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历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历史(3)

考铁券制度历史,多认为脱胎于战国时期天子赐给诸侯大臣的铜节。流传下来的战国铜虎节为伏虎形状,上刻“韩将信节”等十字的阴刻铭文。虎节还有个更为人熟悉的名称——虎符,乃是战国时期将领发兵过关的凭证。为取信和防止假冒,虎符分为左右两半,左侧半边交给带兵统帅,右侧半边由国君亲自保存。若遇战争或军事行动,国君便差遣信使将自己的一半拿给统帅,使得两符接榫完整,统帅方有权力调动军队。《史记》中有一篇文章《信陵君窃符救赵》,讲的就是魏公子信陵君恳请如姬夫人窃得虎符,调动八万魏军解了赵国之围的典故。郭沫若还曾以此为本创作了著名的五幕话剧,即名《虎符》。除了用在军事领域中的“虎节”,铜节还有与民生相关的舟节、车节等。如1957年在安徽寿县出土的“鄂君启错金铜舟节”,是战国时楚怀王发给鄂地(今湖北鄂城县)君主启的免税凭证。铜节作剖开的竹节形,上有错金篆书的铭文165字,记载了公元前323年发此舟节的过程,并详细说明了鄂君启水路、陆路交通运输的路线,以及运载额、运输种类和纳税情况。

“丹书铁契”这一称谓和形式最早见于汉朝。据《汉书·高帝纪》记载,刘邦建立汉朝后,为巩固统治拉拢人心,遂颁给功臣“丹书铁契”作为褒奖,“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帛礼仪;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于宗庙”。顾名思义,“丹书铁契”是用朱砂写在铁板上的文契,其构造与铜节一脉相承,仍将一个整体剖作两半,君臣各执一半。但当时“丹书铁契”还未具有免死免责的功用,仅作为封赏信任的凭证并用以表德,与今日的勋章很相似。到了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丹书铁契始具有了“免死金牌”的意味。北魏孝文帝颁发给宗室近臣的铁券已然是作为防身护家之用,西魏还密赐铁券予欲归附者,作为投诚后享有特权的保证,并可世相传袭。至南朝的宋、齐、梁、陈四代,皇帝颁发铁券则更为普遍。隋唐以后颁发铁券已成常制,凡开国功勋、中兴功臣、少数民族首领皆赏赐铁券,甚至宠臣、宦官也有颁发的事例。在其制作工艺与称谓上,梁朝用银填字,因名“银券”,隋唐时改用金填字,所以又名“金券”或“金书铁券”,而铁券可以由臣子世代相传,故也称为“世券”。宋人程大昌在《演繁露》中曾描述过铁券其形如圆筒瓦状,而从现存最早的铁券看来,至唐后期圆筒瓦形已变作覆瓦形。至宋元明时期,铁券的赏赐制度趋于完备,明代起对整套流程已有明文规定,朝廷根据功臣、重臣爵位的高低分为七个等级,铁券各依品级颁发,不得逾越。铁券上镌刻的内容一般为四个方面:一是赐券的日期,受赐者的姓名、官爵、封邑;二是受赐者的功绩勋业、对朝廷的贡献;三是皇帝授予受赐者的特权;四是皇帝的誓言,允诺受赐者及其后代享有前述特权云云。值得一提的是,与唐代的铁券相比,明代铁券的券文有两种差别:其一是谋逆不赦,只宥其他死罪;其二是免死的次数趋少,且子孙不免死。由此可见,明代的统治者更加注重铁券的实用功效。

目前铁券传世的极为稀少,仅有四例,其中最早也最珍贵的,当属保存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的公元896年唐昭宗为嘉奖吴越王钱镠讨伐董昌有功而赏赐的“金书铁券”。该铁券形如覆瓦,纵长29.8厘米,横宽52厘米,厚2.41厘米,重约132两,上嵌350个金字,正文25行,每行14字,全文端楷工整,金字多有剥落。铁券所书内容主要是钱镠征讨董昌的功绩,并授予“卿恕九死,子孙三死”的特权。除去此例,其余三块现存铁券均为明朝所留,分别是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两件——明宪宗于成化五年(1469年)在敕封朱永为抚宁侯时和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进封他为保国公时颁赐的金书铁券,以及青海博物馆收藏的天顺二年(1458年)明英宗敕封李永为高阳伯时颁赐的金书铁券。

当尚方宝剑遇到免死金牌

读者阅至此处,或许会产生一个疑问:如果尚方宝剑遇到免死金牌,究竟哪个会取得最后的胜利?这个类似于“最利的矛与最硬的盾”之争着实有趣,可惜历史文献中并没有为我们留下明确的解答。我们不妨自行推测一下,御赐“尚方宝剑”有皇帝亲临的意味,可以先斩后奏,然而“免死金牌”——也就是丹书铁券,却也可免皇帝判下的死罪,由此看来第一回合是丹书铁券胜出了,但是大多数的铁券是有使用次数限制的,而尚方宝剑却可无限次使用,那么僵持下去,是不是尚方宝剑将获得最终的胜利呢?当然,这种推测不过是个笑谈,所谓尚方宝剑与丹书铁券,皆是皇帝个人权力的延伸,最终解释权必然归皇帝所有,结局也只能是“君要臣死臣即死,君要臣活臣便活”了。

在小说《水浒传》第五十二回有段别有意味的对话。柴进说:“我家也是龙子龙孙,放着先朝的丹书铁券,谁敢不敬?”殷天锡接着说:“便有丹书铁券,我也不怕!左右与我打这厮!”其后若不是梁山好汉前来搭救,柴进早身死枯井之中了。虽然这是小说家言,并不一定作得准,然而我们也可以看看正史中的事例。后唐庄宗李存勖曾赐李继麟、郭崇韬和李嗣源三人铁券,结果是三人均遭猜忌排挤,甚至冤死殒命。李继麟本名朱友谦,巨盗出身,归附李存勖后赐名李继麟,起始深得宠幸,两个儿子都被封节度使,后来得罪庄宗身边伶人,被构陷谋反,庄宗信之,便诛了他九族,竟连他部将史武等七人也一并被牵连族诛。郭崇韬是为后唐立下赫赫战绩的大将,在平灭后梁过程中居于首功,因此被颁铁券奖励。虽然他又几乎凭一己之力攻下后蜀,却也因此遭到李存勖的猜忌,加之在宦官的挑拨下与李存勖之子李继岌不和,又因为人粗鲁而犯下一些小过失,最后惨死在乱锤之下,几个儿子也先后被杀。李嗣源为三人中结局较好的一个,他年轻时因骁勇善战被李存勖的父亲李克用收为养子,并辅佐庄宗李存勖建立后唐。李嗣源的晋军主力率先攻破梁都汴京后,李存勖曾拉着他的衣服说:“我的天下都是你血战得来的,以后我们一起治理。”其得宠程度可见一斑。然而李存勖做了皇帝之后,一改往日英明决断,变得昏庸无能,他开始重用伶人太监,搞得后唐乌烟瘴气,对“功高盖主”的李嗣源也起了猜疑之心,派人暗中监视李嗣源的起居。后唐庄宗同光四年(926年),魏州(今河北大名一带)士兵因不满庄宗的昏庸而发生哗变,李嗣源奉旨前去镇压,没想到他自己的部下也参与到兵变之中,要拥戴他在北称帝。李嗣源一方面有感于庄宗的无义,另一方面在女婿石敬瑭的劝诱下,于是自立为王,在庄宗李存勖为伶人所杀后继承后唐大统,史称“后唐明宗”。其实这样的事情也不止后唐才有,明朝的开国功臣李善长一度位居群臣之首,官拜右相国,朱元璋钦赐丹书铁券,最后却仍难逃惨死的厄运,妻女弟侄70余人也都做了刀下冤魂。

从上面的事例不难看出,赏赐丹书铁券是皇帝对人心的收买,功臣也需要它作为一种肯定,可以说是稳定皇帝与臣子间关系的制衡之举。然而位居权力顶层的帝王面对着一个矛盾:既要倚重大臣们治理国家,又要对他们时时加以提防。反观那些大臣们也有着同样的矛盾:既想建立功业有所作为,又深恐“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遭到皇帝的猜忌。“丹书铁券”制度的确立多少使这几对矛盾在表面上得以缓冲,却未能撼动矛盾本源,大臣们得到铁券受皇帝宠信,难保不招人妒忌,正所谓“树大招风”,立于风口浪尖之上其性命危险则更甚于凡人了,而一旦大臣恃宠而骄,更要为日后埋下祸患。譬如,当年弥子瑕见宠于卫灵公之时,私驾国君车子探望母病,本应罪以刖刑,却被灵公赞为“孝子”,把吃剩下的桃子留给灵公,亦令其发出“爱我哉”的感叹。及弥子色衰爱弛,得罪于君,卫灵公便问难他:“你曾私自驾我的车子,还给我吃你剩下的桃子!”之前宠爱的因由竟变作日后责难的口实了。在个人权力极度膨胀之下,法令法规都可以成为一纸空文,生杀予夺无不要看皇帝的脸子行事,尚方宝剑和丹书铁券也真如文艺作品中的一样,仅是稍稍高明些的道具罢了。

链接:古人的名剑风流

中华武术被称为“国术”,博大精深,创造出的武器也种类繁多,常说的“十八般”只是概称而已。然而在诸多武器之中,唯有剑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冠绝群伦,号称“百兵之首”。

《释名》记载:“剑,检也,所以防检非常也。”其发明应用于商代,盛于春秋战国,后世屡经改易。出土的文物中,商代的剑为玉制,可以看出最初更多的是装饰之用。商代中期开始以铜为剑,沿袭至西周及春秋战国。当时的造剑工艺已经很高,春秋时越王勾践曾造过不少质量上乘的铜剑,其中流传至今的剑刃仍很锋利。汉代后铜剑渐被钢铁剑替代,并趋于定型,即剑身中有脊,两侧有刃,前有剑尖,中有剑首,后有茎,茎端设环处称镡,此外尚有剑鞘、剑穗等附属饰物。古时的剑并不是一般人都能佩带的,只有具备一定地位的人才有资格佩剑。隋唐时佩剑盛行起来,不独武夫,甚至也被文人墨客视为饰物,大诗人李白便自称当年“仗剑去国”,常是剑不离身。剑因其所佩带的人身份尊崇,常与风流雅士为伴,加之后世道家以其为法器,因此它的地位高于侪辈,历史上传颂的名剑与掌故也是不胜枚举。

干将莫邪。广为人知的古代名剑干将莫邪,是以其锻造者名字命名的,《搜神记》记载了这个传说。干将是春秋时吴国人,曾为吴王造剑,后与其妻莫邪奉命为楚王锻剑,以自身之血祭炉,始成宝剑两把,一曰干将,一曰莫邪(也作镆铘)。干将将雌剑献与楚王,雄剑传给其子。楚王得知干将私匿宝剑便将其杀害。后干将之子眉间尺长成,终于为父报仇。此一传说赞颂了剑工高超的技艺,宝剑的灵秀神采,统治者的残暴和少年的壮烈。鲁迅先生的小说集《故事新编》中有一篇《眉间尺》,对此进行了重新演绎。

湛卢。《辞海》载:“湛卢山位于福建北部松溪县境内,山高岭峻,四季雾凝,相传为春秋时欧冶子铸剑处,遂以剑名山。”传说欧冶子为春秋时越国人,最著名的铸剑师,是莫邪的父亲。他曾应越王允常(勾践之父)之命,于湛卢山结庐铸剑,三年始成。此剑削铁如泥,吹毛断刃,为当世五大名剑之首。传说湛卢后世曾辗转至唐朝名将薛礼(仁贵)之手,又为南宋抗金英雄岳飞所有,及至绍兴十二年(1142年)岳飞父子风波亭遇害后,湛卢剑亦不知所终。

钜阙。一作巨阙,刃长三尺有三,柄长七寸,刃宽约五寸,重约五斤,挥动时剑气纵横,亦为名匠欧冶子所铸,春秋五大名剑之一。传说钜阙剑初成时,越王勾践坐于露坛上,忽见宫中有一马车失控,横冲直奔,惊吓了宫中饲养的白鹿。于是越王勾践拔出钜阙一剑指向暴走的马车,未及剑身滑落,剑气却已将马车砍为两节,又将马车的碎片激飞得四散很远。勾践又以铜釜铁锅试剑,便如同切米糕一样轻松,因此称其“巨阙”。这段故事记录于《越绝外传·记宝剑》,是勾践对薛烛所言。薛烛为春秋时越人,也是当时号称天下第一的年轻相剑师。

纯钧。纯钧亦是越王勾践的佩剑,《越绝外传·记宝剑》曾对其外观有精彩的描述,说它仿佛刚出水的芙蓉,文彩灿烂如天上斗列的星辰,光芒浑然如清水漫出池塘,剑刃锋锐如天工造化的巉岩,材质神幻如即将消融的冰凌。薛烛甚至说它比钜阙还要珍贵,是天人合一的产物,即便给骏马千匹、两处富庶之乡、两座有千户人家的大城市也不能换取,真可称得上价值连城了。

鱼肠。鱼肠剑是少数见于正史的宝剑之一,刺客专诸用其格杀了吴王僚。《史记·刺客列传》载,吴国公子光想要杀死父亲吴王僚自立为王,伍子胥向他推荐了勇士专诸。当日专诸将鱼肠宝剑暗藏于鱼腹之中,虽然天上出现了“长虹贯日”的异象,但吴王僚没有发觉,遂被专诸刺杀,鱼肠剑也因之声名大噪。关于鱼肠剑的样式得名,一说其短小可入鱼腹,一说剑之纹理盘曲仿若鱼肠。

太阿。又作泰阿,是古代楚国的宝剑。《越绝外传·记宝剑》中楚王请欧冶子、干将、莫邪来西平堂溪铸成太阿名剑,“观其纹,巍巍翼翼,如流水之波”。《越绝书》中讲到楚王与智者风胡子论太阿,说它是把威道之剑。秦朝李斯《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由此看出,太阿后为秦始皇所有。太阿也是为数不多出现在正史中的宝剑,《汉书·梅福传》载:“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罔,以为汉驱除,倒持太阿,授楚其柄。”后人用成语“太阿倒持”比喻大权交给别人反受其害。《晋书·张华传》亦记载,西晋人张华见斗、牛二星之间有紫气,后使人于丰城狱中掘地得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