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修订版序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一直受到体育总局的高度重视。2005年,为进一步加大业余训练指导力度,我们组织力量编写了26个项目的《中国青少年体育运动项目训练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多年来,各级体育部门紧紧围绕《大纲》要求,以提高质量效益为核心,大力推行科学训练,切实加强业余训练的标准化和常规化管理,取得了积极的发展成效。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获得88枚奖牌和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中国代表团获得11枚奖牌的运动员全部来自各级体校。各级各类体校每年向高等院校输送3000~5000名体育特长生,为社会培养近万名中等体育专业人才和4万余名体育骨干,发挥了推动体育事业全面进步的多元功效。
当今中国体育正处于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重要历史时期,既面临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大好机遇,又面对着社会转型加剧、体制改革深化的挑战,特别是各级体校办学难、招生难、出路难等问题长期无法解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已经受到不小的冲击。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已成为新时期业余训练从根本上摆脱困境的当务之急。为更好地适应新的形势发展要求,培养更多高质量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经总局批准,将在“十二五”期间组织力量完成全部奥运项目的《大纲》修订工作。此次修订工作是在原《大纲》的基础上进行的,本着实用、科学、规范的原则,力求实现《大纲》编写的科学性、先进性、可操作性和系统性,确保基层的训练单位能够实施、使用。
修订后的《大纲》充分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详细规划了青少年训练的全过程,着力总结了项目的培养规律,系统完善了训练的内容与考核体系,全面更新了项目的训练理念、方法,与修订前相比更加科学、更加系统、更加先进、更加实用,同时突出了运动员文化学习时间保障,较好地落实了中央关于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相关政策要求。新《大纲》的出版发行,必将促进各项目业余训练水平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的提升。
我们衷心希望修订后的《大纲》能迅速渗透到各地业余训练的实践中,在充分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确保业余训练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同时,为后续项目的修订工作提供更加丰富的借鉴和参考。
感谢为修订《大纲》奉献辛勤劳动的所有人员!
也祝愿中国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再上新台阶!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
201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