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记忆的奥妙(3)
心理学家乌德斯华在研究中表明:任何人都可以增强自己的记忆力。乌德斯华十分强调自信的重要性。他说,凡记忆力强的人,都对自己的记忆力充满信心。古恩西也说过,记忆力这部机器越是开动得多就越有力量,只要你信赖它,它就有能耐。
其实,正常的人是不可能没有记忆力的,如果不信,请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
写下从孩提时代到现在你所记得的10个人的名字(你的家庭成员除外);试唱(或背诵)一首孩提时代的儿歌或童谣;
请尽可能把最初所学的法语(或其他外语)词汇回想出来;试写出一至两个小学时代的老师或校长的姓名;试把过去游览过的地点及有关事情叙述出来;
试把两年前读过的某本书的书名及作者姓名写出来;五年前你可曾出席过什么盛会,请尽可能详尽地记述出来;写出三个五年以来还未见面的校友或朋友的姓名;看看能回想出多少个两年来未用过的电话号码或地址;试复述一年之前所听过的笑话;
试说出五个现在朋友的姓名,回想起你与他们见面的时间、地点及具体情况;列出过去你养的或邻居养的猫或狗的名字。
怎么样?当你将上述问题回答过之后,你会发现自己的记忆力比你原来所预料的好得多。不过请反过来想想,为什么这些事记得这么牢固,而另外一些事却忘掉了呢?
好记忆的基础
对数字感到厌烦的人,如果喜欢打桥牌,可能很快就能学会算牌;对人名没任何概念的人,却往往能对明星的名字朗朗上口;而有许多学生讨厌记法文单词,但是他们却能够很流利地唱出法国流行歌曲。
对于自己所关心的事物,我们往往能毫无困难地记住。因此,小学生能够将上学途中所见到的玩具店名记得一清二楚。除了因为儿童的脑部活动比较活跃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相反地,一个每天赶公共汽车上下班的人,对于窗外的街景却丝毫没有印象,就是因为他没有抱着有趣的心情去欣赏。因此,记忆的先决条件在于兴趣。
得克萨斯州有一种开放式的小学,它们取消了学年制,并把教室的墙壁改装成能够自由移动的装置。有些地方,甚至连课桌也不用,完全让儿童依照自己的想法去计划读书课程。实行这种方法后,儿童在理解和记忆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很多。
兴趣固然是记忆的源泉,但是,要一个人对他所讨厌的科目发生兴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遇到这种情形,可以和担任该科目的老师,或该科目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们谈谈,因为他们已经有了若干年的研究心得,必定对该科目有着很浓厚的兴趣。从彼此的交谈中,他很可能会发现自己对于该科目疏忽的地方,甚至可引发自己对该科目的兴趣。虽然这仅是一点点的兴趣,但是它就像滚雪球一般,能使他的求知欲不断增加,进而帮助他大量地吸收知识,提高记忆力。
对于看过的歌剧,我们常常会忘掉它的故事情节,但对剧中某一幕的印象,我们往往却能够记忆在脑海深处。例如我们小时候看过的“十诫”,其中摩西扬手把海水分开成为一条狭道,然后率领子民渡过的情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虽然全剧的情节已记不清了,然而,这个画面却可能一直清晰地烙印在脑海里。这种记忆很可能是由于第一次见到如此壮观的场面造成的吧!
记忆在脑部的功能中,占了相当重要的地位。脑部有所谓的旧皮质与新皮质。从发生学上来说,旧皮质是先形成的,它担任了睡眠等维持生命所不可欠缺的机能,而新皮质则担任比较理性地思考等意识活动。
具有震撼力的记忆是最不容易忘记的,因为它突破了旧皮质而达到新皮质和生命的本能连接在一起,再经过长时间地附着。因此在一般的记忆消失之后,它仍然能留存在脑海里。
因此,把你所要记忆的事物,营造成一种对自己能发生震撼作用的效果,便是一种基本的记忆法。
如要记忆下列10种物品:
小猫 帽子 小狗 挂钟 桌子
衣柜 眼镜 鹦鹉 鞋子 戒指
反复背诵的强记固然是一种方法,可是往往过不了多久就会忘记。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可以把上述的10件物品先加以分类,比如:小猫、小狗、鹦鹉是动物;帽子、眼镜、鞋子、戒指是穿戴在身上的东西;挂钟、桌子、衣柜则是家里的摆设。把这些物品一一加以分类之后,就很容易记住了。
德国大音乐家门德尔松,在他17岁那年,曾经去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首次公演。等音乐会结束,回到家以后,他立刻写出了全曲的乐谱。这件事震惊了当时的音乐界。虽然我们现在对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早已耳熟能详,可是在当时,首次聆听之后,就能记忆全曲的乐谱,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在门德尔松的脑海里,必定有个排列整齐的资料柜,并且将每个音符,分别严密地放入抽屉里。如果将他和那些同时聆听,却未能把音符放入抽屉里的人相比较,门德尔松自然能够正确地记忆这些音符了。
记忆力好的人,他的资料柜一定排列得井然有序;记忆力不好的人,则往往不加分类地把事物乱堆。如果我们能时时留意,把想记忆的事物分类整理,在装入或取出资料的时候,就比较省事了。好的记忆并没有多神奇,关键是掌握好的记忆法则。
学会遗忘
你也许常常抱怨自己忘得多,不过这其实不一定是什么坏事。真正的“过目成诵”者甚少。假如对所有见过的东西都过目不忘,那不是真正的聪明,倒可以说有点儿可悲了。有些人学习法文,将一本法文词典,从A起顺着一页一页地默记下去;有的人为了锻炼记忆力,竟然逐页背诵电话号码簿。这都是很愚蠢的办法。将词典里的词汇硬压进脑子里,到了应用时就会茫无头绪,反而造成混乱。再比如,你只需要某个开车时间,却把整个列车运行表都记住了。这不但加重了大脑的负担,时间长了还会变得神经衰弱。你一定要记住如下的秘诀:没必要记住的东西就彻底地忘掉好了。可以说,每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同时也是一个知识贫乏的人。因为他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些最有用的知识上,而对其他一些他认为不重要的东西却一点也不注意,即到了所谓“视而不见”的地步。英国作家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就是这样。作者说他“知识贫乏的一面,正如他的知识丰富的一面同样地惊人”,“关于文学、哲学和政治方面,他几乎一无所知”,甚至“连哥白尼学说及太阳系的构成,也全然不知”。对此,福尔摩斯反而感到是理所当然。他认为,即使懂得这些,也要尽力忘掉。他说:“我认为人的脑子本来像一间空空的小阁楼,应该有选择地把一些有用的家具装进去。只有傻瓜才会把他碰到的各种各样的破烂杂碎一股脑儿地装进去。这样一来,那些对他有用的知识反而被挤了出来;或者,最多不过是和许多其他的东西掺杂在一起。因此,在取用的时候也就感到困难了。所以,一个会工作的人,在选择要把哪些东西装进他的那间小阁楼似的头脑中去的时候,他确实是非常仔细小心的。除了工作中有用的工具以外,他什么也不带进去,而这些工具又样样具备,有条有理。如果认为这间小阁楼的墙壁富有弹性,可以任意伸缩,那就错了。总有一天,当你增加新知识的时候,你就会把以前所熟悉的东西忘了。所以最要紧的是,不要让一些无用的知识把有用的挤了出去。”
福尔摩斯这些话虽然有失偏颇(例如他不应把各科的知识完全割裂开来等),但他认为“应当记忆有用的知识”的观点却是正确的。
古罗马有句谚语:“记忆如钱包,拼命装反而漏得一文不剩。”世界上不可能有那些记得一切知识的“通天晓”。因而,第一必须要了解什么东西有记忆的价值;第二就是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记住它们。从某个方面看,记忆术其实也是“善忘术”,关键是你要选择好记什么,忘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