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通史(第四卷):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0)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7章 维新运动的酝酿与蓬勃发展(15)

继知耻学会而成立的是关西学会。关西学会又称“西学会”,(闵杰:《戊戌学会考》,载《近代史研究》,1995(3),74页。)成立于1898年2月8日,(《康南海自编年谱》,37页。)发起人为陕西、山西旅居京师的阎乃竹、宋伯鲁和李岳瑞等,“学会题名”者还有内阁中书雷延寿、户部主事王步瀛、户部主事王凤文、候选府焦连城、举人张翰等。关西学会当时公布的成立缘起强调,该会的成立主要是基于甲午战败的刺激,欲组织学会,唤醒国人,更要唤醒沉睡已久的关中人民。(《京师关西学会缘起》,见光绪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知新报》第45册。)

根据关西学会制定的学规,关西学会确乎为一学术性的维新团体,其目标为推动中国的变法维新运动,其方法则是从学术入手,致力于学习西方及日本的语言文字、自然科学等。对于外省的有识之士,关西学会也不拒绝其参加,愿入会者,不分畛域,一律延揽,所有会员,交会费二十金,享有会员的同等待遇,每星期聚会一次不少于四小时,各以读书所得,质疑辩难,会员若有著述,也可互相质证,以期相互提高。(《京师关西学会缘起》附《学会略规》,见光绪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知新报》第45册。)

百日维新前在北京创办的学会多为政治性的维新团体,而在上海,或许是因为当地的社会风气使然,百日维新前虽然也创办了为数不少的学会,但除了康有为创办的上海强学会以外,更多的不是政治性团体,而是知识性、专业性学术团体。

在上海最新创办的学会现在看来可能是新学会,而新学会究竟成立于上海强学会之前还是之后,似乎还很难判断。1897年8月出版的《新学报》第2册发表的《节录本报章程》称,“数载以来,同人等本设有新学会,取《大学》新民、日新之意”。根据同年10月《新学报》第5册发表的《本学会谨启》,可知新学会实际上是一个以研讨、传播新知识为宗旨的学术性团体,其主持人为江苏吴县人叶耀元,叶原为上海广方言馆生员。1897年,新学会在上海创办《新学报》,开始成为上海比较活跃的一个学术团体。(参见汤志钧《戊戌变法史》,203页;闵杰:《戊戌学会考》,载《近代史研究》,1995(3),48页。)

新学会内部原本就有研究、传播算学的人才和功能,然而似乎为了更强调算学的重要性等原因,1896年又由新学会出面在上海创办专门研讨算学、传播算学知识的算学会。(算学会的成立时间据闵杰《戊戌学会考》,载《近代史研究》,1995(3),48页。)

在算学会成立的同一年冬,罗振玉、蒋黼、徐树兰、朱祖荣等人在汪康年及《时务报》馆的支持下于上海发起成立农学会。农学会又称“务农会”,其宗旨是“采用西法,兴天地自然之利,植国家富强之原”,推广西方近代以来在农业技术方面的新成果,从而使中国新知识分子知道“以化学考地质,改土壤,求光热,以机器资灌溉,精制造之法之理”,以及农业产品的各种深加工技术和工艺等。(《务农会章》,见光绪二十三年三月二十一日《知新报》第13册。)

农学会并不仅仅只是重视农耕,而是兼及农、圃、林、泽、畜牧、酿造等方面,并注意改造土壤、农业工具以及育种等,同时农学会注意引进西方农艺知识,聘用西方化学师、动植物师等,所以在它成立之后引起各地的普遍重视,各种形式的农学会先后在各地成立,有的还自称是上海农学会的“分会”。(汤志钧:《戊戌时期的学会和报刊》,383页。)

由农学会创办,罗振玉、蒋黼主编的《农学报》初为半月刊,后改为旬刊。其计划通过若干年的努力,系统翻译出版东西方各国关于农学方面的一些重要著述,“近师日本,以考其通变之所由;远摭欧美,以得其立法之所自;追三代之实学,保天府之腴壤。”(梁启超:《农会报序》,见《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131页。)该报初创时拟名为《农会报》,有农学会机关报之意,后正式出版时命名为《农学报》。先后为《农学报》撰稿的除了创办人罗振玉、蒋黼外,还有梁启超、张謇、史念祖、马良、陈虬、谭嗣同、汪大钧以及张之洞、刘坤一、袁世凯等,担任翻译的有王丰镐、吴治俭、吴尔昌、朱树人、陈寿彭、胡浚康、沈纮、罗振常等。

《农学报》的栏目设置主要有奏折录要、各省农事、西报选译、东报选译、农会博议,以及农学入门、蚕桑问答、农学初阶、农具图说等。其论说栏先后发表有梁启超的《蚕务条陈叙》,张謇的《论农会书》,罗振玉的《农官私议》《论农业移殖改良》《垦荒私议》《德意志农会纪略》《闽中农语》,谭嗣同的《浏阳麻利述》《浏阳土产表叙》,汪大钧的《论农会书》,史念祖的《史抚军推广开垦折》,以及马良、汤寿潜的《务农会条议》等。

《农学报》共出版315册,1906年1月终刊,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农学专门刊物。

在算学会成立的同一年即1896年,邹代钧、汪康年、陈三立、吴德潇等人在上海成立了地图公会,设会址于上海四马路时务报馆内。邹代钧(1854—1908),字甄伯,又字沅帆,湖南新化人。他出生于一个舆地世家,其祖父邹汉勋是清代著名的舆地学者,曾协助魏源绘制过《海国图志》中的列国地图,并有地理学及地图绘制方法方面的著作传世。邹代钧自幼致力于测地绘图之事,通晓历代疆域沿革,精于测绘之学。1885年,经两江总督曾国荃的推荐,邹代钧曾随刘瑞芬出使英俄两国。在出使途中,他一面协助办理外交,一面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研究地学,所著《西征纪程》详细记录所经各国的地势、疆域、山川、海洋、政教及历史、风俗等。1889年归国后,他一度出任会典馆纂修。1891年,湖北舆图局成立,邹代钧应张之洞之邀,出任舆图局总纂,主持湖北全省地图的测绘与编辑。1894年,他完成测绘任务后转任武昌译书局海国地图编辑。1895年,他列名上海强学会,并且于此时在吴德潇、陈三立、汪康年等人的支持下,在武昌创办了一个名为“舆地会”的新社团。(邹代钧在致汪康年函第12通中说,“舆地会断不可入强学会”,似乎表明舆地会为后来地图公会的前身,也表明舆地会的成立应该与上海强学会同时或稍前。()见《汪康年师友书札》,2642页。)不久,邹代钧应邀赴湖南主持《湘学报》舆地门,在南学会主讲舆地学一门,似乎还曾出任过湖南时务学堂舆地学教习。

邹代钧的思想倾向介于新旧之间,他在总体上对当时中国的危机有清醒的认识,认为中国必须向西方学习,有所改变,否则不足以救亡图存。但是,他似乎也不赞成康、梁等人的政治解决方案,而认为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应该从各个方面的细节做起,所以他虽然列名过强学会,但对这种只图政治热闹的事情并不太热心。他曾指出:“盖学会有甚难处,所讲之学,门径甚多,我辈数人自问所有,似不足以答天下之问难,且泰西学会无非专门,如舆地会等类是也。今欲合诸西学为会,而先树一学会之的,甚不容易。”(《邹代钧致汪康年函》第9通,见《汪康年师友书札》,2639页。)所以,由邹代钧牵头成立专研地图的新学会,也就在情理之中。

在地图公会成立之前,以中文注记的世界地图已有数种,如《瀛寰志略》本、《海国图志》本、制造局的《地球图》本等,这些地图虽然都是照西文原图翻译,但辗转绘刊,不无差异。且前此的地图比例过小,山川形势等标记也不太清晰。而坊间所印的一些万国舆地图及中外地舆图说等等,则错误更多。邹代钧计划将德国、俄国、英国、法国等比较权威的地图尽量照原图石印,以便为国人提供更加权威、更加实用的世界地理知识和地图。至于国内各省的地图,邹代钧“拟用胡文忠全图为底本,而以本会所藏近今中外测定各种新图”,“参订胡图,误者改之,略者增之。并不惜重赀,托友人于京师将各省业经咨呈会典馆图稿摹绘一分,以资参订,分省为图,其分率较外国图大倍之”,(《译印西文地图公会章程》,见光绪二十二年七月初一日《时务报》第1册。)大约有600余幅。

译印西文地图是邹代钧多年来的夙愿,在汪康年等友人的支持下,邹代钧在长沙组织了一批人,似乎以“舆地会”或“舆地局”的名义进行了艰难的工作,他们大约用了一年的时间,就绘出国内各省地图近百张,极为精美。(邹代钧在致汪康年函第19通中说:“敝图局刻下甚窘,然未尝一日停工,办事者已满十人,今年必出百张,以符原议。”见《汪康年师友书札》,2649—2650页。为)了体现更好的印刷效果和提高绘制速度,邹代钧同意改变原来用石印的计划,准备引进日本的印制技术,改用铜版进行印制。(《邹代钧致汪康年函》第18通,见《汪康年师友书札》,2647—2648页。)

译印西文地图公会成立于上海,但由于邹代钧个人主要在长沙协助陈宝箴办理矿务总局的新政事宜,所以绘制地图的工作也就主要在长沙进行,汪康年与邹代钧之间主要依靠通信进行联系。大约到了1896年10月底,西比利亚、西域、蒙古等处的新图百余幅已经绘制完毕,邹代钧等人开始着手绘制中国内地的新图。(《邹代钧致汪康年函》第30通,见《汪康年师友书札》,2670页。)1896年12月30日,邹代钧收到汪康年寄来的印制地图合同,确定第一批百余幅地图在武汉印制,预定于1897年5月16日前后出版发行,计划于1897年“七八月间又可接印第二批”。(《邹代钧致汪康年函》第42通,见《汪康年师友书札》,2694页。)从译印西文地图公会的组织结构及运作情况看,这类新学会虽然列名者不少,但真正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并不多,这种专业性特强的学会事实上只是少数人的职业。

在上海,与译印西文地图公会相类似的新团体还有王仁俊(干臣)于1897年8月28日创办的译印中西书籍公会及由顾涧宾、黄尧圃等人于1897年10月创办的上海印书公会,由董康、赵元益等人于1897年秋创办的译书公会等。)(参见闵杰《戊戌学会考》,载《近代史研究》,1995(3),66—67页。)

译印中西书籍公会的发起人和实际日常事务的主持人王仁俊为《实学报》的总理,而《实学报》创刊于1897年8月28日,王仁俊为总理,章太炎任总撰述,孙福保、项思勋、范祎、王季锴等任撰述,王斯源、朱树人等任翻译。大约在《实学报》创设的同时,王仁俊就在《实学报》下附设有译印中西书籍公会,以便利用各方力量,广译英、法、日等有关实学的著作,介绍东西方近代以来的新知识。(《译印中西书籍公会启》,见《实学报》,67页,北京,中华书局,1991。)由于该会为实学报馆集股创办,所以其会址也附设在上海英大马路泥城桥的《实学报》馆内。译印中西书籍公会经过两个月的筹备,似已略显规模,资金股本问题似乎也已解决。但中西书籍的翻译出版并不太理想,至《实学报》终止,以实学报馆的名义出版发行的《实学丛刻》也只有十余种,而算得上翻译作品的更少,只有《格致古微》、《中西政学问对》等寥寥数种。

上海译书公会由恽积勋、恽毓麟、陶湘、董康、赵元益等人发起,创办于1897年秋。此前,赵元益计划翻译出版法文地舆史学一大册,正当他集资兴办的时候,适有董康提议创办译书公会,双方遂合作兴办,(《译书公会章程》附志,见《湘学报》第20册。)并邀集其他发起人共同发起,邀请章太炎等担任主笔,其实际主持人为董康和赵元益。

在译书公会成立之前,西文及日文书的翻译在中国已有一段时间,但总数并不太理想,仅有400种左右,无法包容近代西方的全部新知识。同文馆的翻译偏重于法律类,上海江南制造局、天津水师学堂的翻译则多为兵家之言,各在华教会也翻译了不少西文著作,但多偏重于宗教,而于西方国家政教之本与一切农工商艺术却极少翻译。译书公会的成立,在某种程度上是要弥补先前翻译西文图书之不足。

译书公会的创办宗旨是为了翻译介绍近代西方与日本的新知识,“使中国识字俊民人人得窥泰西东国之由与致用之实”,(屠寄:《译书公会序》,见光绪二十三年十月初一日《译书公会报》第1册。)“以采译泰西东切用书籍为宗旨”,延聘翻译高手,并与伦敦、巴黎等地各大书店相联系,及时将西方各国出版的有关政治、学校、法律、天文、舆地、矿务、农学、军事以及光、化、电、汽等诸种新学译介国中。(《译书公会告白》,见《译书公会报》第1册。)章太炎更期望译书公会的成立,能使中国人接受西学的进度大大加快,“然则是译书会者,安知不如微虫之为珊瑚,与蠃蛤之积而为巨石也。呜呼!斯又夸父、精卫之志也。”(章太炎:《译书公会叙》,见光绪二十三年十月初七日《译书公会报》第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