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子品评荀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学以致用

荀子曰:“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语出《荀子·儒效》)学习到了亲自实践这一步才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指导生活。学习知识如果不与实践相联系,即便学富五车,也只是知识的奴隶。况且,知识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检验、淘汰、补充和完善。

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荀子·儒效》

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

——语出《荀子·儒效》

一天,荀子的弟子毛亨问荀子:

“老师,我听说楚国有一个姓张的读书人,他讲书本知识时滔滔不绝,头头是道,然而,若让他去处理世事,他却显得十分迂腐。

“有一次,他得到一部关于水利方面的书,对书进行了一番苦读之后,认为自己能让所有土地变成良田,于是让人按照他的想法兴修水利。结果水从四面八方的渠道流进了村子,把整个村子都淹没了。

“老师,您说这是什么缘故呢?”

荀子微笑着说:“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即听到不如见到,即使表面上很渊博也一定出现谬误;看见了却不明白,即使记住了也一定错误。

我们的许多经验、知识都是似是而非的东西。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去鉴别呢?

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不听不如听,听到了不如看见了,看见了不如知道了,知道了不如实行它。学习到了亲自实践这一步才达到极高的境界。亲自去实践它,就能弄清事理。

换言之,知识只有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成为真知灼见,否则,只能像纸上谈兵的赵括一样,贻笑大方。

荀子的话发人深省,它嘲讽了那些只会死读书的读书人,这些书呆子不能对书本知识进行变通,不会进行思考,更别提学以致用了。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如果学而不会用,那么再好的知识也是一堆废物。

学以致用,不但能够培养能力,而且还能促进成长。学以致用是学习的另一个境界,要达到这个境界,就需要平时不断地锻炼自己,使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以致用的习惯。

吃古通今

战国时,赵国有一位大将名叫赵奢,是与廉颇、蔺相如齐名的大臣。因为战功显赫,被赵惠文王赐为“马服君”的称号。

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学习兵书,熟读兵法,与别人谈起打仗来,头头是道,谁也比不上他。甚至他父亲赵奢,也难不住他。可是,赵奢从不夸奖他,赵括的母亲觉得奇怪,就问赵奢:“儿子不是兵法不错吗?怎么没听过你夸奖他呢?”

赵奢回答说:“唉!你哪里知道呀,他是纸上谈兵,打仗是生死的较量,赵括把它说得太容易了!以后赵王不用他带兵还好,如果一旦让他带兵打仗,非把军队毁了不可!”

孝成王在位时,秦国和赵国在长平交战。那时赵奢已经死了。蔺相如重病在床,廉颇率兵迎敌,打退了几次秦兵的进攻之后,就坚守阵地,不再出战。这时秦国利用离间计,散布谣言:“秦国最怕的就是赵奢的儿子赵括当将军!”赵王听信了谣言,便派赵括代替廉颇。蔺相如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上奏赵王,反对赵括任将,他也知道赵括只是个纸上谈兵的秀才,不堪大用。

可是赵王主意已定,没有听从蔺相如的意见。

赵括的母亲也反对他领兵出征,赵王召见她,问道:“为什么不让你儿子当将军呢?”

赵括的母亲说:“从前赵奢为将军时,能与士卒同甘共苦,有了赏赐也能与人共享。可是赵括却使士卒畏惧他,军吏没有人敢仰头看他;有了钱财,买田置地,一点也不像他父亲,所以千万别派他去。”

赵王听了她的话,不以为然。赵括为将出征,改变了军规,更换了军吏,与秦兵交锋。他自恃才情很高,精通兵法,但他不过是熟读几句兵法的秀才,没有实战经验,又不能与士兵同甘共苦,沥淋血雨腥风。结局又能怎样呢?

秦军的大将白起,用了一个假装败退的小计策,引赵括上钩,然后从背后断了赵军的粮道。赵军四十多天得不到粮食,士卒大乱,皆无斗志,一仗大败,赵括丧命,损失了四十五万士兵。

老夫子点评: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在《冬夜读书示子》中对他的儿子进行劝勉:“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在于致用,否则学到的知识便是无用的东西。

链接共享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

——《荀子·儒效》

不听不如听,听到了不如看见了,看见了不如知道了,知道了不如实行它。学习到了亲自实践这一步才达到极高的境界。亲自去实践它,就能弄清事理,弄清了事理就成圣人了。

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荀子·儒效》

听到不如见到,即使表面上很渊博也一定出现谬误。看见了却不明白,即使记住了也一定错误。知道了却不实行,即使为人敦厚也一定陷于逆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