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李商隐选集(中国古典文学名家选集丛书)
周振甫选注更新时间:2021-08-31 16:51:11
最新章节:讓非賢人事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李商隐是唐诗繁荣发展期的最后一位有杰出成就的诗人。他集成、熔铸前人的艺术经验,创造了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富于情感涵蕴而有着极大艺术魅力的诗篇。然而,商隐诗迷离恍惚,旨意遥深,千百年来成为中国诗史上一个聚讼纷纭、令人困惑的问题。而其骈文清新而不浮靡,挺拔而不纤弱、华藻而不淫荡,虽称四六而骈散兼行,托体较尊,有情韵之美。周振甫先生是出版界的著名编辑,以深厚的古典文学素养称誉学林,一生博览群书,著述宏富。周振甫先生参酌前人有关李商隐诗文笺注之作,精选诗200首、文27篇加以注释、评笺,对作品的艰深字句和所用典故,作了清晰扼要的注释,阐释诗文本事和艺术特性尤见特色。自1986年初版以来嘉惠读者良多,今以繁体横排推出再版,以飨读者。
品牌:上海古籍
上架时间:2012-07-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上海古籍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李商隐选集(中国古典文学名家选集丛书)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周振甫选注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美丽国学:图解茶经
《茶经》成书于唐代,是“茶圣”陆羽毕生茶事绝学的精髓,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茶文化的开山巨著,内容非常丰富,分源、具、造、器、煮、饮、事、出、略、图十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中国的特产——茶。本书精选了陆羽原著中的茶源篇、茶类、名茶、茶具等部分,高度概括了中国茶文化的各个方面和几千年的发展史,其中既有精确全面古籍11.6万字 - 会员
《三字经》新读
《新读》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并赋予了新的理解、新的立意,同时结合传统文化知识和一些生动的典故,深入浅出地介绍儒家思想的内涵和中国文化的精髓。《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知名度最高的蒙学教材,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流传广泛,可谓家喻户晓。古籍19.2万字 - 会员
曾文正公全集(十一)
《曾文正公全集》为晚清一代名臣曾国藩的作品全集,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由清政府颁旨下諭,李翰章编撰,李鸿章校勘。此次采用的是经典版本——传忠书局刻本。同时为顺应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全集均采用了简体横排的出版形式,装帧设计精美,可读宜藏。曾国藩曾被人推许为孔子、朱子以后,再度复兴儒学的圣哲,号称清朝咸同“中兴名臣”。“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这是后人对曾国藩一生的总结性评价,古籍41.1万字 - 会员
大学·中庸(品读经典)
本书通过对这两部儒家经典的全新解读,发掘其深刻内涵,结合现代生活实际,展现为人做事的真理,为读者提供一个全方位、多层次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平台。古籍9.5万字 - 会员
弟子规(品读经典)
这是一本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教育孺子的最佳读物,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最基础的启蒙读本。本书作者对原书内容进行翻译,再加上一些非常有启发性的故事,既易读,又有趣。古籍6.8万字 中信国学大典·大学 中庸
“中信国学大典”丛书,旨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为古代经典与现代生活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丛书延聘饶宗颐为名誉主编,邀请香港本地及海内外知名学者承担经典的选编和导读工作,确保丛书的学术价值。内容则力求通俗易懂,结合现实生活。挖掘古代经典的当代意义,拉近经典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大学》讲大学之道,虽远在先秦时代,但它的道理却有永恒而普遍的价值,值得现代人好好学习。它的教训可以用以下的话概括:“万丈高楼从古籍5.4万字- 会员
论语 大学 中庸:英汉对照
中国的语言和文字,具有开启智慧的作用。在孩子的成长发育过程中,通过听诵、读诵和诵行等方式,及时的从经典中吸取丰富的五德能量,培养高尚的道德品格,用道德的能量开启、保持心脑之间的慧性通道,成就具有道德心灵和智慧头脑的栋梁之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古籍18.3万字 - 会员
国学知识全集
《国学知识全集》是吕思勉先生为指导青年学子阅读国学的开示门径之作,写于先生的学术盛年期,在民国时期一经出版,即受到当时的国学爱好者和整理者的大力追捧,对当代国学爱好者与研究者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本书整理汇集了《国学概论》、《经子解题》、《理学纲要》、《历史研究法》、《史籍与史学》、《中国史籍读法》和《中国文化史》等著作,堪称一部全面完整的国学经典。作者观点明确,论述严谨,考证精详,旨在给读者带古籍37.9万字 - 会员
帝王师:素书
《素书》,包罗万象的大智慧书,一句一条道理。黄石公对张良说:“学成此书就可以当帝王师。”可见它就是帝王术,即教导皇帝王天下的学问和智慧。素,就是本来就是这样的。《素书》之所以叫“素”,跟老子有关——《道德经》:“视素抱朴”,意思是比照着原色的素,木材解散为木器之前称为朴,抱着这种朴,体现的是道家去掉智巧、返濮归真。“返于太素”,这也是道家的词,即回到根本,把握天人之道的真理。这样才能保身,又能进取古籍8.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