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九流全知道(超值金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章 佛教——了脱生死的不二法门(2)

苦,即人生存在的本质就是苦。它包括肉体和精神的痛苦,以及生命中永远无法满足的企望、追求,必然遭受的挫折,还有关于生存的焦虑。佛家将苦总结为八大类,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盛阴等。

集,即“苦”的根源。佛教认为,人生之所以充满痛苦,正因是“业”,即一个人过去或前世所想所为的积存;助因是“惑”,即各种烦恼的情绪。业又分为身、口、意三种;惑则有贪、嗔、痴、慢、疑、见六种。“业”和“惑”的结果,就是“苦”。

何业为重

阿难陀问:“身、口、意三业,何者为重?”世尊道:“意业为首,次口业,再次为身业。”只有意业清净,才能使身、口的举动言说端正,以利修习智德,培养健全的人格。只有抑制恶行、净化内心,才能建立人间净土、实现佛教理想。

灭。想要从世间诸苦中解脱出来,就要使烦恼永尽,就要断绝一切爱欲。这样才能达到一个清净超脱的境界——涅槃。涅槃,又名寂灭,是一种熄灭了一切烦恼,超越时空、生死的境界。《杂阿含经》中说:“一切烦恼永尽,是名涅槃。”

道,揭示了断灭业、惑,走向涅槃的方法。早期佛教有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它从身、口、意三个方面规范了佛教徒的日常思想行为,其中“正见”最重要,意为正确的见解,也就是笃信佛陀传授的教义。后来,八正道又被归纳为戒、定、慧“三学”。

戒、定、慧

戒,约束佛教徒的日常生活纪律,后发展为极其繁多复杂的佛教戒律。定,又称“禅定”,即摒除一切俗世杂念,集中精神冥想,从而逐渐领悟佛法。慧,即经过长期的修行,终于领悟佛法,达到不为外物所动的境界。

佛陀认为,有情众生是由“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五类现象组成的。

色,就是包括自身的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以及反映自身感受的色、声、香、味、触的五境。这是构成自我观念的物质要素。

受,就是身体的五根接触五境而产生的心理感受。“受蕴”有三类,即苦受、乐受和不苦不乐受。

想,由感触而变成接受的心理活动,例如与顺境接触所感到的欢欣快乐,或者与逆境接触所感到的悲苦,并且形成语言概念。

行,产生了苦乐感受的受取作用之后,接着产生的贪欲、嗔恶等心理活动,它特指思想中决定和支配人的行为的因素,如目的、筹划、决断、意志等。

识,指一切认识活动赖以发生的精神主体。早期佛教分“六识”,即眼、耳、鼻、舌、身、意。佛教认为,人的善恶行为,并非记在生死簿中,而是随时积储在各自的识蕴之中,再根据善恶的轻重类别,感受不同的生死果报。

既然人只是“五蕴”的聚合,而这“五蕴”都是空而不实的,而且在不断地生灭变化,也就是“五蕴皆空”了。这样,一切的爱欲和执著就没有了根据。

⊙理念——四法印与六道轮回

四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槃寂静。它们是四项印证佛教学说的标准,若合乎这四项标准就是真正的教法,反之则不是真正的教法。

众生有生就有死,器物有成就有坏,宇宙、人生的真相是迁流不息的转变、生灭不停,这便是诸行无常。诸行无常,意在引导众生领悟“空”的意义,达至不生不灭的境界,以离苦得乐。

无常苦空

无常,即宇宙间的一切现象有生必有灭,没有恒常的存在。人生虽然有短暂的快乐,但终会不由自主地坏灭和离散。如果人类惑于贪、嗔、痴,忙于追求五欲,便会形成三苦、八苦、无量诸苦。佛教认为,要想减少痛苦,只有证悟“缘起性空”,去除“人、法”二执,用无我的精神,向善的方面努力,去建立人间的净土。

诸法无我,其中所谓诸法,是指宇宙、人生中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相互依存的。离开了因缘和合,其性则空,这就是“诸法无我”。要做到“无我”,就要破除离开固执的成见,佛教称之为“我见”。

诸行无常与诸法无我,分别从“空”和“缘”两个角度阐述了佛性的真谛,是佛教宗教理念的核心所在。领悟这两个理念,对于佛教修行至关重要。

破除我见

我见,包括人我见、法我见。凡“有情”产生的“执见”,如我、人、众生、寿者等,属于“人我见”,又称我执;凡“法”产生的“执见”,如执、蕴、处、界等,属于“法我见”,又称法执。人、法二执,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缘散则离。

有漏皆苦,人们不明白世间和人生是“无常”“无我”的道理,产生贪欲、仇恨、愚昧偏见等烦恼心情,能使人丧失理性,就叫“漏”“毒”,在生死轮回中无法脱离烦恼的生命都是极痛苦的。

涅槃寂静,是佛教的理想境界。涅槃,意指烦恼之火已经熄灭,贪欲、嗔恚、愚痴以及由此产生的所有烦恼都灭尽,也就是达到完全解脱的自在境界。

缘起性空

佛教的缘起论认为,一切事物与现象皆由因缘和合而成,都受因果规律支配。凡存在的就是缘起,既是缘起其性就为“空”——没有独立自性。世间没有非缘起之物,也就没有非性空之物。所以,《心经》中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另外,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会在六道中循环往复,这就是佛教所说的轮回。所谓六道,指的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一、天道。转生在天界者称为“天人”,生活美满,寿数也长,无忧无虑,终生充满幸福欢乐。可是,当他们气数将尽,最终衰竭坠落之时,也是很痛苦的。

二、人道。人,即常人,有形体,有智慧,但一生都处于生老病死的苦海中。

三、阿修罗道。与天道的天人有相仿的寿数和地位,然而地位稍次于天道。阿修罗们不服气天道,往往与天人争斗不止,最后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四、畜生道,指猪牛羊等家畜及野兽之类的低等动物。投生于此道者,智力低下,生命短暂,互相残杀,弱肉强食,受人奴役,任人宰割买卖。

五、饿鬼道。道中饿鬼肚大颈细,口中喷火,终身受饥渴折磨。他们常看见清泉,赶至泉边时,水又变为火。传说太过吝啬、贪婪成性的人死后会堕入此道。

六、地狱道。地狱里有上刀山、下火海、割舌、挖眼等酷刑,分不同罪孽,受不同的惩罚。传说前世作恶多端的人会被打入地狱。

上述六道中,天、人、阿修罗为“三善道”,畜生、饿鬼、地狱则为“三恶道”。佛教认为,众生的善恶行为都会得到报应,修善的随福业而上升,作恶的随恶业而堕落,生生死死,在六道中轮回流转。只有修持佛法,才能跳出六道轮回。

⊙戒律——五戒、八戒、沙弥戒、具足戒

一个佛教徒首先要皈依佛、法、僧三宝,然后是持戒修行。佛教的戒律,按不同标准可分为大乘戒律、小乘戒律;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居土戒、比丘戒、比丘尼戒等。

五戒,又称在家戒,是佛教的根本戒律,所有佛教徒都要受持,具体如下。

一、不杀生。不杀害人、鸟、鱼、虫等一切生物,甚至连起杀意都不行。不过,对在家的信徒而言,不亲自杀生,只买已经被屠宰的牲畜,就不算破戒。

二、不与取。不与而自取,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财物,都叫做盗。所谓“不偷盗”,是不仅自己不去偷人家的东西,也不能教唆别人去偷盗,否则也是犯戒。

三、不邪淫。佛门弟子,出家的完全戒淫,在家的只是戒邪淫。“邪淫”指违反法律和道德准则的男女关系,或在不当的时间、场合发生性行为。

四、不妄语。不能随便乱说、乱写,虚伪夸张、借辞掩饰等,也都是不允许的。不仅自己不能乱说,也不能让别人乱说,甚至默认、点头、做手势也不可以。

五、不饮酒。佛教认为,饮酒会坏颜色、无威仪、损名誉、失智慧、致病、耗财、坠车、落水等。不饮酒则能使头脑清醒、信念坚定,有助于修行佛法。

佛法

佛法是十方三世诸佛超凡成佛的方法,有“教法”和“证法”之分。内容有三学(戒、定、慧)、三藏(经、律、论)、五论(因明、现观庄严、中观、具舍、律)。经典分显法经典(经、律、论)和密法经典(事、行、瑜伽、无上瑜伽等部)。

“八戒”也称“八关斋戒”,内容在“五戒”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以下三戒。

一、不装饰香花蔓,不使用香油涂身,不观赏歌舞娼伎。即不修饰打扮和观听歌舞。佛教之所以要强调这些,是担心信徒受到世俗的影响后,有了欲望的追求,而打乱正常的修行。

二、不睡、坐高广的大床。床,指供人睡觉的床,以及坐垫、板凳等。佛徒需要减少物质享受,追求精神的解脱,所以不睡、坐高大华丽的床。

三、不在非进食的时间进食。这是要求过了中午之后不能再进食。据说执行此戒后,可以身心轻爽,杂想妄念也会减少。

猪八戒

猪八戒,法号悟能,别名八戒。他本是天蓬元帅,会天罡三十六变身术,能腾云驾雾,善使九齿钉耙,却因醉酒戏嫦娥被玉帝贬到人间。谁料他又错投猪胎,生了个猪嘴猪脸。唐僧收他为二徒弟后,为让他戒五荤三厌,给他起名“八戒”。

沙弥戒,是在八戒上再增加“不非时食”“不持银钱”二戒。沙弥是梵文的音译,可意译为“永寂”,指息恶行慈、求取圆寂之道和涅槃之果。出家后不满20岁者就是沙弥或沙弥尼。此外,也允许已无法受比丘戒的老者受沙弥戒。

出家人到20岁时,正式受具足戒,成为僧人。其中,若犯淫、盗、奉、妄四戒,要被逐出佛门;若犯手淫、触摸女人的身体、诬陷好人等戒,则必须在僧众面前忏悔。此外,具足戒还包括僧人日常修行和生活的一些仪规,共达二三百条。

“戒”是佛教徒安身立命、修行解脱的基础。他们以戒律来约行为、砺身心,是断烦恼、达觉悟的基本途径。修持五戒者能使人不堕落,开始走上脱离轮回的道路;修持八戒、沙弥戒、具足戒等,则可使人广获善果,直至脱离生死轮回。

⊙观念——知恩报恩与转迷成悟

在人生观上,佛教倡导知恩报恩,反对忘恩负义。佛教认为,凡对己有恩的,都应念念不忘、设法报答,并认为主要有父母恩、国家恩、众生恩、佛恩等四恩。

在家庭里,最有恩惠的是父母,父母的养育和教导之恩,如高山大海。因此,对父母的孝敬、顺从、奉养,就是对父母恩惠的报答。

国家是我们生长的地方,也是父母、祖先生长的地方,我们的生命财产全靠国家的保护,所以我们应该以热爱国家、效忠国家来报答国家之恩典。

每个人的衣、食、住、行,都花费了别人的血汗,所有人都对我们有帮助。不仅人类,还有动物,如狗替我们看门,牛替我们耕田,甚至蚯蚓也在日夜不息地翻松土地。所以,一切众生都对我们有恩惠,我们应当爱护众生,报答众生。

在佛教看来,以上三种恩惠,从家庭到国家,再到世界、宇宙,虽然有着亲疏、范围的广狭,但都是对“肉体生命”的恩惠。只有佛恩,才是对我们“精神生命”上的大恩典,佛帮我们认识真理、懂得做人之道,所以人应信佛、敬佛。

因果报应

佛教以缘起的存在去指示人生,善的因缘得乐,恶的因缘得苦,因而鼓励人们努力去以实际行动改恶从善,转苦得乐,去谋取人生的幸福。

成佛在于转迷成悟,“知恩报恩”是“成悟”的表现。“悟”就是不迷,“不迷”是圣者;“不悟”就是凡夫,“凡夫”是愚者。因此,报恩也就成为信佛之人的责任。据载,地藏菩萨曾发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能悟出“离苦得乐”的真谛,才有可能脱凡成佛。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住难容身、行无舟车等,都是物质缺少带来的痛苦。精神的痛苦则来自欲望,没有金钱想金钱,有了金钱想做官,有了官做想长命……终归是幻梦一场,一切成空。

佛教追求离苦得乐,就是教导人们转迷成悟,不要自寻烦恼,用清心寡欲解结去缚,对于世间一切事物都应看得透彻,不争不执;如果再依照戒、定、慧的法道修行,则能为自己解除痛苦,寻求快乐;而且还能帮助一切众生排难解忧。

根据修行者的思想层次和方便法门,佛法分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前两乘是小乘,后一乘是大乘。追求自己的大幸福或出世解脱的属小乘,发慈悲利他菩提心、行利众菩萨行的属大乘。

自度与度人

大乘度人,能运载无量众生从生死苦恼的此岸到达觉悟解脱的彼岸。小乘自度,修小乘者常是只顾自己解脱的“自了汉”,因而只可运载少量众生到达彼岸。

⊙礼仪——合十、问讯、礼拜

佛教传入中土后,一些传统仪式和仪规也随着传入,在以后漫长的发展中,又逐渐增入一些中国特有的仪式,有些仪式还传入民间,成了百姓的日常习俗。

佛教七众弟子,即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从一开始皈依佛门,就要对行为举止进行调整,而且在不同的阶段,应遵守不同的规矩,从“三皈五戒”直到“三千威仪,八万细行”。

在日常生活中,佛门弟子普遍要遵守行为规范,主要有24条,即:敬佛、敬法、敬僧、居庵、事师、事亲、居家、待客、读书、为官、经商、务农、司工、作务、礼诵、坐禅、受食、睡眠、入众、看病、寂居、出外、务丧、住禅堂等。

皈依三宝

皈依佛、法、僧三宝后,才算真正的佛门弟子。佛是天中之天,圣中之圣,三界导师,四生慈父。法,是经律论三藏,戒定慧三学法门,能令众生,返妄归真,转凡成圣。僧,是如法修持,以戒为师,弘宗演教,人天眼目,为世福田。

一般信众,对佛教有好感,也相信佛教教义,但不是正式的佛教徒。他们到寺庙里去,虽不用像佛教徒那样严格遵守仪规,但为了礼貌起见,也应注意自己的行仪,包括:入寺、进门、请教、称呼、合掌、问讯、烧香、拜佛、观赏、听经、法会(浴佛、普佛、课诵、忌日、朔望、拜忏、焰口、水陆)、用餐、如厕等。

合十,又称为合掌,即两掌相合,十指相并,平胸端直,集中心思,表示恭敬礼拜。合十是佛教沿用的印度古礼,古印度人认为右手神圣,左手不净,常区分使用两手;而两手相合,则表示神圣一面与不净一面的融合,表示返本还原。

问讯,是敬礼法之一,原是向师长、尊上合掌曲躬,请问其起居是否安康。问“是否少恼少患”,称为问讯身;问“安乐否”,称为问讯心。问讯时,两手相屈,曲腰至膝,操手下去,合掌上来,两手拱齐眉。佛教徒常以问讯结束拜佛。

礼拜,就是合掌叩头表示恭敬。这是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示尊敬的意思。从广义上讲,礼拜的对象并不限于佛,对佛塔或长老、和尚等,均可以用礼拜来表达恭敬。但是,如果要拜的人正在剃发、说法或进食等,则不应该进行礼拜。

五体投地

也称五轮投地。“五体”(或称五轮)指两肘、两膝和头。五体都着地,为佛教的最高礼节。先正立合掌,然后右手撩衣,接着膝着地,接着两肘着地,接着头着地,最后两手掌翻上承尊者之足。礼毕,起顶头,收两肘,收两膝,起立。

如果到大殿拜佛,应该注意蒲团的位置,如供桌前的拜垫,是准备给拈香者使用的;中间的大蒲团,是主法者或方丈使用的,一般人不宜擅用,可以使用靠边的拜垫;或者不用拜垫就地而拜,这样更能表示对佛的恭敬。

■ 外来佛教的中国本土化之路 ■

任何一种信仰或思想来到中国,它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造自我,适应中国的人文环境,否则便难以立足,佛教也不例外。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适应了中国的环境,成功地与中国的民俗、生活方式融合,才得以扎根、成长、壮大。同时,佛教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文化。

⊙佛教汉化——入乡随俗以求生存

任何一种信仰或思想来到中国,它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造自我,以适应中国的人文环境,否则便难以立足,佛教也不例外。

佛教传入中国后,曾一度被视为“入国而破国,入家而破家,入身而破身”的洪水猛兽。因为它不愿服从中国的纲常伦理的管束,坚持认为僧人是方外之宾,即便见了君王也可以不跪拜。这让中国的封建卫道士极为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