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父亲之路(叶兆言经典作品)
叶兆言更新时间:2022-04-14 16:47:15
最新章节:第6章 通往父亲之路开会员,本书8折购 >
“通往父亲的道路太漫长,张左发现他从来就没有真正走进过张希夷。”《通往父亲之路》为叶兆言全新作品,是他回归写作初心,以六十余载生命体验,初次直面、致敬、反思父辈的人生之书。张左出生不久,父母即因不和分开,他自幼由外公魏仁与外婆抚育,与其父张希夷情感疏离。时光流转,晚年的张希夷声名大噪,父子二人亦交往渐密。张左、张希夷、魏仁三代人,是父子或师徒,有恩亲,更有离合疏近。“父亲”,是肉身交替,还是精神的承传相继?“我们在通往父亲的道路上,究竟遭遇到了什么?”
品牌:译林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2-01-01 00:00:00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译林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通往父亲之路(叶兆言经典作品)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叶兆言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云乡话食(图文精选本)
邓云乡出身文化世家,毕业于北大中文系,久居京沪,细察南北市井民风、饮食习惯,又博征史料,娓娓诉说南北美食的渊源、特色、做法及背后的逸闻趣事,尤其浓墨重彩描绘了燕京常见的水果菜蔬、鱼虾蟹等传统食物,用大众化的美味记忆寄托对美好传统的热爱之情。文学7.2万字 - 会员
你若幸福,春暖花开
亲情如水,使纷繁经过过滤变得纯净;亲情似火,使平淡通过煅烧日显棱角;亲情是诗,使乏味经过修饰达到一种意境。亲情是生命永恒的动力。本书选编了父母抚育、培养儿女,以及儿女孝敬父母的感人的文章,通过不同人物对父母抚育、培养自己的回忆,表达了感恩父母、讴歌赞美父母的感情,启迪我们学会感恩、学会孝顺、学会回馈、学会做人。文学8.3万字 - 会员
兰花旨:中国兰花的形神与品格
本书是一本以国兰为主题的散文集。本书依照当代国兰分类体系,从春兰、蕙兰、建兰、春剑、莲瓣及寒兰六大系列中选取最有代表性的兰花进行解读,带领读者认知、探索其背后文化意涵。作者经过年复一年对国兰的观察与写生,以独特的诗与画,将不同品类的兰花以艺术创作的形式再度升华,让读者看到,国兰绝非像传统水墨画中一般的千篇一律,每一种兰花,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与韵味。作者文笔流畅、文意清新,善养兰,又能画兰,手植兰蕙名文学7.7万字 - 会员
师友感旧录
本书是著名学者温儒敏的随笔小品。分三辑:第一辑回忆师友,大都是笔者曾聆教或共事过的北大学者,虽是印象片段,也可见个性、生活与学问的某些侧面。第二辑讲述北大传统与校园轶闻趣事。第三辑是自叙,叙说笔者求学与治学的经历。书中呈现数十年来学界与北大的某些光影,文字简朴质直,刻写生动传神,别有一种冲淡隽永的韵味。文学16.9万字 - 会员
过去的乡居生活(典藏版)
中国旧时乡村,是典型的熟人社会。乡居的生活,乡愁的眷恋,儿时的记忆,随着工业化的深入渐行渐远。《过去的乡居生活(典藏版)》记录了一件件陈年旧事,描绘了一幅幅风情画卷,近三百个乡居生活场景,能打动无论是否有此经历的读者,在记忆的荒漠溢出清泉,种出花朵。文学11万字 - 会员
王国益散文选
《王国益散文选》包含了《西溪寻梦》《前川梦吟》《末世状元末世情》《落日与辉煌》等16篇长散文,以热情的笔触书写了祖国的山川大地,以深沉的情感抚今追昔。在作者的万千思绪中,充满了对家、国、世界的美与文明发展脉络的追寻,对山河形胜的热爱与描摹,对历史人物的剖析,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提炼,也不乏对现实生活的讴歌与吟诵。该作品文白互现、灵动隽永,彰显了作者深厚的古典文化底蕴和达则兼济天下的宽广的胸襟,具备了散文学14.7万字 - 会员
活着活着就有了意义
汪曾祺全新散文集,和汪老学好的现代汉语,得“趣味人生”!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当你觉得累了,觉得很辛苦,不如听汪曾祺聊聊生活。不要焦虑,人生活着活着就像样了。年少时你在理解课文,长大后你在理解生活。全书收录入选语文教材及课后阅读27篇经典文章。那些年少时光里懵懂的文字,在你长大成人,饱尝生活的磨砺后,终会被汪曾祺文章中的力量抚慰。每一代年轻人都在读汪曾祺。汪老的文字提醒你依旧被世界温柔相待。本书文学13.6万字 - 会员
家记
本书是当代著名作家肖复兴先生的散文集,主要记述父母、姐弟以及儿孙的生活侧面。几代人的亲情,近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让一个普通的家,充满人生况味和世事沧桑。不同的时期,肖复兴先生及其家人生活在各处。父母在北京,姐姐在内蒙古,弟弟在青海,自己在东北,儿孙在国外,充分体现出时代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轨迹,也形塑着一个人的内在与外在。肖复兴先生的文字朴实动人,血浓于水的绵长亲情跃然纸上,令人体会到家庭生活的温馨文学20.4万字 - 会员
耄耋回首乐融融
书稿收录作者90岁以后创作的多篇随笔,以自己的人生见闻着笔,《我的家族:一个小商贩的发家史》写家族往事,忆父母亲人;《懵懵懂懂小顽童》《规规矩矩的中学生》写温馨童年、少年生活;《考入南京大学》《读大学》《北京俄文专修学校点滴》《我与郑州大学》写求学、读书、教书生涯;《莫斯科行记》《编撰词典的苦乐年华》《我的俄语没有白学》等写从事中俄文化交流、编撰多本大型工具书的体悟;《我遇到的倒霉、伤心的事儿》《文学3.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