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电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百度 腾讯的电商曲折路

当我们把一种商业模式作为舶来品引进到中国市场时,本土企业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以及在中国市场超越其模仿对象的几率。因为天时地利,更了解市场,更贴近用户。但如果是一家国内运营中的企业,试图模仿一家在中国本土成长起来的,已经取得市场领先地位的国内企业,这种成功率是很低的。

中国电子商务这些年的发展,自然使许多拥有资源的互联网企业跃跃欲试,特别是国内三大互联网企业,阿里体系之外的百度、腾讯。

对于百度来说,涉足电商其实是一种防御策略。百度是靠搜素广告支撑的,如果越来越多的商业广告主们走向淘宝,在淘宝拓展市场,那么他们在百度的广告投入势必受到影响,这是一个此起彼伏的跷跷板。而腾讯拥有比淘宝更多的注册用户群体,且用户年龄结构低于淘宝,更有从“年轻用户网上处女购”入手的好条件。

事实上这两家公司的电商化拓展道路已经走了不少年头,但始终未见有影响性的收获。

腾讯动手更早一些。

拍拍公司成立于2005年,2006年上线运营,基本就是复制淘宝的模式,从商品页面、商家管理、到购物流程,都与淘宝毫无二致。拍拍早期的核心员工,一大部分来自淘宝。

在2007至2008年这段期间,拍拍在C2C的市场份额在5%~6%之间(淘宝在80%~85%左右)。我知道那个时候腾讯对拍拍的投入甚微,估算也就几百万不到一千万的年投入,我私下里和朋友们说,腾讯以淘宝1%~2%的投入取得市场份额的4%~5%,这不能不说是个成功。

作为一个距离遥远的老二(a distance second),腾讯更多的是把拍拍作为一个战略布局来限制淘宝,如果哪一天淘宝犯了大错误,例如“招财进宝”,拍拍有可能乘势追赶,争夺市场。

但是从总体战略发展看,腾讯这样拥有十亿用户的优势互联网公司,一直在电商领域不温不火,实在与其母公司腾讯的市场地位不太匹配。

百度进入电商,则是很高调了一段。

时间是在2007年秋天,正是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的那一阵子。从消息里得到百度组建专门团队,取名“有啊”,正式进军电商领域。当时我在淘宝任副总裁,负责全网运营,消息传来,我们的确相当紧张了一阵子。记得当时阿里集团组织相关高管外出闭门开会,研究百度的举措和应对策略。我们一行七八人讨论了两天。由于对百度的具体做法还不了解,也形成不了什么对策。

当时我正在酝酿淘宝商城,内部还有不少反对和质疑的声音,在我心里最紧张的其实就是百度千万不要下B2C平台这步棋。因为担心隔墙有耳,这份担心我对谁都不敢提起,只能和最高层的一两位私下说说,更时时留意对方的消息,同时也加快淘宝商城的筹备。

后来百度有啊决定仿制淘宝做C2C平台,消息传来,我是大大松了一口气。记得那天晚上我给阿里集团和淘宝几个相关高管发了短信:everyone can have a nice sleep now。然后还自己开了瓶上好的波尔多,聊以轻松。

当时我最担心的是百度做B2C平台。

百度的资源是什么?流量、广告位。

那时候市场还是C2C的年代。淘宝商城要不要做,阿里内部都有很多争论。集团董事会还在为此犹豫不决。假如百度这时候杀入B2C,不仅和淘宝商城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而且百度可以转身对它的广告主们说:到我们这儿开店做生意吧,我们过去让你花钱(买广告),现在还可以让你挣钱(产生在线交易),那么在B2C这个全新的制高点上,淘宝完全不具备优势,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历史给了百度这么好的机会,他们却错失了。

有啊从一开始就是个毫无创意的等外品(次品),模仿淘宝。

市场上已经有了拍拍,你再来搞百付宝,百度聊天,再把淘宝的规则搬过去,你连做一个好的山寨产品的机会都没有。有啊在电商市场几乎从未有过影响力。后来百度又和日本乐天搞合资,做了一个乐酷天,在北京郊区招兵买马折腾了一阵,依旧无果而终。2012年正式宣布关闭。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至少是我的一种观察。我们都知道中国互联网模式大都仿效美国。百度来自谷歌,淘宝来自eBay,当我们把一种商业模式作为舶来品引进到中国市场时,本土企业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以及有很大的在中国市场超越其模仿对象的几率。因为天时地利,更了解市场,更贴近用户。但如果是一家运营中的国内企业,试图模仿一家在中国本土成长起来的,已经取得市场领先地位的国内企业,这种成功率是很低的。百度和腾讯在电商领域一而再的折戟沉沙,正说明了这一点。

百度腾讯这些年来为什么在电商领域屡屡征战无果,乏善可陈?

首先是理念上出了问题。

就像上面提到的,他们是想用模仿淘宝的方式来蚕食淘宝,在对方的地盘上,用对方发明并使用娴熟的武器来试图攻击对方,效果可想而知。

其次,缺乏有商务头脑的领军人物。

所谓的三军易得,一将难求。百度腾讯都是技术人才汇聚的IT企业,商务人才本来就缺乏。这两家企业无疑是优秀企业,李和马无疑也是卓越的企业家,但术业有专攻,商务领域本来就不是他们的长处,但是在介入电商的布局上,他们又不约而同的试图内部繁衍,这是成功企业过于自负,犯了以为自己一样能,样样能的毛病。

再有就是对做电商的定位缺乏深思熟虑。

我们从线下零售可以看出,零售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买卖式的,有平台式的,有全品类的,有品类杀手,有会员制,有自有品牌,线上零售再怎么热闹,目前仅仅占了社会零售总额的4%~5%,大量的空间有待挖掘。既然淘宝已经在集市平台、B2C平台占据统领地位,为什么不从其他形态入手去寻找建立另一片广阔天地呢?淘宝模式下的成功大家都在分析,但平台模式下的不成功,它的短板为什么不多想想,不去从中寻找自己发展的空间呢?这样的机会很多,关键要有一种对市场的灵敏嗅觉和准确判断,迅速找到机会、定位,占领制高点。例如几年前的B2C平台机会,例如今天在移动端的机会。

做电商最困难的两个硬件:流量和资金。这些恰恰是百度腾讯两家公司都不缺乏的。他们真正缺少的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我们常说线下传统企业做电商很难。原因在于不能从零开始,不善于跳出固有思维的惯性,对这几家互联网大佬们,何尝不也如此?

眼下时代再次给了腾讯一个全新的绝好机会。2012年腾讯微信的巨大成功,震动业界,人们称它拿了移动端的第一张入场劵。面对超过三亿的微信用户,怎样实现这个APP的价值最大化,微信会不会成为腾讯在移动端电商的一个桥头堡进而杀入这个全新领域,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