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自然景色描绘中的人生感喟
——读辛笛的《月夜之内外》
《月夜之内外》一诗写于1936年,是诗人留学英国住在爱丁堡时的作品。爱丁堡为苏格兰首府,依山傍水。后来此诗收在《手掌集》的“异域篇”里。
这首诗的传达,全靠的是自然景物构成的意象。诗人将自己的意图隐藏起来了,究竟是什么意思,作品没有说,也就使人读了感觉很朦胧。这是一幅月夜的图景,由屋内与屋外两幅图画构成。自“窗前的禾黍”开始的前面四行,写月夜里的屋“外”景象,讲的是自然生命永恒的抒发。禾黍在星光下快乐生长,原野在月光下美丽如雪,大海潮音永远在奏着欢快的音乐。是真实的海,还是月光如海?难以确定,更多的可能是指后者。诗人在这里,暗用了“春来江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诗意。自“碧玉盘中”开始的四行诗,则写月夜的“外”,讲的是人生短暂的忧虑。盘中绿色水果,是象征人的生命的可爱与美。而“我不敢再向镜中窥照”三句,讲的则是人的生命易逝的感叹。“问是否有白骨在沙里笑,在风里舞”,暗示人生苦短,死亡永恒。诗似在告诉人们:恐惧是没有用的,只有享受美,享受人生,创造人生的美,才是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人生活着是美丽的,即如“碧玉盘中”的“绿色花果”一样。与前六行独立的最后一句诗“夜之后来了黎明”,是说时间就是这样永远不变地运转,人的生与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在象征的自然景物中,在隐喻性意象中,诗人传达的是一种传统和现代都同样面对的生命的主题。诗很短,很美,也很朦胧,但走近了,或理解了它隐藏的意思,也就更觉得它哲思的深沉与隽美了。
我的这些解释,是吸收了诗人自己的意见的。2003年11月初在上海召开的辛笛诗歌创作70年研讨会上,我在宣读的论文中,是这样讨论这首诗的:这首诗里,写了从月夜到黎明时的景物与心境。诗人眼中月色下的一切,都是那样宁静:星光下点头的“禾黍”,寂静无声的白的“原野”,月光似水如听万年里“海的潮音”,这一切“月夜”里的意象,都浸透了诗人的感情。它使人们想起唐人笔下的一些诗意:“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自然的月夜,成了诗人心理上的月夜:一种生命短暂与时间永恒的暗示或象征。接着这些对月夜之美的描写,诗的后面,诗人进入了对于人生与死亡主题的思考。“碧玉盘中有绿色花果”,这个突兀出现的现代性意象,与前面的月夜之美的意象,是联系在一起的。它是充满生命之美的意蕴象征(《对照》一诗有:“杯盘该盛饰着试剪的果菜/但去年浅酌尝新的人呢”):或喻指一轮圆月,或暗示生命的完美,由于面对这样的美,自己“不敢”再去向镜中窥照,因为忧虑于个人生命的衰老和死亡。这些意象组合构成的抒情世界里,朦胧地透露着一种自然美的永恒与生命短暂的哲理思绪。他坦然告诉人们,这是自然的规律,不是人生的悲哀;它是那样平常,就像“夜之后来了黎明”一样。
我当时对于自己的解释没有足够的把握。会后,我就自己的理解,与辛笛的女儿王圣思讨论,并请她代为转问辛笛先生,诗人自己是怎样看待此诗的写作背景与内涵的?没有多久,我得到王圣思教授的复信。这里将复信附后,供读者理解此诗时参考:
玉石先生:
想来您已从台湾返京,此行有收获吧?
您在家父诗歌创作70周年研讨会上的发言录音,家父听了两三遍,认为很有见解。我问起他《月夜之内外》一诗的某些含义,他一时记不起当时写作的情景了。与他讨论了一下,是否可作如下解释:
月夜之内外
窗前的禾黍在星光里点头
静静的原野是白的
波来波去
听万年海的潮音。
碧玉盘中有绿色花果
我不敢再向镜中窥照
问是否有白骨在沙里笑
在风里舞。
夜之后来了黎明。
这首诗还是他惯常的作法,即以句号把全诗分成三部分。前五行为一段,是看到窗外的月夜景色而引起隐喻联想;从“碧玉盘中有绿色花果”以下四行是第二段,这句将视线转入“内”,展示屋里的静物,碧玉盘是指果盘,也为增加色彩感,而盘中的绿色花果与窗前的禾黍既有点题——月夜之内外,又有二者的暗暗呼应,然后就如您所解释的对生命的感悟。最后一句则单独为一部分,将前面的诗绪既收拢又放开去。
这些想法供您参考。即颂
冬安!
家父辛笛嘱笔问候!
王圣思 11,17
(孙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