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二章开学流程比买菜做饭麻烦多了
为了能专心的学习,何爱国把不满七岁的女儿送到市里的寄宿学校去了。吃住都在学校,只有星期五才接回来。孩子这样小,就要独立生活,何爱国的心中着实有许多的不舍和怜爱。但她细细一想,何尝不是对孩子的一种锻炼,自己从小就生活在父母的庇护下,缺少独立生活的机会,以致造成了她这个快人到中年的人对父母和家人还有一种依赖感。所以,在一个星期中,何爱国扮演妈妈角色只有星期六星期天这短短的两天时间,其余的时间便可以好好地放心做一个学生,过上单纯的学生生活。虽然这种生活她在十五年前就已曾经历过。但和那时相比,现在过得更惬意一些。
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是,何爱国住的不是学校狭窄的宿舍,她住在在本校当老师的弟弟家里。何爱国家中只有姐弟两个,两人从小就相亲相爱,感情很深。弟弟结婚后,和弟媳也相处得如同亲姐妹一样。母亲去世后,父亲也和他们一起生活。有亲爱的父亲和弟弟一家,她不用吃食堂有卖相但没营养的饭菜,能住独立的房间,可以洗舒服的热水澡,洗衣也有自动洗衣机代劳。这是她以前的那种单纯的学生生活所不能奢望的。因此,她仍然可以过着有亲人陪伴的幸福的家庭生活。与其说何爱国对三年学校生活的向往,还不如说她心中充满着对即将开始的与父亲和弟弟这些亲人再次生活在一起的奢求。
考上研究生已属不易,但何爱国认为,能看懂学校的入学流程的人也不简单。几张入学指南,她盯着研究了大半天才弄明白。明明只用几句中国口语就可以搞明白的事,偏偏要形成文字来测试中国人对母语的理解能力。这也不奇怪,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喜欢给自己找麻烦。上网填资料确实让人绞尽脑汁,每个项目必须按顺序填,上一步完成以后,才能进行下一步。何爱国没进学校之前,忙着就考和尽一个家庭主妇的责任,与电脑亲近的机会不多。让她着实费了一大通脑筋,自己搞不定时,把弟弟拉来帮忙才算了事。
填表以后,又是一大通入学前的准备工作。排队领教材,冒着大雨在开学典礼上聆听校领导的思想教育,一早饿着肚子到校医院体检,听上一届学生对学习的心得体会以及介绍他们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如此折腾,转眼就花去了近十天的时间。学校如此安排,意图比较明显,那就是每一个新入学者只有在思想和身体经过洗礼以后才能有资格成为一个研究生。这几天中,何爱国遇到过几个同专业的学生,但都没什么印象。只听说他们这个专业导师多,今年收的学生也多,打破了此专业的招生记录,一共有八个。八是一个带有财气又十分吉祥的数字,但愿我的研究生生活也过得如此顺利,何爱国在心中默默地为自己祈求和鼓劲。
学校的所有程序终于结束之后,就轮到学院了。听说学院的第一次会议就要与老师见面,何爱国不由得心中有些紧张。她是个做任何事情都会充分考虑的人,本来是下午三点开始的见面会,她在二点半就及不可耐地到了会议室的楼下。在九月午后的阳光下匆忙地行走半个小时,早把何爱国热得满头大汗。走进学院的一楼大厅,躲开了太阳的热情照耀,何爱国感到一下子凉爽了许多,仿佛钻进了清凉的空调房间。
离开会时间还早,大厅里里空空的,一个人也没有。门外树上的知了不知疲倦地叫嚷,使大厅显得更加寂静。倍觉凉爽的何爱国享受着这间屋子带给她舒适感觉,而平淡的个性和对这所大学的陌生感也使她不会成为进入会议室的第一个学生,她想待在这,等参加会议的人多一些时再一起上去。
说是大厅,其实并不大,只是一间四十来平方供上下楼的人来往穿梭的大屋。大厅中立着一块红底白字的醒目牌子,牌子上热情洋溢地写着“热烈欢迎新同学”这几个大字,落款是文史学院。右边墙边靠着几块展板,上面是对文史学院研究生各位导师的生平介绍。看得出,这几块展板是为今天的会议而特别设置的。何爱国饶有兴趣地走过去,认真地在上面寻找着自己专业导师的资料。何爱国对这所她将要就读的学校比较陌生,更不用说她对这些导师有多少了解了。就一般人来说,对于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的人,即使看了资料也没有印象。面对那几张正对她微笑的陌生面孔,何爱国忽然对他们无端地产生了歉意,她在心中暗暗地嘀咕:不知他们之中谁会不幸地成为我的导师,带我这个离开学校十几年,又跨专业的低智商学生。
正当何爱国暗自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中,没理由地为自己未来的导师嗟叹和怜惜的时候,她听到耳边有人轻轻地问“请问,研一学生的老师见面会是在这个四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