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智慧(大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周易》的结构

一言以蔽之,今本《周易》的全部内容不过包括“经”、“传”两部分。理清《周易》的内容,您就不会觉得此书繁杂万端,难以阅读。

§§§第一节《周易》的内容

一、六十四卦的卦形符号

谈到《周易》的六十四卦,不能不先叙及“八卦”;叙及“八卦”,又不能不先推述“阴阳”概念。不论是八卦,还是六十四卦,均由“阴”、“阳”两种符号组合而成。《周易》的“阴”、“阳”符号,分别呈中断的与相连的线条形状,其式如下:

【插图】“阴”、“阳”符号《易经的智慧》135页

古人用这两种符号代表“阴”、“阳”,其所喻示的事物包罗万象。在古人心目中,寒暑、日月、男女、昼夜、表里、正反、胜负、黑白等等,均属阴阳范畴。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倘若创造阴阳符号的那位远古圣人奇迹般地活到现在,懂得今天阴电、阳电,正极、负极,正数、负数等物理、数学概念,他也一定会将之纳入这两种符号的象征类例中去。

此后,古人将这两种符号三迭而成八种不同形状的三划线条组合体,构成不同的卦形,命为不同的卦名,并拟取不同的象征物,这就是“八卦”。

【插图】八卦14页

八卦各具特定的象征意义,即:乾之义为“健”,坤之义为“顺”,震之义为“动”,巽(xùn)之义为“入”,坎之义为“陷”,离之义为“丽”(附着),艮之义为“止”,兑之义为“说”(即悦)。八卦所含这八种象征意义基本不变,但各卦的象征物除了上图所列八种主要物象之外,尚可依类博取。

易象是十分有趣的象征思维,是古人哲学智慧的形象性展示。关于八卦象征的产生背景,《易·系辞传》曾作过明确的揭示:“古者包(通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可见,圣人创作卦象,是经过全方位观察的一件极为慎重的事情,有其内在的象征依据,并非是想当然而为之。

由于八卦的象征旨趣在六十四卦大义中得到反复印证,因此,理解、熟悉八卦的构成形态与名义,是探讨《周易》的第一层阶梯。当然,要记住这八个复杂的卦形并不容易,好在朱熹《周易本义》卷首载有一首《八卦取象歌》说:

乾三连(),坤六断();

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

兑上缺(),巽下断()。

这八句,把八卦的卦形特点讲述得十分明白易懂,它说:乾卦是三条完整相连的线组成,坤卦是断为六截的短线组成;震卦像仰放的罐盂,艮卦像覆置的盆碗;离卦中线虚亏,坎卦中线完整;兑卦上线缺口,巽卦下线中断。根据数学的组合排列原理,两种符号(、)三迭所成的结果,只能出现这八种卦式。而《周易本义》附载这首歌诀,能帮助初读《周易》者熟记八卦的卦形。

古人又将八卦两两组合,于是产生了六十四种不同形状的六划线组合体,即“六十四卦”(也称“别卦”)。每卦中居下的三划称“下卦”(或“内卦”),居上的三划称“上卦”(或“外卦”)。六十四卦各有各的卦名及所喻示的象征涵义。其中相同卦象组合而成的卦,仍以其本名为卦名,如两乾相重,仍名为乾卦(),拟取天体运行不止之象,喻示开创万物的“阳刚元气”的发展规律;凡八卦交错重成之卦,则别取一名,如坤下离上相重,则为“晋”卦(),拟取火在地上、如日升起之象,喻示事物“晋长”之时的情状。六十四卦的出现,其最重大的作用是:形成了《周易》以阴阳线条为核心,以八卦物象为基础的完整的符号象征体系。

六十四卦的每一卦,皆有六条线条,这些线条被称为“爻”。六十四卦共有三百八十四爻。其中阳爻()均以数字“九”代表,阴爻()均以数字“六”代表。因此,《周易》所言“九”,皆指阳爻;所言“六”,皆指阴爻。每卦六划,又有高低不等的“爻位”,自下而上,分别称为“初爻”、“二爻”、“三爻”、“四位”、“五位”、“上位”。于是,各卦凡是阳爻(九)居此六位者,依次称“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凡是阴爻(六)居此六位者,依次称“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这里试举《乾》、《坤》两卦为例,借以展示每卦中阴阳爻位的名称及下卦、上卦的程序:

乾卦

坤卦

为什么六十四卦中每卦六爻位序均自下而上排次呢?前人解释说:这是《易》气从下生的原理。此说颇有理趣,只要我们观察到一切事物均是从小及大、由低渐高、自幼而壮的发展情实,则必然对《易》卦爻序的这种排列叹为精确合理了。

谈到这里,六十四卦卦形的要点已大略涉及,而必须强调指出的是:六十四卦的构成,以八卦为基础;八卦的产生,又以阴阳爻划为根底。因此,阴阳两爻,实属《周易》六十四卦符号系统的内核。或者说,阴阳理念是《周易》象征哲学的高度浓缩。

二、六十四卦的卦爻辞

《周易》“经”部分的另一方面重要内容,是六十四卦的卦辞以及诸卦各爻的爻辞。卦爻辞分别表明各卦各爻的寓意。卦辞每卦一则,总括全卦大意;爻辞每爻一则,揭示该爻旨趣。《周易》共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故相应的有六十四则卦辞、三百八十四则爻辞,因《乾》、《坤》两卦分别多出“用九”、“用六”文辞,故若将之合入爻辞计算有三百八十六则文辞。

卦爻辞的出现,有两大意义:

其一,使《周易》“经”部分成为卦形符号与语言文字有机结合的一部特殊的哲学著作。本来,仅有六十四卦符号,不过是一套自成象征体系的图案而已;加入文字,图文参证,则使之具备哲理书籍的规模。

其二,使“易象”从隐晦的符号暗示,发展为用文字表述的、带有一定文学性的象征形象。如果仅凭卦爻符号,一卦一爻的内在含义未能显明;有了卦辞、爻辞的说明,则卦爻的象征意义就获得文字形式的喻示,便于读者理解。

卦爻辞的基本特色是“假象喻意”,即借用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物象,通过文字的具体表述,使卦形、爻形内涵的象征旨趣更为鲜明生动。如“中孚”卦:

卦名“中孚”的意思是“中心诚信”,九二爻以阳居下卦第二位,与上卦九五真诚相应,象征笃实诚信的“君子”,故爻辞用譬喻性语言说道:“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意思是:“鹤鸟在山阴鸣唱,其子声声应和;我有一壶美酒,愿与你共饮同乐。”这些拟取生动的事象、物象来说明卦义、爻义的文辞,称为“拟象辞”。拟象辞中有不少是用韵文写成的,如上引一则甚至采用了“比兴”的手法。所以宋代陈骙《文则》认为《周易》的文辞像诗歌,并说有些卦爻辞足以与《诗经》相媲美,这是很正确的说法。

卦爻辞的另一方面特色,是常用“吉”、“凶”、“利”、“贞”、“无咎”等词来表示该卦该爻所寓含的对事物、现象或褒或贬的义理。这些揭示利弊之词,称为“占验辞”。占验辞在《周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中出现至多,《周易》经文因之带有浓厚的卜筮色彩。

《周易》六十四卦经文有一定的编排次序,前三十卦(自“乾”卦到“离”卦)为“上经”,后三十四卦(自“咸”卦至“未济”卦)为“下经”。因此,当卦爻辞撰成之后,一部兼具卦形和文辞两大要素的独特的古代哲学专著——《周易》,终于以完整的面目、严密的体系出现于世,流传不衰。

§§§第二节《易传》的内容

易传为后世统称,即解经之作,包括《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传》、《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七种十篇。这十篇的创作宗旨,均在解说“经文”大义,犹如“经”之羽翼,故汉代人合称之为“十翼”。

一、《彖传》(上下篇)

《彖传》随上下经分为上下两篇,共六十四节,分释六十四卦卦名、卦辞及一卦大旨。“彖”字之义,犹言“断”,谓“断定一卦之义”。《彖传》阐释卦名、卦辞、卦义的体例,往往取上下卦象、主要爻象为说,多能指明每卦中的为主之爻,而以简约明了之文字论断该卦主旨。

二、《象传》(上下篇)

《象传》也随上下经分为上下两篇,阐释各卦的卦象及各爻的爻象。其中释卦象者每卦一则,共六十四则,称《大象传》,多取“君子”之义以推衍每卦的卦象旨趣,对后代影响至深。如《乾》卦的《大象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的《大象传》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皆成为千古流传的警策之语。释爻象者每爻一则,共三百八十四则,《乾》、《坤》两卦多出“用九”、“用六”文辞之象,若合计入,即有三百八十六则文辞,称《小象传》。

“象”字之义,犹言“形象”、“象征”。《大象传》的体例,是先释每卦上下象相重之旨,然后从重卦的卦象中推衍出切近人事的象征意义,文辞多取“君子”的言行、道德为喻。如《损》卦()的《大象传》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即表明该卦上艮()为山、下兑()为泽,有“损泽益山”、“损下益上”之象,君子当效法此象,时时惩戒愤怒、抑止邪欲、自损不善。其他诸卦《大象传》的义例,无不如是。《小象传》的体例,是根据每爻的性质、处位特点,分析爻义吉凶利弊之所以然。如《明夷》卦()六二爻《小象传》曰:“六二之吉,顺以则也”,即指明此爻柔顺中正,遵循法则,故获吉祥。其他诸爻《小象传》义例亦均类此。

《象传》以言简意赅的文辞,逐卦逐爻地解说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立象所在,使《周易》经文的象征意趣有了比较整齐划一的阐说。

三、《文言传》

《文言传》分前后两节,分别解说“乾”、“坤”两卦的象征意旨,故前节称《乾文言》,后节称《坤文言》。《文言》两字之义,即谓“文饰‘乾’‘坤’两卦之言”。《文言传》所阐发《乾》、《坤》两卦的卦辞与爻辞的意义,是在这两卦《彖传》、《象传》的基础上作出进一步的拓展,故其文意至为深刻详明而广为引申旁通。

四、《系辞传》(上下篇)

《系辞传》因其篇幅较长,分为上下两篇,前篇称《系辞上传》,后篇称《系辞下传》。“系辞”两字的名义,本指在六十四卦的卦爻符号下撰系文字,以成卦辞、爻辞,故亦为卦爻辞之别称;但作为《易传》的一种,其意则是申说六十四卦经文要领,条贯卦爻辞之基本义理。因此,《系辞传》可视为早期的《易》义通论。简言之,《系辞传》的本质意义,在于抒发《易》理之深微,展示读《易》之范例。

五、《说卦传》

《说卦传》是阐说八卦取象大例的专论。全文先追述作《易》者用“蓍(音师)草”演卦之历史;再申言八卦的两种排列方位(宋代人称为“先天”、“后天”方位);然后集中说明八卦的取象特点,并广引众多象例,是今天理解、探讨《易》象产生及推展的重要数据。其中言及八卦的最基本象例: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为木),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八种象征意义:乾健,坤顺,震动,巽入,坎陷,离丽(附着),艮止,兑说(悦)。这在《周易》六十四卦象征义理中几乎是每卦必用的象喻条例,对于明确《周易》卦形符号的构成原理,具有不可忽视的参考价値。

六、《序卦传》

《序卦传》旨在说明《周易》六十四卦的编排次序,揭示诸卦相承相受的意义。全文分两段:前段叙上经《乾》至《离》三十卦次序,后段叙下经《咸》至《未济》三十四卦次序。这种卦序,显然是相沿已久的;而文中所明各卦相次依承的意义,含有事物向正面发展或向反面转化的辩证观点。可以说,《序卦传》是一篇颇具哲理深度的六十四卦推衍纲要。

七、《杂卦传》

《杂卦传》之名,犹言“杂糅众卦,错综其义”,即打散《序卦传》所揭示的卦序,把六十四卦重新排成三十二组两两对举,同时以精要的语言概括卦旨。这种“错”、“综”现象,是六十四卦符号形式的重要特征。从《杂卦传》一文,可以窥探出该传作者对《周易》卦形结构的进一步认识,其哲学意义在于表明事物的发展在正反相对的因素中体现其变化规律。

还应当指出,《易传》七种原来都是单独刊行,后来被合入六十四卦与经文并行,合编本影响极为广泛,使《易传》提高到与“经”并驾齐驱的地位。因此广义的《周易》,兼含“经”、“传”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