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走向“关系诗学”
陈长利更新时间:2025-04-17 14:10:37
最新章节:第24章 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引用综合性视角和系统的方法,针对本质主义的文学观念和文化研究的视野缺失,从关系反思和理论建构的意图出发,透过三个层面(形式表现、关系形态、原因阐释),对西方文论史上五种最主要的文学观念(模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客观说、接受说)下的文学接受、文学形式、意识形态三者的复杂关系作了比较全面、深入的辨析、论述和新阐释,提出一系列独到的见解。通过剖析,指出古今主要文学观念的核心要素是“关系”,提出走向“关系诗学”的理论主张。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7-04-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走向“关系诗学”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第24章 后记
- 第23章 参考文献
- 第22章 结论
- 第21章 原因阐释:“自反关系”与“微观权力”
- 第20章 关系形态:文学接受 自反形式 意识形态
- 第19章 《接受说:文学接受 自反形式与意识形态》:形式观念:“接受说”与“自反形式”
- 第18章 原因阐释:“客体关系”与“结构—功能”
- 第17章 关系形态:文学接受 客体形式与意识形态
- 第16章 《客观说:文学接受 客体形式与意识形态》:形式观念:“客观说”与“客体形式”
- 第15章 原因阐释:“审美关系”与“大写之人”
陈长利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国现当代诗人传记史料问题研究
《中国现当代诗人传记史料问题研究》从现当代诗人传记的史料问题入手,辅以文学史料学等多种方法展开研究。主要由七部分构成,具体包括现当代诗人传记及其史料问题的界定、现当代诗人传记的史料价值构成、现当代诗人传记史料层位的划分、现当代诗人传记史料的实践与应用、传记家的素养与传记史料问题的关系、影响现当代诗人传记史料的其他因素、现当代诗人传记史料的建设与历史展望。文学12.3万字 - 会员
诗品文心 唐末高士司空图:生平、诗文与《诗品》翻译研究
本书在结构上分为上、下两编,各有三章。上编论司空图其人、其诗、其文及其与《诗品》的关系,主要内容是司空图的生平与诗文创作研究、司空图诗文创作及其与《诗品》的关联研究、司空图《诗品》探索与诗学发微。下编聚焦于司空图《诗品》的今译、英译、回译与海内外传播,包括《诗品》的注释、今译与英译,《诗品》的回译、今译与渗透,以及《诗品》的域内外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等内容。文学35.5万字 - 会员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第十四辑)
本书分为“专人专书”“校勘辨正”“儒学新论”“儒藏讲谈·青年学者论坛”四个部分,收录《沈钦韩遗文辑存》《从三科九旨论大一统义》《正俗之间——谈谈俗字及与古籍整理之关系》等文章。文学32.3万字 - 会员
新文化的崛起与流播(增订版)
本书从“报刊”及“出版”的角度,讨论了中国现代文学及文化,涉及现代中国文学的生产机制及传播方式——以1890年代至1930年代的报章为中心;晚清:报刊研究的视野及策略;文学史视野中的“报刊研究”——近二十年北大中文系有关“大众传媒”的;清末民初言情小说的类型特征;作为“北京文学地图”的张恨水小说;早期北大文学史讲义三种等。文学22.6万字 布尔乔亚:在历史与文学之间
布尔乔亚,或曰中产阶级,曾被描绘成现代人生活乃至思想变革的标杆。如今,布尔乔亚的人格化身似乎面临着全球化地断裂、衰退和萎缩。中产的幻象正笼罩于时代的焦虑中。面对身份认同和意识形态的错乱,人们不禁会问:究竟何为布尔乔亚?布尔乔亚原初的“理想”是什么?布尔乔亚是随着现代社会兴起而形成的一个重要社会阶层,也体现着一种文化、格调和趣味,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欧美历史进程,而且也为欧美文学留下了独特的韵律与节奏。文学15万字- 会员
中国史诗研究学术批评(1949~2019)
本书收录了1949~2019年中国学者发表的富有原创性和代表性的史诗研究学术批评文章17篇,以点带面地勾勒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史诗研究的学术历程和基本概貌。选文的作者均在各自的学术领域对史诗研究贡献良多,成就为学界所公认。选文既涵盖了中国各民族史诗研究和域外史诗研究的学术批评成果,也兼顾了不同阶段的中国史诗研究学术批评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国史诗研究学术批评的领域、类型、层次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文学25.7万字 - 会员
中国当代文学价值评估体系的重建与文学价值论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结项成果,其主要内容包括“理论探讨”和“批评实践”两部分,涉及“文艺学”和“中国当代文学”两个学科。在“理论探讨”中,在借鉴以往文艺学、文学批评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价值学原理探索文学价值评估体系重建问题,提出了多元复合的“中国当代文学价值评估体系”以及各个构成要素;对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的价值观、价值立场、价值尺度、价值取向、文学性、文学价值、审美价值等问题进文学33万字 - 会员
现代性的纷争与沉默:中国文学期刊中的法国文学(1917—1937)
本书以1917-1937年中国现代文学期刊中的法国文学论争为主轴,借助论争中的关键词,重构法国文学在1917-1937年中国的接受语境。文学18.6万字 - 会员
20世纪90年代社会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理论转型
该书以20世纪90年代社会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理论转型问题为研究中心,既对其作宏观描述,又对它展开细部考察。作者认为:20世纪90年代文学理论并非一种单一的存在,而是由一些具体而有差别的学术话语和知识事件所构成。但是,由于大众文化兴起、现代性反思发生和身份政治凸显等原因,当代文学理论又表现出了一定的共性,以致于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价值取向、身份认同、功能定位等等方面,都发生了转型。“大文学理论”,可文学21.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