌意。

获得成功的人们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自然很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美,这是对自身价值的肯定。所以赞美别人时,语言要热情洋溢,而不要随意指责别人。

公园里,大家都在享受着冬日里少有的温和阳光。一般到这里锻炼的多是同一小区的居民,所以相互之间也较为熟络。这时,李老师兴致勃勃地说:“我在北大读大三的女儿,托福考试获得了645分的好成绩。”

此时,孙先生抢先接过话头说:“645分的托福成绩虽然不低,但是也不高嘛!听说北大的一个年轻厨师还考了650多分呢。”李老师听完之后,脸色一下子就晴转多云了。这时,另一个人接过话头说:“才上大三,托福就能考645分,真是了不起!我同学的一个朋友都上大四了,托福才考600分呢。您女儿真棒!出国时别忘了叫上我们去贺喜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纷纷赞扬起来,李老师渐渐沉浸在大家的祝贺声中,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而孙先生却很尴尬地被大家冷落在一旁。

此外,对他人心爱的东西要感受到他的乐趣,而不要随意指瑕。如果你实在不认同对方的审美观念,你宁可选择沉默不语,也不要随意批驳。

每个人都喜欢珍藏自己心爱的东西,以便在适当的场合展示,得到他人的喝彩和肯定,这样才能体现出他珍藏的价值,这对珍藏者来说,无疑会使他觉得脸上很有光。相反,如果珍藏的爱物在展示时,遭到对方的贬损,对收藏者来讲无疑是精神上的打击,严重者会引起反感和厌恶的情绪。

程先生同儿子一起去参加姑姑的七十大寿。在宴席上,老人特意将他的珍贵藏品——一条乳白珍珠项链戴上了,老人自己觉得特别好,脸上也洋溢着慈祥的笑容,似有返老还童之感。

宴席间,老人神采奕奕地来到各宴桌向大家敬酒致谢。当他来程先生这张桌时,坐在程先生身边的儿子冒出了一句:“奶奶,您老戴的项链老掉牙了吧。看,都长霉点了!”老人听后脸色刷地一下变得铁青,露出很尴尬的笑容。程先生在一旁立即圆场说:“你这臭小子真是外行!那哪里是霉点,那是黑白珍珠点缀,黑白分明,效果挺好的。珍珠是越老越名贵的。”同席的宾客也随即附和,纷纷称赞老人戴的珍珠项链别致。此时,老人舒心地笑了,七十大寿也过得非常愉快。

个性不同,审美情趣也会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装束打扮。此时,作为旁观者,最好的交流方式就是以鉴赏家的口气锦上添花,而不要刻意地吹毛求疵。

总而言之,在交际场上,“乌鸦嘴”的人总是容易陷入悲惨的境地。真正受欢迎的人还是传达喜讯的“喜鹊”,这是因为他们总能够发现别人的亮点,从而营造和谐欢乐的氛围,与人为善,讨人欢心。

巧妙的赞美能化解矛盾

当事情陷入困境时,懊恼、后悔和诅咒都是于事无补的。要想得偿所愿,赞美常常是取胜的最佳方式。

据说三国时期的关羽为人正直,最受不得别人奉承他,他也最讨厌奉承之人。当关羽得知有个人特别会说奉承话,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吃香喝辣时,他很生气,便怒气冲冲地扛着大刀去找那个人,说:“听说你特别会奉承人,今儿你就奉承奉承我吧!”那个人满脸堆笑地说道:“小民会奉承人不假,可我奉承的尽是些小人。关爷为人正直,天下扬名,有谁不知道您老人家最不爱听奉承话,最讨厌溜须拍马的小人,我怎敢奉承您呢?”

关羽道:“量你也不敢,俺今儿要宰了你这个巧嘴的小人!”那人“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说:“小民谢恩!”关羽听他说谢恩,顿时感到疑惑,抡起的大刀又放下了,问他:“你为何谢恩?”那人回道:“关爷过五关斩六将,杀的都是天下赫赫有名的将军。小民这种比狗屎还臭的人,能挨上您老一刀,我烧高香也求之不得呀!关爷不怕脏了您的宝刀,就快快成全小民吧!”

关羽听到这里,没有再说话,“哼”了一声扭头就走了。那个人站起身来,指着关羽的背影说:“原来他也爱听奉承话啊!”

赞美之所以特殊就因为在于它“美”,让听者心里感觉舒服。赞美可以消除对方的戒备,让对方视你为知己,化解原本尴尬的局面,改变对方原本对你敌对的态度。

美国费城电力公司有一名电器推销员曾经到农村去推销电器,但去了很多次都没有推销成功,于是他准备改变策略。他来到一家经营鸡蛋生意的人家,户主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妇人,对方一见是推销电器的就赶紧把门关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