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序2 共同托举明天的太阳
冯远征*1
案头上摊放着一本散发着油墨清香的通信集——《心灵花雨》,里面收集了刘吉同志与各界朋友来往信件400多封,这是刘吉同志送给广大青年的一份厚重的“生日礼物”。
一位诗人说过:“情、美、爱三个字是青年心灵深处淙淙流淌的一股潜流,你想接近青年吗?那请你以真挚的童心去弹拨那情之曲、美之曲、爱之曲,你将会得到青年人真爱的回报。”刘吉同志是深谙此义的。
刘吉同志的心是年轻的,他有聆听年轻人声音的渴望。因为他懂得:青春的心灵没有围墙,青春的瞳仁闪烁着追求的躁动,闪烁着爱和被爱的心动,闪烁着自卑后的自豪与豁达……
刘吉同志的爱是真挚的,于是又有了一封封充满爱的信函。
他深知:青春是一道费解的数学公式,它踯躅于幼稚和成熟的边界,犹豫在困惑和觉醒的衔接处;年轻人往往以自己的不成熟,挤进了一个成熟的世界里,他们企盼把一个个“问号”拉直……
信函中记录着昨天的斑痕。
透过书信,我们读到了用青春连接着“文革”那个疯狂而荒诞年代中年人的苦恼。那个时代已仓皇远去,但它给一代人心灵留*冯远征同志是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副理事长,著名演讲家、作家。主要著作有《当代人生论语》、《送你一个青春偶像》等25部。下湛深的印记却永远难磨灭。他们是政治祭坛上的牺牲品,他们是那场旷世浩劫的直接参与者。刘吉同志用心灵同他们对话,畅谈着人生的执著、人生的怀想、人生的无悔,帮助他们重新扬起理想的风帆。
这里有时代的批判与反思。
书信中我们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大潮造就的一代年轻人惊异与困惑的目光。他们挺直了丰裕营养滋育的不再柔嫩的胸脯,以迥异于自己父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向长者发问。他们发出了“苦难不再风流”、“民主,想爱你不容易”的呼声。刘吉同志以一个大朋友的身份同他们交谈,告诫他们“不要做精神上的下岗者”、“用历史的教训筹划明天”、“不仅要做一个批判者,更要做一个建设者”。
本书不是率尔操觚之作,这是刘吉同志在对两代人的经历进行反复探讨、深思熟虑后,向社会交上的一份有关人生的答案。刘吉同志作为著名的思想教育艺术家,历来反对“你说我听”的灌输性说教,倡导平等、沟通、互教的双向教育方式。这套文集便是他一贯教育思想的丰硕成果。他走近了青年,避免了居高临下和泛泛空谈;他碰撞了历史留给当代人的课题,于是闪烁出睿智的哲学光芒。
今天,当又一个千年庆典即将到来的时候,我想,刘吉同志的手是与每一位年轻朋友的手紧紧相握的。也许刘吉与他那代人有着自己的从容、练达与深刻,但谁能不相信年轻一代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热情、智慧和勇敢。代际之间的差异是完全可以融合的。因为,共同托举起祖国明天的太阳才是我们共同的心声与祈盼!
难道不是吗?
1999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