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基金诞生(1)
1998年初,中国投资基金诞生了。有人希望它是稳定器,有人希望它是赚钱的工具,有人希望借助它实现梦想……从此,它满载着不同人的期望,开始书写中国基金业的历史。
1998年3月5日,国泰基金管理公司宣告成立;3月6日,南方基金管理公司宣告成立。3月27日,均为20亿元规模的开元基金和金泰基金宣告成立,期待已久的中国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投资基金诞生了!这与1924年在美国成立的世界第一只现代意义上的基金——“马萨诸塞投资信托基金”相隔了整整74年。
亚洲金融危机与索罗斯基金
提及中国基金的诞生,不得不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说起。正是亚洲金融危机,加快了中国基金诞生的步伐。
1997年对东南亚各国是不堪回首的一年。年初,以乔治·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为首的国际投机者对东南亚国家货币发动攻击,拉开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序幕。对冲基金所到之处,金融体系濒临崩溃,汇市、股市一片狼藉,投资者损失惨重。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无一幸免,随后波及中国台湾、香港,韩国、日本,最终扩散至俄罗斯、拉丁美洲等国。危机来势之猛、涉及之广令全球震惊。
1997年以前,东南亚国家经济持续多年高速增长,大量国际资本流入。在经济高增长预期及充裕资金的推动下,金融机构信贷快速膨胀。借短贷长、借外币贷本币,潜在风险十分巨大,而且大量信贷资金流入房地产和股票市场。1996年经济形势转变。美元持续升值,导致与美元挂钩的东南亚国家货币普遍高估,出口增速大幅下滑。1997年2月,泰国房地产泡沫破裂使脆弱的金融系统出现危机。
“鳄鱼”开始行动了。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机者尝试抛售泰铢,买进美元。
5月,国际投机者在纽约、伦敦市场上大举沽空泰铢,泰铢兑美元汇率大跌并创下11年新低。为扭转不利局面,泰国央行与新加坡央行联手入市干预;同时,泰国央行禁止当地银行向外国公司提供泰铢,此举导致泰铢隔夜拆借利率飙升至1000%~1500%。据估算,对冲基金此役损失近3亿美元。
6月,国际投机者重整旗鼓再度攻击泰铢。此时,泰国央行外汇储备耗尽,无力入市干预。7月2日,泰国央行宣布放弃维持13年之久的泰铢与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允许泰铢汇率自由浮动,标志着亚洲金融危机正式爆发。泰铢随后大幅下挫,贬值幅度高达30%以上,盘中一度触及32.6泰铢兑1美元。交易结束时,在岸交易、离岸交易中泰铢分别贬值14%、19%。
泰铢大幅贬值的同时,国际投机者向菲律宾比索和马来西亚林吉特发起攻击。7月2日,菲律宾比索遭到猛烈攻击,迫使菲律宾央行动用5.43亿美元干预市场。8日,马来西亚林吉特遭到攻击。9日,马来西亚股市跌至18个月新低。11日,菲律宾央行迫于无奈,允许比索汇率自由浮动;比索重挫11.5%,跌至29.45比索兑1美元。同一天,印度尼西亚央行为预防国际投机者对卢比发动攻击,将官方干预幅度由8%扩大到12%。14日,马来西亚央行允许林吉特汇率自由浮动。邻国货币纷纷大幅贬值开始波及素有“避难货币”之称的新加坡元。尽管新加坡采取提高利率等措施,但新加坡元仍难逃“贬值”一劫。
8月,危机蔓延至中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韩国等地。月初,台湾地区新台币遭受攻击。13日,印尼卢比兑美元降至2682∶1的历史低位,印尼央行第二天放弃卢比保卫战,允许卢比自由浮动。15日,香港金管局大幅提高短期利率抵御投机者攻击港元。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韩国银行业已受到大批公司倒闭拖累,金融系统岌岌可危,韩元开始大幅贬值。
10月,形势急剧恶化。17日,台湾地区宣布允许新台币自由浮动。消息立刻击溃市场,新台币贬值3.46%。台湾地区拥有巨额外汇储备,此前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它承受沉重的市场压力。
对新台币攻击得手后,国际投机者开始大肆卖空港元。投资者担忧货币当局因港元承压而提高利率,股市中卖盘大量抛出导致恒生指数(恒指)从10月20日起连续暴跌。20日,恒指下跌630.1点,跌幅4.63%。21日,恒指再跌567.8点,跌幅4.38%。22日,恒指重挫765.33点,跌幅6.17%。23日,对港元前景担忧使香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节节上扬,隔夜拆借利率几小时内从9%飙升至280%,恒指暴跌10.41%,报收10426.3点,盘中最低探至9766.7点,击穿万点大关,1211.5点的跌幅也创下恒指单日下跌纪录。27日,恒指再次大跌646.1点,跌幅5.8%。28日,恒指狂泻1438.3点,报收9059.90点,跌幅高达13.7%,下跌点数刷新23日创下的纪录,也是自1996年来收盘价首次跌破10000点。短短7个交易日,恒指暴跌4541.1点,重挫33.38%,跌幅之深历史罕见。此时,世界各地开始认识到亚洲金融危机的严重性。纽约、伦敦、东京、巴黎、法兰克福、莫斯科等股市相继暴跌,跌幅之大令人瞠目结舌。以美国为例,道琼斯指数27日暴跌554.26点,跌幅达7.15%,盘中触发熔断机制并自动停盘一小时。
11月,危机完全失控重创韩国,日本也被卷入其中。7日至8日,韩国股市重挫近11%。韩元兑美元汇率屡破历史新低,6日跌至975∶1。24日,韩国股市暴跌7.17%,报收10年新低450.64点;韩元大跌至1085∶1。股市、汇市持续暴跌使韩国经济几近崩溃。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美国、日本等寻求紧急贷款援助。此时,日本金融体系也遭遇信任危机。三洋证券、北海道拓殖银行、山一证券等纷纷倒闭。投资者风声鹤唳,对亚洲前景极度悲观。
12月3日,韩国政府同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议的有关条件和政策,以取得金融支持。当日也被韩国民众称为“第二个全国蒙耻日”。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对韩国提供大约550亿美元一揽子金融救援计划。韩国股市、汇市没有因救助消息走强,双双持续下跌。16日,韩国采用自由浮动汇率制度。23日,韩元跌穿2000∶1心理大关,重要关口失守导致股市暴跌7.5%,报收366.36点新低。短短两个月,韩元贬值55%;半年时间,韩国股市暴跌57%。
同时,印尼卢比、马来西亚林吉特、菲律宾比索兑美元全部暴跌至最低纪录。卢比下跌至5500∶1,林吉特跌至45∶1,比索跌至40∶1,分别较半年前下跌55%、44%、35%。
亚洲金融危机中,国际对冲基金翻云覆雨,对东南亚、东亚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发起猛烈攻击,短时间内对市场造成极大冲击,危害程度远超市场预期。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中国香港等地的居民资产缩水四成以上,韩国经济面临崩溃,印尼引发社会大动荡。东南亚国家对国际投机者的声讨异常激烈,尤以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为甚。1997年7月26日,马哈蒂尔说,我们花了40年建立起的经济体系一下子被这个带很多钱的白痴(指索罗斯)搞垮了。1998年10月,他在香港召开的国际金融年会上碰见索罗斯,强烈指责其在东南亚的投机行为。索罗斯反击说:“如果我们不做,照样会有人这样做。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市场留有投机空间,那是政府的过错!”?
亚洲金融危机使人们感受到了基金的巨大威力。虽然中国资本市场尚未对外开放,国内股市、汇市未遭受国际对冲基金的直接攻击,但亚洲金融危机的惨烈及国际对冲基金的强大给中国巨大的警示。
很多有识之士认识到,中国迟早要开放资本市场。中国如何抵挡国际投机者的攻击?我们自己能不能培育出抗衡国际资本的本土基金呢?
初识基金
金融危机后,监管部门对基金展开了大量研究与探讨。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大家对基金的性质、特点、作用等认识不断提高。
基金是指通过发售基金份额,将众多投资者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独立财产,由基金托管人托管,基金管理人管理,以投资组合方式进行证券投资的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投资者按出资比例分享收益、承担风险,基金管理人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基金具有集合理财、专业管理,组合投资、分散风险,独立托管、保障安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严格监管、信息透明等特点。
各国习惯不同,对基金的称谓也不相同。在美国称为共同基金(Mutual Fund),在英国和中国香港地区称为单位信托(Unit Trust),在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称为证券投资信托,在中国内地称为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基金”)。
大家公认基金起源于英国,但最早的基金诞生于荷兰。1772年,一位荷兰商人向小投资人发行名为Eendragt Maakt Magt 的权证,意思为“团结产生力量”,用以获得德国、西班牙、奥地利、丹麦等国在中南美洲种植园的收益。1868年,英国成立“海外和殖民地政府信托基金”,公开向社会公众发售认股凭证,投资美国、俄国等国17种政府债券,这是公认的最早的基金。1890年,英国运作的基金超过100家,主要以公债为投资对象。
1924年3月21日,世界上第一只公司型可赎回份额的开放式基金——“马萨诸塞投资信托基金“在美国成立,管理机构是”马萨诸塞金融服务公司“(MFS)。这只基金基本具备”独立托管、保障安全,严格监管、信息透明“等现代基金的特征。之后,基金在全球范围内获得长足发展,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投资手段,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全球7.3万只共同基金管理超过24.77万亿美元的财富,成为全球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
基金百余年的快速发展除了得益于市场长期的总体上涨、投资者不断增加的理财需求,还得益于基金所独有的性质。专业的组合投资能力使其在变化的市场中能获得比一般投资者更为持久、优良的业绩;引入信托机制和信托义务的约束,将投资者利益放在首位的公司治理机制解决了投资者、管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投资、托管分离保障了投资者资金安全;严格监管及信息透明保证了基金规范运作。
专业的投资能力。金融产品特殊的定价模式、多样性及信息不对称使中小投资者在金融产品交易过程中处于劣势。基金管理人拥有大量专业投资研究人员,拥有丰富的投资经验,信息收集和研究分析上优势较为明显,对金融产品的价值能做出较一般投资者更准确、更理性的判断,可以凭借雄厚的资金组合投资达到分散投资风险的目的。将资金交给基金管理人管理,中小投资者能享受到专业化的投资管理服务。
信托机制为基础。将资金交给专业团队管理并不必然意味着他们会忠实于投资者的利益。道德风险很可能使管理人为了自身利益而忽视甚至损害投资者利益。为保护投资者利益,信托机制被引入到基金中,受托人制度与受托人义务的实施对管理人行为产生了有效的约束。受托义务被赋予四重内涵:尽责义务、忠实义务、专业能力义务和道德义务。从基金发展历程看,对信托义务的忠实和履行是基金存在的基础。任何对信托义务的干扰或背叛都会有损基金的发展。以美国为例,20世纪20年代,基金在美国得到快速发展,然而,由于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至1936年基金数量锐减,大量投资者血本无归。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此深入调查后得出结论:“缺乏规范的证券投资信托事业带给投资者悲惨的结果……发起人、经理人及内部人士完全忽略了他们对投资者基本的忠实义务。”美国国会1940年通过了《投资公司法》和《投资顾问法》,对基金公司和个人在履行受托义务中的行为准则做出明确的规范,基金重新快速健康发展。
独特的公司治理机制。为了贯彻信托义务,基金管理公司构建了信托义务约束下的公司治理机制。基金管理公司和其他公司组织结构最大的差异是,基金管理公司既要满足股东的利益诉求,同时也要保护基金投资者的利益诉求,且基金投资者的利益始终高于股东的利益。特殊的治理结构催生了基金公司独特的激励约束机制,开放式基金申购赎回机制使基金投资者能够履行“用脚投票”的权利。
投资、托管分离。基金运作采取“经营与管理分开”,基金管理人仅负责基金的投资操作,基金财产由基金托管人保管。基金在托管人处另设账户,与基金管理人和托管人的自有资金分开,独立核算,并且托管人在执行基金管理人的命令时还有制约、监督职能,对基金管理人不符合投资者利益或违背基金章程的命令可以不执行,从而保证基金资产的安全。
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各国基金监管机构都对基金实行严格监管,强制基金进行及时、准确、充分的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