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壮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现有人口1800多万,是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其次有100多万壮族分布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其他分布在贵州省、广东省、海南省、湖南省和四川省。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人口的流动和工作的需要,其他各省区也都有壮族。
壮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在10万年前~6万年前其先民就生活在岭南。长期以来,壮族祖先在炎热多雨、瘴气弥漫的岭南,为开发祖国的南疆,付出了很多的血汗;后来又和岭南的汉族、瑶族等12个民族共同开发祖国的南陲,最终将岭南打扮得处处是桂林山水、峒峒是阳朔风光。早在商代,壮族就已经踏入文明社会。商代初年,壮族祖先就向刚成立的商王朝进贡珠玑、玳瑁、象齿、翠羽、文犀、菌鹤(孔雀)、短狗(宠物狗)等。从商代到春秋战国时期,壮族在岭南建立了西瓯方国和骆越方国,并进入奴隶社会。唐代是壮族奴隶制瓦解和领主制萌发的转换期,宋代领主制基本形成,元代以土司制固定之,壮族的封建制得以发展。近现代,壮族社会的发展基本和内地同步。
壮族是一个富于创造的民族,几千年来,在长期的劳动中,壮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这就是稻作文化、纺织文化、干栏文化、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歌圩文化、花山文化、铜鼓文化、大石铲文化、南珠文化等等。稻作文化是其中的主旋律,它对其他文化的形成起了基础作用。壮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中华民族文化是一棵永不凋谢的大树,作为主流文化的汉文化便是这棵大树的主干,少数民族文化则是中华民族文化大树繁茂的枝叶,壮族文化是枝叶中粗壮繁茂的一枝。
历史上,壮族对祖国、对人类都有过重要的贡献。她和汉族(江南越人后裔)一起,在世界上首先发明了水稻人工栽培方法。世界的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中,稻米最为重要,至今全世界一半以上人口的餐桌上,是以大米饭为主食的。这项发明对人类的生活贡献之大,绝不亚于四大发明。
壮族祖先最早开发了南海,创造了海上丝绸之路。早在汉代,从广西合浦到广东的湛江,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这一带当时是壮侗语族民族的分布区域。骆越方国是管到整个南海的,所以到汉魏时代南海海运频繁。日本人藤田丰八在《中国南海古代交通丛考》中惊叹:从东汉到魏黄初(220~226年),海上丝绸之路货运“益臻频繁”,那时这里是中国主要的出海口。
岭南天气炎热多雨,瘴气横行,到宋代还被称为“大法场”,壮族祖先就在这样的环境里筚路蓝缕,最早开发了南疆,使祖国南疆成为一块终年绿海如茵的沃土。壮族人有强烈的国家观念和荣誉感,他们勇敢捍卫用血汗开发出来的南陲领土领海。近代以来,列强欲侵占中国南疆领土的企图从未得逞。
南方少数民族都喜欢铜鼓,但能够制造铜鼓的是壮族祖先。铜鼓是稻作文化的产物,鼓面上的蛙立雕是企求水稻丰收的神灵代码。铜鼓后来饮誉世界,在全球形成了铜鼓学,为中华民族赢得了荣誉。
壮族祖先留下的广西左江流域花山崖壁画,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崖画,它绵延200多公里,仅宁明花山一处,画面上的各种形象就多达5万个,仍完整的人身蛙形形象就多达1300多个。花山崖画是壮族祖先献给中华文化的精彩华章。
有诗人说,壮乡如花似锦的土地是铺满琴弦的土地,这里的壮歌汇成歌海,在歌海里生长出万人簇拥对歌的歌圩,在歌圩里产生“歌仙”刘三姐,刘三姐脍炙人口的山歌通过电影《刘三姐》传遍四海,给壮族也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荣誉。
壮族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无论是物质文化抑或精神文化,都有岭南独特的韵味,洋溢着稻作文化的激情,在中华民族文化的百花丛里,是灿烂的一丛。本书虽然努力展示这种文化,但纸短情长,难以尽述。
壮族文化有自己独特的韵味,第一是它的农本性。一万多年前,壮族就开始进入农耕,此后水稻种植长期主宰壮族先民的生活,形成了浓浓的稻作文化,壮族的其他文化,诸如生产链、风俗、精神气质等等,都是围绕稻作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稻作文化磨练了壮族人的优秀品格,但同时也使壮族人重农轻商,在市场经济格局下制约了壮族经济的发展。不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传统的观念不改也难。敢于闯荡商海的壮族人,已经把触角伸到海外。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随时可以见到桂林米粉店,累计有几百家,绝大部分是广西天等县壮族人开的。这是一个信号:壮人正在觉醒。
第二是自给性。中国过去是个自给自足的社会,尤甚是壮族,举凡衣食住行,莫不自给,极少仰仗他人。衣,壮族是我国棉麻纺织的发明者,元代黄道婆从海南岛带回的纺织技术,就有海南临高人(壮族人的一支)的技艺;主食有大米饭,副食主要是稻米的转化物猪鸡鸭鱼;住有越人创造的干栏,其建筑技艺被认为是中国古代仅次于汉族宫廷的建筑遗产;行以善于行舟而闻名。自给性的好处是使壮族社会相对平稳,较多防御性而不富攻击性,从不想到中原去践皇位,但偏于保守,不喜张扬。
第三是包容性。包容性是农业民族的性格特征之一,儒家就是这样,只要你信奉儒家的伦理道德,就是“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颜渊》)。壮族也是这样,不排斥别的民族,不排斥其他民族文化。历史上中原大乱时,汉族难民都涌入岭南壮族地区避难,壮族人不是驱赶他们,而是分给他们土地,又从他们那里学习汉文化,学习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所以壮族是国内受汉文化影响比较大的民族之一。同时,壮族对其他民族的优点,也乐于吸收。因而壮族文化具有一定的开放品格,其结构以稻作文化为核心呈现多元组合。
第四是向心性。壮族中有很强的向心力,心向祖国,以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为荣,以爱国为荣。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壮族从没有出现过与中央政权离心离德的倾向。宋代侬智高建立过短期的地方政权,那是为了对付交趾封建政权,保境自守,以便到时完璧归华。他多次奉奏朝廷,明确表示,只要朝廷将他保住的祖国领土(今广西德保、靖西、大新和云南富宁等县地)收回,他头上的地方政权皇冠马上去掉。在中国历史上,地方政权多如牛毛,但其首领哪一个不想传子传孙?像侬智高这样表态的汗王首领并不多见,所以壮族地区是中央放心的地区。
第五是分散性。壮族由于是农业经济,各地壮族人都被牢牢牵在田块上,各耕其田,并附属于各自的首领。中央封建王朝正好利用壮族的这种社会经济分散性,实行羁縻制和土司制,分而治之,这就强化了这种分散性。这必然影响民族的一体感和凝聚力,对壮族的整体提升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只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才能打破这种区域的分割。
第六是层次性。和一般民族文化一样,壮族文化是由表层、中层(过渡层)和深层三层结构构成的,物质文化是其表层,比较活跃,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不过和社会发展比较快的民族相比,活跃程度稍低。中层即精神文化,和国内不少民族相比,壮族中层文化却比较活跃,易于游移,所以初到壮乡的人,通常看不到游牧民族、高原农牧民族那种直观的斑斓色彩,有的人便误以为壮族都“汉化”了。深层文化是壮族文化稳定的核心,表现在语言观念、审美情趣、宗教情绪、价值判断、民族性格、民族习俗等方面,形成了一种群体性的不由自主的蹈袭。因为它是壮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沉淀物,故而比较稳固。对壮族文化的观察,掌握这一特点非常重要。
在市场经济格局下,我们一方面提倡壮族人闯荡市场,另一方面又必须保护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不能够再生的,而壮族传统文化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如何继承和发扬这些传统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毕竟我们不是在荒漠上建立社会主义新文化,社会主义文明需要以传统文化作为沃土,这样新的枝叶才会茁壮。黄河出版传媒集团策划出版《中华民族全书·中国壮族》,正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这给了笔者一个机会,再次对壮族文化做一次梳理。可惜由于时间紧迫,诸事冗繁,才力所限,未能尽意,有待同仁和读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