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浙南村落叙事传统中的共同体观念
屈啸宇更新时间:2025-04-27 17:20:56
最新章节:浙当代浙江学术文库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村落研究是民间文化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而传统中国村落的地缘共同体问题对于民间文化研究领域而言既是最基础的问题,也是最有争议的部分之一。民间叙事是民间文化主体的观念意识、日常生活方式、语言艺术传统与历史传承共同形成的文化综合体。本书以大量浙南地区的村落民间叙事材料为研究对象,围绕村落民间叙事传统,解析其所反映的村落“本地”观念。通过对村落民间传说中存在着普遍性的“权利图式”,形成一系列自我界定、自我认同与主体性表达的文化表达与话语建构,而这正是中国传统村落社区以地缘为中心形成共同体认知的关键机制。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2-04-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浙南村落叙事传统中的共同体观念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浙当代浙江学术文库
- 参考文献
- 附录 社区保护神庙的庙界科仪与乡村重建——以台州中部村落的保界信仰为例
- 结语
- 小结
- 第二节 道士与先生:“通香”科仪传统中的“宏观/本地”对话
- 第一节 保和宫的神诞“通香”仪式
- 第五章 共同体观念影响下的村落公共仪式叙事——以“通香”科仪为例
- 小结
- 第四节 “柱”观念之下的村落共同体历史叙事逻辑
屈啸宇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南宋浙江词人群体研究
本书以南宋浙江词人群体活动的地域平台为切入点,将原本作为创作背景的“空间”“地方”等因素作为研究视角,通过对南宋浙江词人群体活动的地域文化场、词人群体的交际网络、群体酬唱的地域面向等内容的探究,力图还原南宋临安、绍兴、湖州、四明、台州等地词人群体活动与创作的真实状态,揭示浙江地域文化在南宋词人群体酬唱中发挥的作用,以把握浙江地域文化对南宋词坛、明清词坛的走向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为词的发展演变提供多样文化21万字 - 会员
新时期以来东北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考察
现代东北文学因“东北作家群”“沦陷区文学”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十七年”文学时期的“工业文学”“土改文学”是当代东北文学的重要成就,新时期以来诸多东北作家的创作使东北文学延续承袭。本书采用文化研究的多重理论方法进行文学研究,从时间、空间、性别三重文化场域全面检视新时期以来东北女作家的小说创作,系统梳理所呈现的文化指征,确证新时期以来东北女性文学作家个体创作基础上的群体性风格,构建东北女性文学研究的文化21.1万字 - 会员
中华和合文化的当代价值开发
中华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本书基于新时代背景从思想政治教育学视角系统发掘中华和合文化的当代价值并就如何开发其价值进行探讨。主要探究以和合伦理规范协调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和合理念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传承和创新和合价值体系,运用和合辩证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借鉴和合文化以文化人机制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文化16.7万字 - 会员
《诗经》祭祀礼乐探索
本书以个案分析为主,在礼制时空背景下,分组还原十四首《诗经》祭祀礼乐的原始仪式功用。本书检讨传统“以礼解诗”法存在的随文求义、断章取义等弊端,提出并运用多重证据、立体、整体的“以礼解诗”法;意图在“礼”中完整地解读“诗”,而不是解剖式地“以诗证礼”。本书还尝试“以诗补礼”,由“诗”中呈现的仪式迹象,探索可能存在的祭祀礼制。如此,通过文、史、礼制结合的全方位阐释,不仅更新对《诗经》原意的认识,亦深化文化19万字 - 会员
深港地名文化比较研究
地名是历史的产物、地理的反映,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联合国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港的地名文化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既有华夏主体(中原文化)的影响,又有岭南特质;既是多元的,又有独树一帜的改革创新文化,甚至西域文化的熏染。本书全面系统研究深港地名共性特征、地域特色,并比较二者的不同之处,分析深港地名文化景观形成的机制,考察深港地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地名规范化的建议,考论部分深港地名的由来及演文化11.4万字 - 会员
丝绸之路研究:段晴教授纪念专号
丝绸之路是一条交通贸易之路,与中国关系密切,也与欧亚大陆上的其他国家相关,丝路贸易的兴盛是各国共同经营的结果。欧亚大陆上的丝绸之路,地理和政治环境并不甚佳,但从来也没有完全断绝。《丝绸之路研究》是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研究主题的首部综合性学术刊物,由中国人民大学“一带一路”经济研究院、经济学院、国学院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合办。本刊以沟通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丝绸之路为支点,秉承“一带一路”倡议,文化21.5万字 - 会员
个体生命视角下的莫言小说研究
本研究通过对莫言小说创作的整体把握,从形态学、哲学、艺术学、社会学等角度,对莫言小说中“动物性”的呈现姿态、理性思考、艺术特征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在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及西方现代性文学的比较中阐释莫言小说的世界性意义。文化21.1万字 - 会员
澳大利亚文化研究:问题、向度、审思
相较于英国文化研究和美国文化研究,同为文化研究“三A”轴心的澳大利亚文化研究更重视民族问题。澳大利亚文化研究学者一方面重视文化研究的民族性与反英美霸权的实践,另一方面又在具体研究维度中展示澳大利亚民族性的建构性。本著首先讨论澳大利亚文化研究民族关涉的由来,进而探讨其在后殖民批评、电影研究、身份政治研究等具体维度的展开,最后借助约翰·佛柔的研究展示澳大利亚文化研究的多样探索及其对文化研究内在困境的反文化16.6万字 - 会员
知识追求与文化关怀:布迪厄的文化理论研究
本书讨论了布迪厄的社会学方法——走出意识哲学,接纳、思考身体、无意识的模糊逻辑,兼及社会整体与日常生活的社会文化理论。布迪厄发现行动者的“实践感”,是一种非经院哲学、非理智计算的具身化逻辑,即身体一习性一资本构成的信念逻辑,经由这条具身化(embodied)、非认知的实践思路,布迪厄揭示了当代社会符号暴力的生产及再生产机制。布迪厄与始于尼采的现代性反思思潮有深刻的联系,他的生产友再生产机制。布通厄文化21.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