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战后英国戏剧中的莎士比亚
陈红薇更新时间:2020-09-25 10:55:49
最新章节:主要参考文献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以当代英国戏剧中8位剧作家16部作品为研究对象,从当代改写理论的角度,对战后英国戏剧中的莎士比亚进行研究,以探讨“后现代”文化背景下莎士比亚在当代英国戏剧乃至当代西方文化中的独特存在。论述莎士比亚在战后英国戏剧中的独特存在:在“后现代”文化背景下,一方面,透过战后英国剧作家之笔,莎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颠覆;但另一方面,莎剧意义也在被“重写”中获得空前的延伸,成为一种“不在场”的存在。从四个方面:与莎氏的批判性对话、“谁写了莎士比亚?”、莎氏遗风的演绎、“2016:莎士比亚400”:研究莎氏在战后英国戏剧中的各种呈现。“再写”是莎剧在当下时代中的另一种诗学存在。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9-03-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战后英国戏剧中的莎士比亚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主要参考文献
- 第十二章 莎剧“再写”:“莎士比亚”?还是“莎士比”?
- 第十一章 《多戈的〈哈姆雷特〉》《卡胡的〈麦克白〉》:话语“游戏”中的莎士比亚
- 第十章 影响的焦虑:《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敦已死》
- IV 汤姆·斯托帕德:“谁写了莎士比亚?”
- 第九章 彼得·布鲁克:当代西方实验剧场与莎剧改编
- 第八章 萨拉·凯恩:从《李尔王》到“直面戏剧”《摧毁》的跨越
- 第七章 哈罗德·品特:莎氏暴力主题在品特戏剧中的存在
- III 莎氏遗风在战后英国戏剧中的演绎
- 第六章 《李尔的女儿们》:女性主义剧场中的莎士比亚
陈红薇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因财而婚:宋代财婚现象研究
财婚作为一种扭曲的、特殊的婚姻现象,在中国古代婚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当时乃至后世的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书稿结合前人的相关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宋代财婚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一,厘清财婚和婚姻论财的区别和联系,避免将财婚和婚姻论财等同化。财婚是在婚姻论财的大环境中日益流行起来的,是婚姻论财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它又有别于婚姻论财,财婚是以获取对方资财为目的而缔结的婚姻现象,即因财而婚,而婚姻论财是文化7.9万字 - 会员
美国20世纪小说中的旅行叙事与文化隐喻研究
美国是一个号称“坐在车轮上的国家”,其民族的旅行情结在美国文学尤其是20世纪美国小说叙事中得到本体的反映。本书从文学发生学和文化阐释学的角度,揭示了美国20世纪作家的旅行生平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表征,以文本分析的形式探讨了美国20世纪各个阶层、流派、区域和性别的小说家对旅行的表征以及这种旅行叙事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文化34.8万字 - 会员
熊十力文化思想研究
现代新儒学的开创者之一熊十力是将中西文化之辨引向深微之处的重要思想家。本书依照熊十力自述,从“体用不二”的宇宙论,“天人不二”的人生率和“道器不二”的治化论三个方面辩析熊氏文变等问题做出别一种回答。熊氏思想的前后期有由“举体成用”到“摄体归用”的微妙变化,但作为“天人不二”、“道器不二”之依据的“体用不二”却是其贯穿始终的措思宗趣所在。文化19.8万字 - 会员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集刊(第4辑)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既是对文学研究空间的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开拓,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文学史创造。本辑集中对区域文化与文学理论、区域文化与古代文学研究、区域文化与现当代文学研究、区域文化与抗战文学、巴渝文化与重庆作家、区域文化视域下的艺术研究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其中既有宏观论述,也有个案研究。所论皆有理有据,不乏真知灼见。在全球化时代,纵深推进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不仅是个重要的历史和理论问题,更是一个有关人文化25.5万字 - 会员
从萧门到韩门:中唐通儒文化研究
本书聚焦从萧颖士到韩愈这一因师门关系而形成的文学流派,在厘清流派主要成员及其传承谱系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他们作为通儒型人才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包括礼官身份、史官身份、传奇作家、地方循吏等,最终阐明萧—韩流派成员作为中唐通儒群体的代表,如何在唐宋文学、文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开启士人从文儒到通儒的身份转型,继而影响到宋代官僚士大夫政治体系的定型。文化24.2万字 - 会员
南海海洋文化研究(第3卷)
本书为“第四届南海更路簿暨海洋文化研讨会”中关于南海海洋文化研究的论文汇编,共有32篇论文,分为“海洋理论·政治·法律”“南海历史与文化”“海上交通·文化交流”“南海造船与航海技术”“宗教·信仰”“其他”六个栏目,对南海海洋文化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对于此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文化25.2万字 - 会员
王蒙十五讲
本书运用多学科交叉方法,对王蒙文学创作、文艺思想、文化心理等进行多视角系统性研究,拓展了王蒙研究的学术视域和思维空间。主要创新价值在于:突破了以往王蒙研究方法单一化、视野零散化的局限,注重精神史视野与具体个案相结合,理论阐释与文本细读相结合,文学外部研究与文学内部研究相融通,揭示一个全面立体的王蒙。本书首次对王蒙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内在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并从语言、文体、主题等层面,对王蒙经典小说进行重文化16万字 - 会员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集刊(第12辑)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集刊》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与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打造的学术品牌,是国内学界致力于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的主要平台。本辑主题为区域文化与语言文字研究,共编入20篇文章,设置六个栏目,分别是:“特稿”“区域文化与汉语史研究”“区域文化与方言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区域文化与语言应用研究”“区域文化与地名研究”。来自华中科技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的20余位作者,对汉语史、方言、语言应文化20.6万字 - 会员
儒家文化与近代会党
会党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社会史研究中既具历史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一个重大问题,本书对从晚清至民国时期会党与儒家文化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入考察,依次论述了儒家家庭道德规范对近代会党组织规范的影响、儒家重义轻利的道德规范对会党处理义利关系的影响、儒家忠君观对近代会党忠君观的影响、儒家政治道德规范对近代会党政权的影响,还以近代洪门为例,论述了儒家民本思想和“仁爱”规范对近代会党组织性质的影响。文化22.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