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理·世界卷(国家地理系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亚洲

古时候,希腊人称自己国家以东的地方为“亚细亚”,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亚洲由此得名。无论面积或人口,亚洲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大洲。作为全球最大的陆地自然综合体,亚洲突出表现了各种地理要素的多样性和极端性。

亚洲,也是人们心目中“古老”与“文明”最经典的代名词,世界三大宗教皆源出于此,四大文明古国占有其三。而亚洲人灵魂深处所共有的那种宽容而坚韧的底蕴,则引导了亚洲的历史,也成就了亚洲的今天,让这片古老土地依然焕发着蓬勃的生命力,雄踞在世界东方。

世界第一大洲

无论面积或是人口,亚洲都位居世界第一。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面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跨越从赤道到北极的所有纬度带。全洲大陆与岛屿的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其中半岛面积约1000多万平方千米,也是世界半岛面积最大的一个洲。同时,亚洲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全世界11个人口过亿的国家中,亚洲就有6个,它们分别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而其人口密度也居世界之冠,其中新加坡、孟加拉国、马尔代夫、巴林等居于世界人口密度较高国家的前列。亚洲有大小民族1000多个,约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其中汉族的人数最多,超过了10亿,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大民族。

主要山脉

亚洲的山脉主要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泰山脉、兴都库什山脉等。山脉结构可分3条山带:第一条山带位于连接青藏高原、伊朗高原和安纳托利亚高原的东西隆起带,其中喜马拉雅山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第二条山带位于亚洲中东部;第三条山带呈东北—西南向分布于亚洲大陆的东部边缘。

多样的气候

亚洲幅员辽阔,广阔的地域也使亚洲大陆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气候。亚洲是各大洲中气候类型最为齐全的大洲,各种气候带齐全,气候类型更是复杂多样。其中,强烈的大陆性气候和显著的季风性气候是其最突出的特色。亚洲东部有着漫长的海岸线、规律的大气环流以及青藏高原的特殊地形,使该地区成为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潮湿。在亚洲大陆腹地和高纬度地区,由于缺少海洋调节,夏季炎热,冬季酷寒,降水量比较小,气候比较干燥。从降水量来看,亚洲各地的降水呈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赤道附近是典型的多雨区,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而西亚和中亚的荒漠地区,则干旱少雨,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是世界比较干旱的地区之一。

亚洲幅员辽阔,气候带齐全,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亚洲东部漫长的海岸线有规律的大气环流以及青藏高原的特殊地形,使该地区成为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性气候区。

河流与湖泊

亚洲是世界上大江大河汇集最多的大陆,河流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流入太平洋的有长江、黄河、湄公河等;流入印度洋的有印度河、恒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等;流入北冰洋的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内流河主要分布于亚洲中西部干旱地区。亚洲湖泊较之其他洲不算太多,但其中有很多独具特色,如里海是世界第一大湖,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死海是世界上最低的洼地,巴尔喀什湖是一个同时存在着淡水和咸水的内陆湖等。

洞里萨湖又叫金边湖,是中南半岛第一大湖泊,也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淡水湖,位于柬埔寨中部平原的中心,湖的面积和深度随着旱季雨季的交替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就像天然的调节水库,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许多便利。

菲律宾的皮纳图博火山

火山与地震

亚洲位于两大地震带交会的地方,是世界上地震频繁且多强烈地震的洲之一。日本有“地震国”之称,每年平均发生地震7500次。亚洲也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洲,仅日本就有火山270多座,活火山约80多座,约占世界活火山的10%。东部边缘海外围的岛群是太平洋西岸火山带的主要组成部分。从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向北经尼科巴群岛、安达曼群岛、德干高原北部、伊朗高原北部到小亚细亚半岛一带,为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沿岸火山带的一部分。

人口与民族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洲,全世界11个人口过亿的国家中,亚洲就有6个,它们分别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亚洲人口密度也居世界各洲之冠,其中新加坡、孟加拉国、马尔代夫、巴林等居世界人口密度较高国家的前列。亚洲的种族、民族构成比较复杂。黄种人是亚洲的主体种族,占全洲人口的3/5以上,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西亚的土耳其;白种人约占全洲人口的1/3,多分布在南亚和西亚;南亚部分地区生活着少数棕色人种。亚洲有大小民族1000多个,约占世界总数的一半。

耍蛇是印度街头的特色之一。耍蛇人以表演为生,同时也兼营蛇药,并为居民家里捉蛇。

世界文化的摇篮

亚洲是世界最早迎接文明曙光的古老大陆。在这里,黄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都曾诞生过古老而悠远的人类文化,成为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古印度、古巴比伦、古代中国,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亚洲占有其三。公元前2070多年,中国的夏朝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商朝时发展了青铜器的冶炼与铸造,创造了世界上影响最深远的文字之一——甲骨文;公元前2000年,汉谟拉比在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当时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成文的法典;公元前2000年前后,出现了印度河文明,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并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中世纪亚洲的文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世界上长期遥居领先地位,有许多科学技术发明和文学艺术的创造。

亚欧大陆桥

国际上通常将连接大陆两端的港口城市、横跨整个洲际大陆的长距离铁路运输,称做铁路“大陆桥”,这种“大陆桥”是实现洲际间海铁联运的主要货运方式。亚洲与欧洲毗连在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板块——亚欧大陆上,亚欧大陆桥自然也成为性质最为重要的大陆桥。横跨亚欧大陆的铁路大桥有两条,第一条是于1967年开通的西伯利亚大陆桥,主要路线在俄罗斯境内,东连濒临日本海的港口纳霍德卡,西至西欧和北欧各国;第二条于1992年开通,东连中国东、南海岸的大连、上海、香港等港口城市,途经中国中西部广大地区以及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德国、匈牙利、比利时、瑞士、法国等国,西达荷兰的鹿特丹,几乎覆盖了亚欧大陆所有经济发达的国家。

缅甸仰光的瑞光大金塔璀璨华贵,是东南亚一座著名的佛教建筑。

宗教发源地

亚洲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都发源于这片古老的土地。佛教起源于印度和尼泊尔毗邻处,相传公元前6世纪由释迦牟尼创立。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创立者为穆罕默德,信徒称为“穆斯林”,麦加和麦地那是伊斯兰教的圣地。基督教是崇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的统称,起源于西亚巴勒斯坦的伯利恒,耶路撒冷同时也被基督教视为圣地。此外,印度教为亚洲第四大宗教,广泛流行于印度等地。犹太教为犹太人信奉的宗教,崇拜耶和华,宗教圣地主要集中在耶路撒冷及其附近。还有中国的道教、流行于伊朗一带的拜火教、在印度旁遮普盛行的锡克教和日本的神道教等,都属于世界上影响较为深远的宗教。

奥玛尔·阿里·赛福鼎清真寺是文莱最有名的清真寺。它建成于1958年,以当时苏丹的名字命名。该寺是首都的象征,也是东南亚最富丽堂皇的清真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