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基金诞生(3)
1998年初,基金绝对是新生事物,许多人不知道基金为何物。我对基金也只知道些皮毛,好在有证券公司投资管理的经验,我放弃了令人羡慕的华夏证券东四营业部总经理的工作,紧张地投入到华夏基金的筹备和建设之中。很多人不理解我的决定,我开玩笑说这就像股票一样,在行情最好的时候就该卖掉。筹建基金公司最重要的是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搭建投资团队。从1997年末到1998年初,最缺乏的就是投研人员,有经验的基金投资人员几乎没有。基金试点能不能成功心里没底。基金公司注册资本金仅5000万元,与银行相比,是非常小的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大多愿意留在证券公司工作,不太愿意到基金公司工作。基金监管比较严格,每周要披露净值,每季度披露投资组合重仓股,投资运作公开透明;基金从业人员不允许买卖股票。对研究员来说,在证券公司能够向客户提供报告,在媒体上发表文章,很容易成名;而做基金公司研究员,不仅压力大,也没有名声。在证券公司工作是“铁饭碗”,丢掉待遇优厚的“铁饭碗”,从事待遇不高、风险很大的基金工作是有风险的。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戴勇毅、郭树强、王亚伟、林浩、江晖等陆续加入了华夏基金。
与同行比,华夏基金的筹备工作进展缓慢,落在后头。我们不懂基金,没有基金管理经验,除了满腔热情,就只有埋头苦干了。公司组织架构搭建、规章制度制定以及运作流程设置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学边干、边干边学。没有基金先例可循,唯一可借鉴的就是仅有的几本基金基础知识的书。人手少,时间紧,全体筹备人员拼命工作,一心只想把公司尽快设立起来。
筹备工作十分艰苦,筹备组设在北京复兴路乙63号一座十分不起眼的写字楼——寿松饭店。7000万注册资本金、十几个人、500多平方米的租用办公场地,这就是创业之初的全部家当。筹备组边装修房子边学习基金知识,招聘员工,撰写申请报告,制定规章制度等等,所有工作同时进行。在混乱、嘈杂、紧张的环境中没日没夜地工作。有些人因为家不在北京,干脆住进了寿松饭店,盒饭成为我们的家常便饭。
1998年初春的一个夜晚,尽管过了吃晚饭的时间,所有筹备组成员依旧紧张忙碌地工作着。因为那天迎来期盼已久的消息——华夏基金管理公司拿到开业批文了!所有人欢欣鼓舞,两个多月连续作战的疲劳感一下子抛到脑后。时间变得更加紧迫。之后又是多个通宵的连续作战。
3月23日,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筹)创立大会及第一届股东大会在北京召开。4月1日,证监会正式下文批复同意了邵淳为华夏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范勇宏为总经理的任职资格。至此,公司的筹建工作完成了全部法律程序。
4月9日,一个没有人注意也不可能引起人们注意的普通日子,华夏基金管理公司成立了。没有鲜花,没有掌声,甚至连一个简单的成立仪式也没有。有的只是十几个年轻人艰苦创业的斗志和紧张忙碌的身影。尽快成立基金管理公司,尽快发行基金成为第一代基金管理人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虽然华夏基金管理公司的成立连一个简单仪式都没有,却收到一份最有意义的贺礼。4月9日,证监会批准了公司第一只基金——兴华基金的设立。因为是公司第一只基金产品,大家对它寄予了无限的期望,取个什么样的名字也费了一番心思。南方的开元基金意味着开元盛世,国泰的金泰基金也有很好的寓意。为了给华夏的第一只基金起一个响亮的名字,我们在几十个名字中反复斟酌,最终选中了“兴华基金”,“兴华,兴华,振兴中华”,就叫兴华基金吧,这就是兴华基金名字的由来。
兴华基金设立批复后,全体员工迅速投入到基金的发行准备工作中。4月22日,规模20亿元、存续期15年的兴华基金上网定价发行。投资者申购基金热情高涨,鉴于此前开元基金、金泰基金的中签率均为2%左右,基金发售不得不采用配售方式。为保证公平,适当向中小投资者多配售,前两只基金配售的方法是通过区分投资者性质,然后确定不同的中签率进行配售,发行过程非常复杂。兴华基金采用“分段配号”的创新发行方式,大大简化了发行过程,方便了投资者,此后这一做法在其他基金发行时被普遍采用。
兴华基金的发行获得圆满成功,上网公开发行19.4亿份,认购资金超过1000亿元,有效认购账户超过218万户,认购倍数54.22倍,中签率2.23%。
4月28日,兴华基金正式成立。5月8日,兴华基金在上交所挂牌交易,净值1元的基金开盘价攀升至2.01元。封闭式基金上市首日交易价格高于净值100%以上,在世界基金史上也非常罕见。投资者对新生的基金寄予了无限的期望!
之后,华安基金公司在上海成立,发行了安信基金;博时基金公司在深圳成立,发行了裕阳基金。两只基金也受到投资者的热烈追捧。
1998年,开元、金泰、兴华、安信、裕阳5只封闭式基金发行规模总计100亿元,认购资金5366亿元,平均超额认购倍数55倍,中签率1.5%~2.5%。兴华基金等5只基金诞生,标志着中国有了真正意义的专业机构投资者,基金也成为百姓理财的新选择。作为机构投资者,在推动中国股票市场规范、健康发展方面,基金被赋予了重大的历史使命。作为大众理财工具,基金涉及到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
在1998年南方、国泰、华夏、华安、博时、鹏华陆续成立后,1999年,嘉实、长盛、大成、富国也先后成立,至此形成了业界“老十家”基金管理公司。熊双文、陈勇胜、范勇宏、韩方河、肖风、贠瑞恒、洪磊、张佑君、龙小波、李建国分别被任命为“老十家”基金公司的首任总经理。作为中国基金业第一批“吃螃蟹”者、探索者与创业者,“老十家”基金公司在探索试点道路上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和期待,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在跌宕起伏的中国股票市场上开始了艰难的探索。
中国基金就这样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诞生了。有位美国资深基金经理曾问我,当时所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我想,最大的挑战不是亚洲金融危机等外部因素,而是能否赢得投资者的信任。
东方文化很大程度上是亲情文化,缺乏信托文化的基础;中国法律、制度也不健全,尤其是信用制度。社会大众对基金这个新生事物缺乏认识,甚至很多人误认为基金就是“基金会”。当我与来访者交流并出示华夏基金公司名片时,许多人把我当成华夏基金会的人了;包括一些领导也经常把华夏基金误称作华夏基金会。类似的误会太多,刚开始我还热情解释,后来也就不再解释。在这样的背景下,让投资者把资金交给素不相识的基金经理管理且又不保本,难度是相当大的。基金能否发展起来?很多人持怀疑态度。
基金是什么?不像银行存款收益确定,基金既不保本又不保收益,唯一能做的是用业绩赢得投资者的信任。基金是一个对诚信要求极高的行业。投资者通过购买基金,把钱交给基金经理,就等于把信任交给了基金经理,基金经理就承担起为投资者理财的责任。
中国基金自诞生那天起,就被寄予了无限希望,不同人的期望各不相同。监管部门希望它规范运作稳定市场,在危机时刻发挥稳定器的作用;投资者希望它是赚钱的工具,实现财富保值增值;基金管理公司的股东希望赚取更多的利润;基金经理希望借此一展身手,实现投资梦想;上市公司希望通过它筹集更多资金……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基金满载着不同人的信任和期望走向资本市场,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