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莲都文物故事
陈芳红编著更新时间:2023-08-23 18:34:44
最新章节:里东村本境庙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莲都区历史悠久,人文历史古迹甚多。据统计,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古民居298处,宗祠102处,寺庙49处,古桥55处,古遗址14处及其他101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一般文物保护单位591处。这些文物保护单位星罗棋布在莲都区的大地上,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本书旨在挖掘、整理文物背后的故事,采取田野调查,查阅方志史料和家谱文献的形式,全面钩沉莲都区的千年历史,挖掘、整理文物蕴含的独特人文信息。
品牌:民族文化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民族文化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莲都文物故事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陈芳红编著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观无量:壁画上的中国史
本书针对宫殿寺观石窟壁画展开。作者在图像之海中选择十组壁画,发掘图像中隐藏的历史讯息,还原壁画背后更宏大的时空场景,以及在此场景中生息的人的生命故事,构筑起了一部别开生面的中国史。历史20.8万字 - 会员
观我生:壁画上的中国史
本书以从汉代至宋朝有代表性的墓葬壁画为切入点,来解读图像背后的生动历史。这是一部由线条和色彩绘就的历史,皇亲国戚、豪门贵妇、边地小吏、异域来客,农夫牧人,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是这部历史的主人公。从神祇仙境到庄园牧歌,从觥筹交错的盛宴到鲜衣怒马的出行,从春播秋收到南来北往,墓室主人的日常生活、生平功业、希冀情感被表现在画壁上,时代的风尚、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风云被折射在画面上。历史27.7万字 - 会员
“简”读中国:敦煌汉简里的丝绸之路
本书依托甘肃简牍博物馆所藏珍贵简牍,精选了其中关于两汉时期丝绸之路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民族关系等第一手史料。通过创新性地挖掘简牍这一文化遗产,生动地讲述了那些在丝绸之路上发生过的耐人寻味且真实的历史事件,深入挖掘了官方史书中不曾记载的普通丝路民众的日常生活细节,带领读者重温丝绸之路的建设历程,以及更深入地了解简牍背后所蕴含的中国历史与文化。历史12.9万字 - 会员
考古学集刊(第20集)
本书共收入文章15篇,内容涉及考古调查与发掘、专题研究、科技考古以及考古学史等方面,还重点报道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洪都拉斯玛雅文明科潘遗址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明铁佩古城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成果,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考古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赴外考古新发现论坛”情况。历史25万字 - 会员
吐鲁番出土官府帐簿文书研究
本书以新疆吐鲁番地区所出中古官府杂帐簿文书为研究对象,探讨上迄十六国高昌郡,经阚氏、麹氏高昌王国,下至唐代西州时期,中国地方政权及统一王朝治理吐鲁番地区的经济、政治制度。北凉计赀出献丝帐、阚氏高昌某郡綵毯帐、唐某年西州高昌县更簿、开元时期北庭客使领料钱抄等吐鲁番出土官府帐簿文书,进一步证明2000多年前新疆吐鲁番地区设置高昌郡,推行郡县制,其政治、经济文化进程与内地已融为一体,密不可分。不仅如此,历史16.4万字 - 会员
殷墟出土陶器
殷墟被誉为中国考古的圣地,殷墟考古九十年来,发现了丰富的殷商文化遗存,出土了大量陶质类文物,可分为普通陶器(或称粗泥陶)、白陶、硬陶、原始瓷和釉陶等类。通过对包括陶质类文物在内的殷墟文化遗存的综合研究,建立起了晚商文化的分期体系,可与《殷本纪》记载的、经殷墟卜辞中王谱订正的商王世系大致对应。以研究殷墟文化的内部构成以及形成、变化为基础,可进一步探讨商文化、商文化与周边青铜文化的关系以及人群的互动等历史7.2万字 - 会员
华彩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市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从公元366年开凿第一个石窟,后来又经历了近千年十几个朝代的开凿,最终形成了这座世界上规模最庞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莫高窟中有无穷的奥秘,自1900年人们发现藏经洞,这座沉睡已久的千年宝库蜚声海内外,吸引了无数人前来探索。穿越千年,莫高窟中留下了几万平方米的绚烂壁画,数千身精美的彩塑,还有内容丰富的经卷文书……不同时代的艺术风尚在这里汇集成斑历史1.4万字 - 会员
《书经》之成立
本书讨论《书》类文献的文本层次厘析、《书经》经典化的过程等问题,路径约略有四:一是基于文本细读和出土材料佐证,展开文本层次分析,提出“共时文本”与“历时文本”的概念,力求揭示《书》类文献的构成与演进过程;二是考察文字形态的历时性变化,总结字迹、字形、用字等项特征在文本衍生及流布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三是通过经解赋义的角度,梳理《书》类文献从王官之学到诸子之学,以至汉代新王官学的经典化历程;四是在此基础历史35.4万字 - 会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文博馆珍藏古籍图录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文博馆内藏有珍贵的宗教典籍、文献资料、手抄经卷,还有部分佛像、法器、宗教书画、名人信札题跋等多种典藏文物。本书收録了文博馆珍藏的古籍文献六十九种,多数为明清善本,且有几种是目前极为珍贵的孤本,如《渊颖吴先生文集》被鉴定为元刻本,是目前仅有的三套古籍善本之一,且保存非常完整。作者对此数十种古籍逐一进行整理,内容包括图书基本信息、作者简介、内容简介等,并附有高清书影。历史8.5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庵埠历代题刻
庵埠镇位于潮州市南端,毗邻汕头、揭阳、澄海,古称龙溪都。作者对庵埠镇历朝历代有名款及无名款但有历史价值的题刻进行记录、拍照、拓片与整理,并收录其背后故事。全书收录题刻140余条,按年代顺序排列,上编为匾额、书画,下编为碑记,分图片、题刻说明、书法点评、作者传略、内容注释等部分。本书可作为研究庵埠历史的文史资料,供读者一览庵埠当地人文、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文物考古7.3万字 - 会员
燕地古城考
燕地大体指今北京、天津及河北北部、辽宁西南部地区。本书以《汉书·地理志》为准,就此一地区所置134座郡(王国都)县(侯国)城的地理方位、形制布局、初始风貌及沿革变迁等予以考述,对已有的研究成果加以补充,对仍存争议的问题加以推考,对古今皆无考者亦谈出自己的看法。本书所考述古城达200余座。其内容以汉代为主,上溯至秦以前,下限一般截至南北朝。史料详实可靠,立论扎实沉稳,有创意而合于历史实际。文物考古54.8万字 - 会员
殷墟出土骨角牙蚌器
自1928年迄今,殷墟科学考古发掘已有九十年的历程。其间积累了大量的考古材料,包括数量庞大的骨、角、牙、蚌器。本书共选取200余幅照片,分门别类,并配以详细的文字说明。所选器物或为制作精美、工艺精湛的礼仪性用品,或为形态多样、功能齐备的武器,或为看似普通却实用性强的工具,还特别选取了骨器制作工具,此外还有少量甲骨、动物遗存标本等。借此,希望能较为全面地反映殷墟骨、角、牙、蚌器制作和使用的面貌,以及文物考古6.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