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揭秘常见异常心理(3)
人生在世,不会总是一帆风顺,难免会碰到不顺心不如意的事情,遇到形形色色真真假假的问题,也就必然会有喜有忧有得有失。人,要有点精神,要有所追求,要有精神支柱,要有一种献身精神。“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这就要求人们要面对现实,面对生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遇到什么问题,都应该沉着冷静,保持良好的心理,实事求是地应对一切。人老了,退休了,还可奉献余热;下岗了,再求职,作为人生拼搏的第二起点;工作受到挫折,投资失败了,要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审时度势,东山再起,将其视为成功的“奠基石”。总之,不要灰心,不要气馁,充实自我,战胜空虚,就一定能迎来精神和事业上的光明。
有人说,一个人的躯体好比一辆汽车,你自己便是这辆汽车的驾驶员,如果你整天无所事事,空虚无聊,没有理想,没有追求,那么,你就会根本不知道驾驶的方向,就不知道这辆车要驶向何方,这辆车也就必定会出故障,会熄火的,这将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三)解决之道
1.及时调整生活目标
空虚心态往往是在两种情况下出现的。一是胸无大志;二是目标不切实际,使自己因难以实现目标而失去动力。因此,摆脱空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生活目标,从而调动自己的潜力,充实生活内容。
2.要有一定的志向
有志向才会有追求和拼搏,才会体验到拼搏的乐趣和成就感,才会珍惜生命。但是要注意志向的现实性:志向太低了无需努力,也不会去努力;志向太高了难以奋斗,也无从奋斗,到头来仍然是没有努力和奋斗,空虚度日。所以志向一定要与自身的实际能力相符合。
3.要改变懒散习惯
因为懒散,不想有所追求,无所事事或不愿事事,就会胡思乱想、寻求消极刺激,自然空虚。因此要在生活中消除不切实际的幻想,逐渐养成勤劳的习惯,从劳作中获得乐趣,心灵才会充实而不空虚。
4.求得朋友支持
当一个人失意或徘徊之时,特别需要有人给以力量和支持,予以同情和理解。只有在获得很多人支持时,你才不会感到空虚和寂寞。
5.读几本好书
读书是填补空虚的良方。读书能使人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使人从寂寞与空虚中解脱出来。读书越多,知识越丰富,生活也就越充实。
6.忘我地工作
劳动是摆脱空虚极好的办法。当一个人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工作时,就会忘却空虚带来的痛苦与烦恼,并从工作中看到自身的社会价值,使人生充满希望。
7.转移目标
当某一种目标难以实现,受到阻碍时,不妨转移目标,如除了学习或工作以外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绘画、书法、打球等),使困扰的心平静下来。当有了新乐趣后,就会产生新的追求,有了新的追求就会逐渐完成生活内容的调整,并从空虚状态中解脱出来,去迎接丰富多彩的生活。
8.要多与人交往
与人交往,相互启示、相互激励、相互帮助,心灵将受到熏陶和充实。但要注意,交际对象不能也是空虚者。这样的人只能使自己更加空虚,甚至造成不良的后果。
(四)测试
你有空虚心理吗
你对目前的生活满足吗?你的精神生活充实吗?请坦率回答。符合自己情况的画√,反之画×。
1. 不大和友人交往。( )
2. 没什么特殊的爱好。( )
3. 不大喜欢单位(学校)的领导(老师)和同事(同学)。( )
4. 经常与其他家庭成员发生口角。( )
5. 吃饭时不感到愉悦。( )
6. 对工作(学习)感觉很痛苦。( )
7. 常常一有钱便购买想要的东西。( )
8. 对将来并不怎么乐观。( )
9. 无论干什么都不值得高兴。( )
10. 不大希望受到别人的重视。( )
11. 经常埋怨单位(学校)离家太远。( )
12. 虽然生活不错,却不大快活。( )
13. 常常因零钱少而感到不满。( )
14. 常常想改变目前的工作单位(学校)。( )
15. 认为各方面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 )
评分分析:
“×”计1分。积分0~2、3~5、6~9、10~13、14~15,则空虚度为高、较高、一般、较低、低。
6~9分以下,生活充实度不够,比较空虚。对生活和工作多有不满,难以感觉到生活的乐趣。但因态度坦诚,从而表明这种人具有改变生活、工作现状的愿望。有这种愿望还应认真分析不满的原因,并应积极想办法加以解决。
6~9分以上,对生活工作现状满意,精神上较充实,往往生活态度乐观,充满热情。但如果答题时不够诚实,则说明对生活、工作中的种种不满被隐瞒了起来,也许这种人没有改变这种现状的愿望,因此很难自我改善。
吝啬:一花钱,我就心痛
(一)问题描述
老章早就过了不惑之年,经过多年的努力,家境宽裕,但他非常吝啬,对家人与亲戚都舍不得做任何花费,家里很少买好吃的,连孩子都很难添上一件新衣服,甚至住在乡下的老母亲来了都得不到款待。老章是罕见的“极端吝啬”,不管对谁,包括对自己,可以说是全方位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吝啬危及到老章的人际关系和个人生活。事实上,对于它的危害,章先生是从心底里深恶痛绝的。他也曾几度下决心想改掉这个毛病,但就是没有这个力量,这似乎应了那句老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在身边的人强烈表达不满的同时,老章自己也非常痛苦。
(二)问题分析
吝啬,俗称小气,“一毛不拔”,是一种不正常的心态和行为。《三国志·魏志之曹洪传》曰:“始洪家富而性吝啬。”《颜氏家训·治家》曰:“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可见吝啬是一种有能力资助或帮助他人,却不肯付诸于行动的行为。
吝啬一种极端自私的表现。其实任何人都有自私的一面,不为自己打算的人很少,但通常在人际交往中,要做到公私兼顾并不困难。所谓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人敬你一分,你回敬三分,这当然好,回敬一分,也不为过。如果尽想让人敬你,而你不回敬,这就会遭到“吝啬”的评价。吝啬的价值观是很明确的,尤其是对金钱、财富的一毛不拔。有的吝啬者往往很会算计,自己尽可能少付出,多获得。
有些吝啬者,知道这样不好,有损于人际关系,因此采取不付出,也不接受别人的恩赐,只让别人求我,我不求人的策略。其实这两种情况都是孤立自己,是不利于社会生存的习性。有人明白这样不好,但一遇到付出时就情不自禁地吝啬起来,显得处处小气不大方。而有人不明白,甚至以为这是应该的为人之道。既不以此为羞,也从不理会他人的议论。无论是明白不明白,那不过是认识上的差距,但这种行为的影响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明白人”自责自疚的心理多些,“不明白的人”落得个安逸,我行我素。
单就吝啬而言,不能构成一种病,无论是心理病还是精神病中都不存在什么“吝啬症”之说,但如作为某种病的表现还是可能的。如精神病中的偏执病可能有极度吝啬的表现,特别是脑器质病者,也有此情况发生,但他们根本没有自知,吝啬是受病态妄想所支配的。人们常说被什么事冲昏了头脑,所谓冲昏头脑,就是意识变得狭窄起来,在该人的思想里只有自己的利益,只知道收获,而付出是一种痛苦,甚至是很大的痛苦。有一部外国小说,描写主人公的吝啬,生怕柜里的酒被人喝掉,于是把一瓶毒酒放在酒柜中。没想到在急剧愤怒时,以酒压愁,自己误服了毒酒而身亡。这个故事就证明了吝啬者的意识是狭窄的。
在心理症中,有没有强迫吝啬?按照心理学原理是可以有的,因为强迫症的概念明确指出,本人不愿有这种想法或行为,但他无法控制住这种想法和行为,并为这些想法和行为而十分痛苦不安。如强迫想些下流的事,强迫数数,强迫洗手等。如何判断你的吝啬是不是强迫症,除此一条概念外,还要根据其他条件特别是性格基础来定。一般说来,凡患强迫症的人,其人格多有优柔寡断、循规蹈矩、生活刻板单调、情感比较贫乏、守旧拘谨、教条审慎等特点,如果你自己也解释不出自己为什么这样吝啬,并为吝啬而自责自贬乃至深恶痛绝时,还是请您去看看心理医生为好,如果真是强迫症,做些必要的分析治疗或许能有所改善。
(三)解决之道
1.正确认识吝啬
要想改掉吝啬的不良心理,首先要对吝啬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人在生活工作中不可能只是自己一个人,人的生活固然需要金钱,但是更需要的是别人的关爱,需要亲人、爱情和友谊。过于吝啬和冷漠只能让你失去朋友和亲人,变成孤家寡人。到了那个时候,就算你拥有一大堆的金钱,又有什么意思呢?没有人和你分享,快乐也变得暗淡无光。而且,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什么都能用金钱解决的。今天你帮助别人,明天当你有了困难的时候,别人也会来帮助你。人与人之间的友爱是最值得去追求的东西。
2.从小事做起
先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先帮助自己的亲人和朋友,这样不仅能够帮助摆脱吝啬的心理,还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和亲人朋友之间紧张的气氛,让他们对你有新的认识和看法,从而拉近你们之间的距离,让你们重新恢复良好的亲情和友谊。
3.乐善好施
传统宗教中教导人们要乐善好施,多帮助困难的人,需要资助的人,可以为自己积累公德,并提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妨听听宗教中的教诲,做一个乐善好施的人,摆脱吝啬心理。
(四)测试
你有吝啬心理吗?
对下面的问题回答“是”或“否”
1. 非常计较个人的得失,遇事总怕自己吃亏。
2. 非常看重自己的财富与利益。
3. 为了既得利益,可以六亲不认,对别人的苦楚显得冷漠无情,毫无怜悯之心,甚至落井下石。
4. 很少参与社会活动,也不关心周围的事物。
5. 不愿帮助别人,因此很少有知心朋友。
6. 可以大慷公家之慨,对个人利益却丝毫不能让步,总是高估人家低估自己,永不知足,因而也具有贪婪之心。
7. 和朋友一起外出吃饭时,从不主动抢先要求付账。
8. 经常苛求自己和他人,不愿为他人甚至自己的亲人白花一分钱。
9. 很少逛街买东西。
10. 丢失一点财物,就会愁苦好些日子。
评分分析:答“是”得2分,答“否”得1分。
如果得分在8~20分之间,你有强烈的吝啬心理;得分在2~8分之间,你只有轻微的吝啬心理;得分在2分以下,你没有吝啬心理。
(五)趣味测试:
从猴子看你的吝啬度个性测试
假如一天你看到一只猴子从树上跌下来,虽然有点奇怪,但你认为猴子哪部分会先着地?
A. 头 B. 臀部 C. 脚 D. 手
评析:
选A是绝对不肯吃亏型,因为头是身体最重要的部分。这类人不论是与朋友一起吃饭或跟人合作做任何事,到分账的时候,连一块钱也会斤斤计较,是个非常吝啬的人。
选B对金钱反应迟钝,只要是朋友开心,就毫不考虑地一掷千金,因为这种性格,吝啬与你无缘,而朋友却视你为大好人。
选C是比较安心的方法,因为即使受伤,伤势也很轻微。选这个答案的,可能是个慎重的人,虽然小气,可是怕人讲闲话,偶然也会表现自己不太吝啬的一面。
选D脑筋转得很快,能干而少吃亏,是那种与朋友一起吃饭会想尽办法不用付款的人,小气程度亦相对地高一些。
虚荣:不拥有那些好东西,我会受不了
(一)问题描述
生于小康之家的大郭工作能力不错,虚荣心很强,在单位没什么人缘。今年春天,大郭辞去了原来的工作,开始了新一轮的求职之路。由于一般大学的本科学历让他觉得没面子,于是在校园附近花200元买了一个“北京大学”的假文凭,并凭此混进了一家大公司,四处吹嘘他是北大学子。北京大学毕业生还是比较显眼的,大郭过了一阵子春风得意的日子。但很快,公司内部组织的同学聚会就让大郭像白蛇娘子喝了“雄黄酒”——现原形了。从此,大郭在公司里狼狈不堪,被迫在周围同事的暧昧眼光中离开了。
(二)问题分析
虚荣心是以不适当的虚假方式来保护自己自尊心的一种心理状态,指一个人借用外在的、表面的或他人的荣光来弥补自己内在的、实质的不足,以赢得别人和社会的注意与尊重。是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简单地说,所谓虚荣心就是扭曲了的自尊心。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具有虚荣心,虚荣心理是一种很复杂的心理现象。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曾经这样说过:“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
虚荣心强的人喜欢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昔日的荣耀经历或今日的辉煌业绩,他们或夸夸其谈,肆意吹嘘,或哗众取宠,故弄玄虚,自己办不到的事偏说能办到,自己不懂的事偏要装懂,一切为了提高自己。虚荣心强的人喜欢炫耀有名有地位的亲朋好友,希图借助他人的荣光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而对于那些无名无份、地位“卑微”的亲朋则避而不谈,甚至唯恐避之而不及。
人为什么会产生虚荣心呢?这与人的需要有关。人类的需要有很多种,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等。一个人的需要超过了自己的担负能力,就会想通过不适当的手段来达到自尊心的满足,这就产生了虚荣心。虚荣者在虚荣心的驱使下,往往只追求面子上的好看,不顾现实条件,最后造成危害。有时甚至产生犯罪动机,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虚荣者的内心其实是空虚的。他们表面的虚荣与内心的空虚总是不断地斗争:没有满足虚荣心之前,因为自己不如他人的现状而痛苦;满足虚荣心之后,又唯恐自己真相败露而受折磨。虚荣者的心灵总是痛苦的,完全不会有幸福可言。虚荣心男女都有,但总的说来,女性的虚荣心比男性强。
虚荣心是不实事求是,不考虑具体条件,追求虚假的声誉,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打肿脸充胖子”。有人把虚荣心的表现分为十四个方面,我们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有没有这种类似的表现呢?
1. 喜欢谈论有名气的亲戚朋友或以同名人交往为荣;
2. 热衷于时髦服装,对西方的流行货倾倒;
3. 行事购物喜摆阔;
4. 不懂装懂,海阔天空;
5. 热衷于追求一鸣惊人的成果;
6. 对名著、影片只求一知半解,夸夸其谈;
7. 好表现自己,尤其想在大庭广众面前露一手;
8. 好掩盖自己;
9. 对表扬沾沾自喜;
10. 对批评耿耿于怀;
11. 表面热情,内心冷淡,讨好别人;
12. 找对象过分追求长相门第;
13. 婚礼讲排场、摆阔气;
14. 讲面子,面子第一。
虚荣心理,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其一是妨碍道德品质的优化,不自觉地会有自私、虚伪、欺骗等不良行为表现。其二是盲目自满、固步自封,缺乏自知之明,阻碍进步成长。其三是导致情感的畸变。由于虚荣给人的沉重的心理负担,需求多且高,自身条件和现实生活都不可能使虚荣心得到满足,因此,怨天尤人、愤懑压抑等负性情感逐渐滋生、积累,最终导致情感的畸变和人格的变态。严重的虚荣心不仅会影响学习、进步和人际关系,而且对人的心理、生理的正常发育,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虚荣心理的产生及其强弱与个体心理品质、思想修养有着直接的关系。除此之外,还受个体所处的生活环境及社会文化传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