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大雁塔与小雁塔的历史渊源(1)
大、小雁塔这对姊妹花,历经千年风霜,今天已经成为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从它们诞生之日起,似乎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雁塔”名字的由来
我国建造佛塔初期都是塔随寺名。至今很多塔仍以寺名相称。如河南登封的嵩岳寺塔,北京房山的云居寺塔和陕西扶风的法门寺塔等等,都是以寺名为塔命名,一直沿用至今,大雁塔当初就称慈恩寺塔,小雁塔称为荐福寺塔。
随着时间的推移,塔的取名与称呼有了新的变化,增加了特定的含义。主要是向两方面转化,一是为识别、记忆与称呼上的方便,塔名逐渐世俗化、简便化;二是为宣传佛教教义,采经用典,以作塔名。
佛教对雁十分尊崇,经书中关于雁的记载很多。僧人在讲堂列队,称雁行;恭敬肃立,叫雁立。称佛堂为雁堂或雁宇。《报恩经四》中,有五百雁为五百罗汉的故事;《譬喻经六》和《经律异相四十八》记有“雁不食出笼”的故事;《贤愚经十三》和《经律异相》中有“五百雁闻佛法升天品”一节。《法句譬喻经》第二十五有雁王的故事。“雁塔”即来源于一则著名的佛经故事。
在因陀罗势罗窭诃山(音译帝释山)东峰的一个寺院前有座塔,名为雁塔。以往这座寺院信奉小乘(佛教教派),小乘是原始的教派,所以开三净食(即吃三种肉),一直没有改变。一天,有位和尚在院里行走,忽然看到一群大雁飞经这里,就开玩笑地说:“今天众位和尚没肉吃了,菩萨应该知道我们肚子饿呀!”话音未落,只见领头的大雁从雁群中飞出,一头坠死在这位和尚面前。面对此情此景,和尚万分悲戚,赶忙遍告寺内众僧,闻者都说:“这是如来佛在想方设法、相机诱导教化我们。这只雁警诫教导的恩德,应该永远记取,传之千古。”于是葬雁建塔。这就是这座塔取名雁塔的故事。玄奘在《大唐西域记》里叙述这个故事时,字里行间褒贬十分明确:褒大乘,“大乘者正理也”;贬小乘,“小乘渐教也”。玄奘自印度归国后,在慈恩寺建塔,取名自然也是循经依典,为宣扬大乘佛教而呼为雁塔。
但是,在佛教教义里,雁塔是对佛塔的一种泛称,实例和诗章都屡见不鲜。在山西的大同市有座塔,称作雁塔。唐代诗人沈佺期,在《游少林寺》诗中写道:“雁塔风霜古,龙池岁月深。”这里的雁塔,显然是对少林寺佛塔的泛称,这是将佛塔称作雁塔的最早作品。还有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在诗中写道:“大海龙宫无限地,诸天雁塔几多层。”这也是称佛塔为雁塔的例证。
从史籍的记载和文人的诗作来看,“雁塔”最初也不是大雁塔与小雁塔的专称,以大雁塔为例,“慈恩寺塔”“兹恩塔”与“兹恩寺浮屠”是使用最多,也最为正式和规范的专有名称。其他称谓还有“宝塔”“香塔”“瑞塔”“仙塔”“华塔”等,即便在杨廉的《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诗中有“慈云浮雁塔,定水映龙宫”,孙佺的《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诗中有“一忻陪雁塔,还似得天身”,“雁塔”也和“宝塔”“华塔”一样是一种泛称,而非固定的称呼。
那么,“慈恩寺塔”又是怎样变为“雁塔”,甚而“大雁塔”的呢?这要从唐代的雁塔题名活动说起。从唐中宗神龙年间(705—707年)开始,凡新科进士及第后,必到慈恩塔下举行轰动京城、吸引天下学子的题名活动(先题在塔内壁,内壁题满又题在塔旁小屋中),久而久之,成为定制,曰“雁塔题名”。于是,“雁塔”的知名度也就愈来愈高,也逐渐成为慈恩寺塔的固定称呼。另外,经过唐末毁佛、五代战乱的冲击,长安城内百余座佛塔已所剩无几,有幸保存下来的高大雄伟的慈恩寺塔,自然也就成为佛教代表性的建筑物,名之雁塔,也势在必然。
明清时期,西安又兴起了雁塔题名热,陕西会试中举者,仿照唐代进士雁塔题名的做法,文进士题在大雁塔,武进士题在小雁塔,雁塔成为慈恩寺塔、荐福寺塔的专称,因为小雁塔较大雁塔形制小,建成年代略短,又冠以大小,形成延续至今的大雁塔、小雁塔的固定称呼。
(二)两座寺庙:慈恩寺与荐福寺
塔自传入中国以后,经汉、晋、南北朝,直至隋和唐初,基本上都是以塔为寺;或是以塔为中心,四周环绕附属建筑。从唐初开始,随着人们对佛教信仰程度的加深,逐渐把皇家的宫殿建筑搬到佛寺中,出现了塔、殿并存的寺院。殿堂中开始出现了佛事壁画和佛像,但是塔仍是整个寺院的中心建筑,是主要祭祀对象,殿堂只是寺院的附属建筑。到了唐代以后,塔的地位开始发生变化。作为念经拜佛的殿堂,开始升级,先是塔在殿前,而后是塔、殿并列,呈左右相对的形式。再往后就是塔建于殿旁、殿后,或另建塔院,殿堂渐渐地成了寺院的主要建筑,殿堂内的佛像成了人们主要的祭祀对象。
在唐代,整体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长安又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个开放型的国际大都市,因而与其他地方相比较,长安的佛寺更具有多重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品格,而不仅仅是宗教活动场所。特别是像慈恩寺和荐福寺这样的皇家大寺,地域广,院落众多,建造规格高,寺院经济繁荣发达,它的服务对象自然而然面向整个社会。例如,在唐代作为著名的官寺,慈恩寺和荐福寺内首先要经常“为国祈福”,成为国家政治活动的一个职能场所,同时寺内还设置有翻经院,又具备了国家文化事业单位的性质;其次,外国的学者、僧人到访长安,也常常住在寺里,这里又变成了鸿胪寺宾客接待的处所和中外文化直接交流的地方;除此之外,对于广大民众来说,当时长安城的人都知道大慈恩寺和大荐福寺还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牡丹花很有名,可考于诸多唐诗和唐人著作;另一个就是“戏场”也很热闹,根据钱易《南部新书》中的记载:“长安戏场多集于慈恩,小者在青龙,其次荐福。”因此宗教活动、文化活动、娱乐活动和外事活动,两大寺庙都兼而有之。对于各个阶层的人来说,来到寺庙,既可以求神拜佛,也可以开阔视野,亦可以消闲观赏。因此慈恩寺和荐福寺不仅是长安城内最宏伟壮丽的皇家寺院,也是当时最引人入胜的文化游乐场所。
大、小雁塔的起源便与慈恩寺和荐福寺密切相关。
慈恩寺位于西安市雁塔路南端。这里原是隋代的无陋寺,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皇太子李治为追念母亲文德皇后的养育之恩,扩建了无陋寺,并改名为慈恩寺。这里地处长安城南风景秀丽的晋昌坊,南望南山,北对大明宫含元殿,东南与烟水明媚的曲江相望,西南和景色旖旎的杏园毗邻,清澈的黄渠从寺前潺潺流过。正合太子“挟带林泉,务尽形胜”之意。大慈恩寺建筑规模宏大,占据晋昌坊半坊之地,面积近四百亩,有十多个院落,各式房舍1897间,都是用栟榈、櫲樟等木料修建而成,上边装饰着珠玉金翠和五颜六色的彩绘。寺内殿宇厅廊的墙壁上,多有吴道子、阎立本、王维、尉迟乙僧等名家的壁画。环境优美、花木繁茂,游人络绎不绝。
慈恩寺在佛教历史上的地位尊崇,寺院落成后,西行求法归来的玄奘法师任大慈恩寺首任主持,玄奘法师在此翻译佛经、弘法育人十一年,其大弟子窥基在此创立了佛教的一大宗派——法相唯识宗。使大慈恩寺成为唯识宗(又称“法相宗”)祖庭。
比起大名鼎鼎的慈恩寺,荐福寺的星光就黯淡了不少,这似乎也注定了后世大、小雁塔在世人心中的不同地位。
荐福寺创建于唐文明元年(684年),位于朱雀大街东侧的开化坊内(今朱雀大街以东的友谊西路北侧一带),与皇城仅两坊之隔。仪凤年间,这里曾经是英王李显的王宅。后唐高宗死,太子李显即位,是为中宗。后来,武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幽于别所”,其旧宅也被用来修建了荐福寺。
荐福寺初名献福寺,是唐高宗逝后百日,宗室皇族为他“献福”而建立的寺院。武则天天授元年(690年)改称荐福寺,并由武则天御书荐福寺匾额。中宗复帝位后,重建荐福寺,扩大建筑规模,广植花草树木,使其“崇侈益甚”。
唐中宗以后,直到文宗时代结束,荐福寺在各位皇帝弘扬佛教的旗帜荫护下,仍然规模宏大,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到了唐武宗会昌年间灭佛之时,荐福寺虽然幸免于难,但仍被敕令只能留僧人二十人维持香火,这便成为唐代荐福寺走向衰败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