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中庸处世:织就一张结实耐用的关系网(3)
4.有真感情才有真关系
人都是有感情的,利用感情作杠杆,是建立牢固关系最有力的手段。人都是这样,也许他会拒绝你的钱,不接受你的礼,但他却不能抗拒你对他好。如果能让他觉得你是真心对他好,你收获的必然是忠心相报。
李世责力是唐朝的开国功臣,是第一个被赐为“国姓”的人(他原姓徐),又是李世民晚年嘱以托孤重任的人。对这样的重臣,李世民自然十分重视感情上的拉拢。
有一次,李世责力得了急病。医生开的处方上有“胡须灰可以救治”的话,李世民看了,便毫不犹豫地剪下自己的胡须送给李世责力。
古人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因此,他们不剃发,不剪须。至于皇帝,连身上的一根汗毛也是珍贵无比的。李世民的举动实在是异乎寻常,前无古人。李世责力感动得热泪长流,叩头以至流血,表达他的感激不尽的激动心情。李世民却说:“这都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你个人,这有什么可谢的!”
房玄龄是唐太宗李世民最为倚重的一位大臣,长期担任宰相之职。对唐朝开国初年的制度的建立、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是我国封建社会最为杰出的宰相之一。后来他犯了些小的过失,唐太宗谴责了他,并令他回家闭门思过。中书令褚遂良对皇帝说:“当年陛下起兵反隋时,房玄龄便率先投奔在义旗之下;后来又冒杀头之罪,为陛下决策,使陛下得以登上帝位;几十年来,他对国家的大政方针的制定,都有过重大建树;朝廷大臣之中,数房玄龄最为勤劳于国事。如果他没有不可赦免的大罪,就不应该遗弃他,陛下若认为他年老,可以劝他退休,不应该因一些小的过失而忘记他数十年的功勋。”
唐太宗一听此言,立即将房玄龄召还。一次,他到芙蓉园游玩,途经房玄龄家时,还特意前去拜访。房玄龄也估计到皇帝会来,早就命令弟子将门庭洒扫一新,自己在家恭候。君臣相见,尽释前嫌,唐太宗便载了房玄龄同车还宫,二人和好如初。
当房玄龄病重时,唐太宗为了及时了解病情,探视方便,竟命令将皇宫围墙凿开,以便直达房玄龄家。他每天派遣使臣前去问候,并派名医去治疗,让御膳房送去饮食,听到病情有所减轻,便喜形于色,一听见说加重,又满脸愁云。房玄龄弥留之际,太宗亲自来到病榻前,与之握手话别,悲不能禁。
一直善于收买人心的唐太宗,对李世责力、房玄龄这样的重臣,自然十分重视感情上的拉拢,剪下自己的胡须为臣下治病,凿墙慰问病臣,真可谓攻心有术,拉关系拉出了水平。
5.主动去结交高高在上的人
有什么样的人际关系,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层次,通过结交高高在上的人提升自己的人生层次是领导者成事的捷径。
一般来讲,结交人的目的只有一个,即早日让自己有一点声誉。一个人的声誉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他的升迁与发展。因此,每个想有所发展的人,都无不为树立自己的声誉而费尽心思。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无名鼠辈”要成为成功人士时,掌握“亲近法”当是一个重要途径。
曹操就是这样做的。
汉代用人,非常重视舆论的评价,其取用的标准,主要是依据地方上的评议亦即所谓清议,实际上就是一种舆论方面的鉴定。士子们为了取得清议的赞誉,就不能不进行广泛的社交活动,寻师访友,以展示并提高自己的才学和声名,博取人们的注意和好感。特别注意博取清议权威的赞誉,以致有些清议权威终日宾客盈门,甚至还出现了求名者不远千里而至的情况。曹操对于这种形势,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因此他特别注意结交名士,竭力争取他们的支持。
在这方面曹操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对一些年轻的名士就与之结交为朋友;二是对一些年长的名士就向他们求教。这样有利于争取名士对自己的了解和帮助,借以提高自己的名声,扩大自己的影响,他知道自己的宦官家庭出身,为广大士人所蔑视,因而很注意树立自己不与宦官腐朽势力同流合污的形象。
曹操在少年时就与袁绍相交,但两个人之间总有一些隔阂。及至袁绍、袁术的母亲死后归葬汝南时,曹操还是不计前嫌同他的好朋友一起前往吊唁,王鯭也很赞许曹操,认为他有治世的才能。
袁家是世代做高官的名门望族。这次葬礼举行得非常隆重,参加的人达三万多,搞得很奢侈,耗费了大量的钱财。曹操见此情景感慨万分。他私下对袁绍、袁术十分不满,对王鯭说:“天下将要大乱,倡乱的罪魁祸首肯定是这两个人。要想安济天下,为百姓解除痛苦,不除掉这两个人是不行的。”王鯭也很有感触地说:“我赞同你的说法,能够安济天下的人,除了你还有谁呢?”说罢,二人对笑起来。
在王鯭避居荆州武陵,官渡之战时,王鯭曾劝刘表与曹操联合,刘表不从。曹操下荆州时,王鯭已死,曹操将其改葬江陵。
颍川李瓒是“党人”领袖李膺之子,后来做过东平国相(如同郡守)。曹操同他交往,彼此了解很深。李瓒非常赞赏曹操的才能,临终时对儿子李宣说:“国家将要大乱,天下英雄没有一个人能超过曹操的,张孟卓(张邈)是我的朋友,袁本初(袁绍)是你的外亲,虽然如此,你也不要去依附他们,一定要去投靠曹操。”后来李瓒的几个儿子遵从父命,在乱世中果然保全了性命。
南阳何!,字伯求,年轻时游学洛阳,与郭泰、贾彪等太学生首领交好,很有名气。好友卢伟高父亲临终时,何!前去问候,得知其父有仇未报,便帮助卢伟高复了仇,并将仇人的头拿来在他父亲墓前祭奠,很是侠义。
何!和大官僚士大夫“党人”陈蕃、李膺相好。陈蕃、李膺被宦官杀害后,何!也受了牵连,在被拘捕之列,于是他变易姓名逃到汝南躲了起来。袁绍慕其名,私下与其交往。何!经常潜入洛阳与袁绍计议,解救“党人”。
曹操在这期间也同何!交往,谈孔学,论百家,说《诗经》,讲兵法,头头是道。分析评论现实的派别斗争、党锢之祸,很有见地。表现了学识渊博而且有济世之才。何!私下对别人说:“汉家将要灭亡,能够安天下的,必定是这个人了。”曹操听到后,非常感激。
此后,曹操在士人中的名声就更大了。
在当时的诸多名士中,许劭是一个非常有影响的人物,谁要是获得他的好评,则会对自己的仕进产生十分有利的影响。曹操为了取得许劭的好评,先去拜访在评议界享有很高声望的大名士桥玄。桥玄,字公祖,梁国雅阳人。历任县功曹、国相、太守、司徒长史、将作大匠、少府、大鸿胪、司空、司徒、尚书令等职。光和元年(178年),升任太尉。以刚毅果断著称,敢于打击豪强贪官。自己则廉洁自守,虽身居要职,子弟宗亲却没有一个凭藉关系做上大官的。家贫乏产业,去世后,竟难以殡葬,当时的人们为此将他称为名臣。桥玄谦恭下士,善于观察和品评人物,在清议界也享有很高的声望。曹操慕名前往,桥玄与之接谈后,感到曹操很不平常,说:“现在天下将要变乱,不是经邦济世的人才是不可能使天下安定下来的。能够安定天下的,大概就是你了。”
停了一下,又说:“我见过的天下名士多了,没有一个是像你这样的。你要好好努力。我已经老了,愿意把妻子儿女托付给你。”
曹操听了,非常感激,把这位老前辈引为知己。桥玄觉得曹操还没有什么名气,又劝他去结交许劭。
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以名节自我尊崇,不肯应召出来做官,善于辨别、评述人物。当时人们推举清议的权威,无不把他和太原郭泰作为代表。谁要是能够得到许劭的赞誉,谁就能够声价倍增。许劭常在每月的初一,把本乡的人物重新评议一番,叫做“月旦评”。曹操由于桥玄的推荐,也由于自己对许劭慕名已久,因此不只一次带着厚礼、陪着笑脸去拜访许劭,请求许劭对自己称誉一番。许劭一方面感到曹操与众不同,另一方面大概对曹操那些飞鹰走狗的行径有所了解,不大看得起他,因此拒不作答。曹操却是决不放松,坚持着自己的要求,最后甚至找了个机会对许劭进行胁迫。许劭没有办法,只好说:“你是一个太平时代的能臣,动乱时代的奸雄。”
曹操听了这个评语,感到非常开心,哈哈大笑着离去了。
可见,曹操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有时甚至是有些不择手段的。不过,他在寻觅“知己”的过程中,也有碰钉子的时候。南阳宗世林,十分看不起曹操的为人。曹操20岁时,多次登门,想同宗世林交个朋友,因宾客满座,没有说话的机会。后来,宗世林起身外出,曹操乘机上前将他拦住,握住他的手,表达了自己的愿望。谁知宗世林一点情面也不给,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曹操的要求。后来,曹操当了司空,总揽朝政,大权在握,又把宗世林请来,得意地问道:“现在我们可以交个朋友了吧?”
宗世林却不动声色地回答:“松柏之志犹存!”可见,宗世林对曹操是始终抱有成见的。
曹操能够得到众多名士的推许,并不是偶然的。汉代清议的标准,虽然以名教为依归,即一个人必须读经习礼,砥砺品行,随时注意修饰自己的言谈风度。但一个人才能突出,也能得到清议的重视,特别是在经学日渐式微的汉末,才能显示出了越来越多的价值。曹操在品行方面是没有太多的东西值得称道的,但他的才能在当时非常突出。他的观察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他的机警、智慧和谋略,他的干练和果敢精神,都是一笔令人羡慕的财富,在乱世非常有用。他手不释卷,但不读那些于世无补的书,特别不愿走成千上万的汉儒曾经走过的那条皓首穷经的道路。他不专读儒家的书,诸子百家的书他都要浏览一番,把有用的东西加以吸取。特别喜欢兵法,当时在军事方面已经发表过不少独到的见解。这些,都是他获得清议好评的原因。此外,当然还跟他个人不懈的努力有关。曹操虽然出生于宦官家庭,但他清醒地认识到,宦官集团遭到广大士人的反对,是不可能有远大前程的。他力图改变自己的形象和社会地位,打进在统治集团中虽然一时还未占据优势但潜力却很大的士大夫集团中去,千方百计寻求同名士交往的机会,竭力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由于争取到了众多名士替自己激扬名誉,曹操引起了士大夫集团越来越广泛的注意,这对他跻身士林、步入仕途起了很大作用。曹操对于桥玄等人是深铭谢意的,建安七年(202年)曹操驻军谯县,特地派人到睢阳桥玄的墓地去祭祀,并亲自写了祭文。文中说:
吾以幼年逮升堂室,特以顽鄙之姿,为大君子所纳。增荣益观,皆由奖助,犹仲尼称不如颜渊,李生之厚叹贾复。士死知己,怀此无忘。
这段话是反映了当时的真实情况和曹操的真实心情的。曹操的崛起和他善于结交天下名士的做法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说,曹操从关系入手、以结交名士开始布下的人生第一局十分成功,这为他后面施展的才能提供了基本条件。
6.以特殊手段缔结不一般的关系
最聪明的领导学问并不玄奥,往往表现在与周围人相处的艺术当中。比如对于特殊的人,须灵活掌握用法与用思的尺度。
赵匡胤标榜执法如山,不尚私情,实际上,这仅仅是对那些普通将校和广大士卒而言的。而对那些高级军官特别是自己所赏识的爱将,却常常确如他自己所说,是“不吝惜爵赏”的。宋仁宗时,朝臣贾昌朝曾评论说:“太祖所命将帅,率多攀附旧臣、亲姻、贵胄,赏重于罚,威不逮恩,而犹仗神灵,禀成算,出师御寇,所向无敌。”这段话说得有些偏激。在贾眼里,这些将帅有如木偶,打起仗来上靠神灵保佑,下靠赵匡胤既定的战略战术,只需要伸手拾功就可以了。这当然是吹捧赵匡胤的溢美之辞,但他说的“赏重于罚,威不逮恩”,倒是说出了几分真相。的确,赵匡胤对武将一般来说是采取宽容和姑息的态度,让他们醉心于良田美宅、歌乐舞女之中,从而淡化他们对皇权的威胁。
建隆三年(962年)三月,禁军控鹤右厢都指挥使尹勋,监督丁夫疏浚五丈河,因督责过严,导致陈留等地的丁夫夜逃。尹勋恼羞成怒,在没有请示的情况下私自捕获带头逃跑的十余名队长,并将其全部斩杀,又追捕逃亡四散的七十余名丁夫,将他们全部削去耳朵。这种残暴行为引起公愤,众多蒙冤者诣阙上诉。兵部尚书李涛气愤不过,抱病上奏,力请赵匡胤斩杀尹勋以平民愤。李涛家人极力劝阻,担心他加重病情,李涛断然不听:“我身为兵部尚书,知军校无辜杀人,岂得不论!”
赵匡胤对李涛的上书,一面表示赞赏,慰勉有加,一面却认为尹勋一向对赵“忠勇”,只宜“薄责”,而不宜处以极刑,结果,仅把尹勋调任为许州团练使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