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北大教你:沉住气,才能得到胜利(1)
时刻记住,笑到最后才是胜利
北大箴言:
走运与倒霉,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两个绝对对立的概念。其实,两件事情是紧密联系,互相依存,互为因果的。
--季羡林
中国有一句成语:"匹夫之勇",专门用来形容一些沉不住气的人,一旦遇到别人的挑衅和责难,就会以"人争一口气,佛受一炷香"的思维,和对方一个劲地纠缠,甚至打斗,这样的话,只能称之为"莽夫"。因为,真正的竞争,不是一时三刻的,更不是脑门儿一热的争斗,真正的竞争,是一种长期性的拼能力、拼耐力、拼后劲的漫长斗争。就像跑马拉松,最后夺冠的,往往不是那个一起步就遥遥领先的人,而是在马拉松队伍中,不起眼、不惊人,可是内力十足、后劲充沛的人。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笑到最后才是胜利",因此,面对一时半会儿的高潮迭起和低谷盘旋,不必过于计较,目前你可能落后了,可是这不代表你会永远落后,你要争的,不是目前的成功,而是最后的胜利。因此,我们一定要沉得住气,禁得住打击,成为笑到最后的人。
任继愈是和张中行、季羡林齐名的"北大三老",他出生于山东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族。他自小离家求学问,在当时,整个家族的人都觉得他有点不可思议,富人的孩子,有家教老师,在家里的私塾好好学习便是了,为什么要离家?当时的兄弟姐妹都不离家,可是任继愈有自己的执着,就是忠于毕生渴求的知识。
终于,他在1934年,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北大哲学系,五年后又考入了西南联大的研究生学院,毕业后,他在1942年便已经回到北大哲学系任教了。这样的生活经历在我们看来是波澜不惊的,但其实,任继愈的人生内藏暗涌。因为,他修读的是哲学,告别了封建社会,进入民国时期,人们对哲学是有需求的,市场广阔。不过,任继愈并没有如当时的社会洪流一样,过于专注西方哲学,而是侧重宗教。
这个研究领域,在当时并不受欢迎,因为从新文化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大家都在倡导"无神论",凡事求科学,宗教总被人冠以旧封建社会的色彩。但是,任继愈不随波逐流,经历过20世纪最动荡年代的他了解到,世纪激荡的同时,人的价值、社会的发展方向以及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轨迹也是非常值得探索的。于是,他不管别人怎么说,也不管学者们怎么看,以超乎常人的兴趣和经历投入到神学、中国哲学中去,写出了《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中国道教史》《宗教大词典》等神学范畴的著作。并在北大致力推行宗教学科教育,筹建了国内第一个宗教研究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开创了大学宗教教育的先河。
最终,他的坚持为自己带来了成果,他的成就被毛泽东誉为"凤毛麟角"。
从任继愈的部分人生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时候,成就不是目前的、暂时的,要想最终成功,首先要有忠于自己的决心,学会沉得住气,醉心所想。或许,眼前有不少人比你成功,他们趾高气扬,他们不可一世,但这根本不重要。对我们来说,重要的不是过程中的成败、起点的高低,而是最后达到终点时的高度,只要我们能在将来胜过对方,比对方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只要我们能不争一时争一世,那样我们才能换取更大的成功。
而要做到这点,我们就要懂得坚守和沉着,运用"笑到最后才是胜利"的心态自我调节,为将来的动能迸发储蓄必备的能量。
北大行动指南:
1.训练自己的自制力
很多时候,"争强好胜"是将实力表露无遗的罪魁祸首。当然,实力的展示不是问题,关键在于一旦过于争强好胜,很容易坠入随心所欲的旋涡中,不能自拔,这样会容易使年轻人形成短视、好强、偏离既定规划的恶习。北大学子很清楚这一点,因此,他们对于自身自制力的训练和培养十分重视。他们懂得厚积薄发,不会为一时失意而失落挫败,也不会被一时的成功迷惑了双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定看风云,稳步迈向前,用暗里使劲的恒心博取最后的胜利是他们最终成功的秘诀。
2.不让"好胜"成为脱缰的马
正如上面所言,好胜容易使人迷失,使人穷极全力去追求不一定适合自己的胜利和目标,因此,北大学子在自制力培养的基础上,会全力压制自己的"好胜心"。当然,我们经常说,好胜有时候可能是一种动力,是融入竞争社会必备的能力,只有勇于胜利、渴求胜利,人才会变得不一样,这个说法不错。但是,好胜心的拿捏要非常好,讲求一个恰当的度。有好胜心是可以的,但是切忌让好胜心成为脱缰的马,任由好胜心支配自己的行为。
3.不必过于自负
自负,是对自我能力的一种肯定,有时候是驱动我们前进的催化剂。但是,在很多情况下,自负所引发的结果是不良的。因为自负,我们可能经不起一时的失败;因为自负,我们甚至无法容忍暂时性的落后。北大学子在这个点上做得很好,哪怕站在最高学府的地面上,他们依旧将自己看成是初生的牛犊、什么都不懂的空白海绵。因为他们知道,自负的人难以看淡得失,经不住风浪,过于自负容易使自己失去持续发展的动力,进而走入"不蒸馒头争口气"的循环中,终日自负地追求短暂赛果,忽略长远竞争规划,只能得不偿失。这样,自负便会成为阻碍自己前进的绊脚石,表面上虽然获胜了,崭露头角了,可是实际上却浪费了不少"内力"。
北大思考题:
一位北大中文系的退休老教授曾经在毕业答辩上,问了他自己的博士研究生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你觉得你的将来有没有希望?"
博士研究生大声地说:"我觉得我的未来充满希望。"
老教授笑了笑,一周之后,这个学生获得了老教授给予的"优秀"评级。
其实,这是一个心态的考验,如果觉得自己将来是一个未知数的,那么这个人可能会对自己的道路不明确;相反,如果学生觉得未来充满希望,那么他定必会在过程中满怀热忱地拼搏。所以,未来是否充满希望,关键不在未来本身,而是在于你对自己未来的预设,并且为之所付出的努力有多少。
学会理智地调控自己的一言一行
北大箴言:
不掩人之功,不掠人之美。
--邓广铭
生活中,大家都渴望成功,但是顺利站到金字塔顶峰的人少之又少,使人不禁思考,为什么成功者和平庸者之间有如此大的差距?其实,成功和平庸本是一步之遥,关键在于你是否懂得管理好自己。
管理好自己,你就有机会成功,但是管理不好自己,你成功的机会就微乎其微。因为,成功者必须具备诸多能力,如果连自己都管理不善,管理别人、管理事业就更加无从谈起。因此,想成功,想实现目标,我们首先要从自身抓起,管理好自己的一言一行,不为得失成败而撕心裂肺,不为一时成就而乐极生悲。
这是一个道理,更是一条死律,早在春秋时期,老子曾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说的是,我们如果战胜别人,那么只能说明我们有力量;相反,如果能战胜自己,我们才是真正的强者。战胜自己的表现有很多种,其中最首要的就是学会控制自己,让自己保持理性,让自己的一言一行合乎所想,不会失控。我们都是有情绪的人,面对失败我们会悲伤,面对气愤的事情我们会恼怒,面对短暂的成就我们会欢喜若狂,大家都一样,我们的大脑构造并没有什么不同,可是要想成功,就得在大家都拥有的常规反应下学会克制自己过激的情绪和行为。通俗一点讲,正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酒后胡言"。酒醉之后,意识薄弱,自制力变差,我们会胡言乱语,发泄自己当时的情绪,可是当我们酒醒之后,十有八九会为之悔青肠子。
对于别的言行也一样,哪怕不是在酒醉的情况下,很多时候一时冲动言语过激,行为过于急躁,产生的后果也是一样的。因此,为了避免在失去理性的时候做出让自己追悔莫及的举动,我们在生活中就要有意识地用理智调控自己的一言一行。
雷声,我国现役的著名击剑运动员,世锦赛冠军,同时还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学专业学生。
在伦敦奥运会上,他夺冠后摘下面罩高声呐喊的激情一幕,深深印在了广大观众的脑海中,或许,很多人会认为他是一位热情四射、斗志激昂的小伙子。不过,经常与他擦肩而过的北大学子都知道,其实,雷声在生活中是一个沉稳安静的普通学生。
在学习生活中,他懂得管理和处理自己的情绪。身兼北大学生和国家运动员两职的他,深深明白自己作为公众人物,一言一行既关系到北大形象,也关系到国家队形象,因此,他在文化课学习上,从不搞特殊。
曾有很多人认为雷声是混文凭、只挂个名的北大学生,殊不知,他是如假包换的优秀学子。大学期间,他从没有挂科记录,遇到自己不懂的科目,他没有退却,没有害怕,如果花在训练上的时间多了,他就熬夜补功课。比如,面对痛苦的高等数学,他虽然基础比较薄弱,却从来不会摆出学不学都行的姿态,反而更加用功,别的同学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以此激励自己更加努力。
别小看雷声的刻苦用功,其实这是一门必修的情绪课,每个人的命运不尽相同,有的人起点高,有的人起点低,起点高的人容易摆出"驾轻就熟"的老练姿态,而起点低的人很容易"自暴自弃",无论是哪一种,都是一种情绪,都会影响我们的言行。透过这些言行会折射出一个人的心态。
综上所述,雷声是具备优良心态的,面对薄弱的科目,他不会放弃,而是奋勇直追;而面对自己强项的运动科目,他也丝毫不骄傲,谦虚做人。哪怕是在获奖之后,面对同学们欣赏和羡慕的眼光,雷声依旧秉持平常心,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中力求淡然。
也许,并非每一个人都是世界冠军,也并非每一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引起万众瞩目,可是言行是我们表现自我水平和能力的最佳方式。因此,在成功之前,我们一定要学会管理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用理智去调控自己的言行。
北大行动指南:
1.生气的时候,缓三秒再说话
生活中素有"出口伤人"的说法,意思是,很多时候伤人的话好比暴力,甚至超越了暴力,会对别人造成伤害。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怒不可遏的时候,越是这种时候,我们的理性流失得越快,大脑一充血,嘴巴可能就会说出让人受伤的话语了。面对这种情况,后悔药是没有效的,要想避免这些语言暴力行为的发生,我们首先要懂得未雨绸缪,越是生气的时候,越要缓缓再说话。在北大情绪课上,北大学子学会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当你觉得生气的时候,先闭上嘴巴,缓三秒钟或以上再说话。别小看这三秒钟,这也许会成为你恢复理智的关键时刻。
2.学会忍耐,做事抱着平常心
在人生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不同的事情,不安的、愤怒的、哀愁的、不公的……面对不同的事件,我们心中的执念很容易一触即发,一时冲动会做出让自己后悔的"傻事"。北大学子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们懂得运用自己的平常心,学会忍耐。所谓"百忍成金",很多事情,其实只要我们忍一忍,待心情平复后再重新审视,我们就会发现当初的冲动是多么的可怕。
北大思考题:
一位北大老校友回母校餐馆,发现几个年轻的北大学子正结伴同行,准备外出旅游。老校友问了几个年轻人一个问题:假如你和朋友在森林中,无意中发现了一座建筑物,你会希望它是小木屋、大宫殿、坚实的城堡,还是普通的平民住家呢?
如果是你,你希望是什么?
A.选择小木屋的人,是充满浪漫情怀的,他们会宽容待人,对待事物会秉持一颗平常心;
B.选择宫殿的人,相对追求完美,遇到不满意的事情有可能会爆发脾气;
C.选择城堡的人,自我保护意识很强,遇到不称心的事容易冲动;
D.选择平民住家的人,相对功利,在事情发生的时候,他们能"见风使舵",善于调整自己去适应事物发展中的无尽变化。
100次跌倒,101次站起
北大箴言:
我认为,应当恐惧而恐惧者是正常的,应当恐惧而不恐惧者都是英雄。
--季羡林
学过溜冰的人都知道,如果不经历跌倒再爬起来、爬起来再跌倒的过程,是无法学会溜冰的。在生活和工作、学习当中也一样,我们总会遇到不同的困难,有解不开的数学谜题,有难以理解的文字游戏,也有各种不顺心和不如意。但是,如果我们摔倒了,怕被别人知道,就放弃的话,我们永远都学不会。
因为,一旦遇上了难题和挫折,我们不面对、不想办法克服,只是一味选择逃避的话,那么这道难题,永远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突破不了。爱默生曾经说过:"自古以来,成功的人身上都有一种特质,那就是面对困境时表现出的坚强意志,不管环境变得如何恶劣,不管身边有多少麻烦,他们都愿意面对和克服。"
事实就是这样,很多人都曾经跌倒,曾经陷在淤泥当中,难以自拔,如果我们不去挣扎,不重新振作的话,我们就会在淤泥中越陷越深。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面对困难,并全力克服它,克服了困难,重新站起来,你才会发现自己的潜能。
毕业之后去卖猪肉而闻名的北大毕业生陆步轩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人物。人们都认为,北大毕业等于平步青云,而陆步轩却偏偏是一个例外。
想当年,陆步轩还是以长安文科状元的优异成绩考入北大中文系的。当然,毕业之初,陆步轩也被不错的单位录用了,他被分配到长安柴油机厂工作,可是在厂内的工作犹如"温水泡青蛙",不死不活,没有太大的发展,只能填饱肚子。这与陆步轩的梦想距离甚远,原先踌躇满志的他,面对生活的平庸,感觉到落寞,到底是一辈子在工厂中安稳度日,还是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呢?
陆步轩最终选择了下海经商,他于1999年在长安开起了"眼镜肉店"。这是个不错的起步,可是在别人眼里,他有点糟蹋了北大的文凭。而陆步轩心里也不好受,他总觉得自己拿着北大的毕业证,沦落到长安街头卖猪肉是给母校抹黑了,哪怕是下海经商,也应该做点风光的行业。不过,陆步轩读的是中文,自己手头的资金也不充裕,要做大型的文化产业公司,或者做专业技术型的公司,恐怕是比登天还难。没办法,为了生计,陆步轩最终选择了开肉店,卖猪肉。
不过,哪怕是生意红火起来了,陆步轩的心里也从不踏实,开店几年,随着店面生意越做越好,他这个北大才子终究还是被媒体发现了。2003年,《南方都市报》就对他的经历做了详细报道,报道名为"北大才子街头卖肉",陆步轩的人生从此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将他的特殊身份进行主动代入。以往不了解他,都当他是普通的卖肉人,现在,由于媒体的报道,大家都知道他是北大毕业生,似乎都在用有色眼镜看他。
陆步轩一下子觉得自己对不住母校,也觉得脸面挂不住。经历了好些日子,他才接受了"北大才子街头卖肉"这个身份,一门心思地好好干,还打算开连锁猪肉店。不过,随着他的声名大噪,大家被他这份决心所感染,他最终被县政府的县志办录用,成为了县志办的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