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研究
更新时间:2019-01-04 17:42:18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当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战略期,如何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如何不断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实现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本书共分为六章:前四章是对我国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的理论与实践分析。在理论上梳理了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的理论渊源与理论支撑,在实践上立足我国社会转型期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中出现的“共享失衡”的现状,深入分析阻碍我国实现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的深层原因。第五章是对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分享文化发展成果主要做法与经验的分析。全面分析了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的公共文化政策与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深入探索了上述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公共文化运行和管理等方面积累的宝贵经验,总结提炼了可供我国借鉴的现实启示。第六章是对我国构建文化发展成果共享机制的具体策略分析。立足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建设的实践,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水平为基础,在遵循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基础上,从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的治理机制、投入机制、供给机制、实现机制、评估机制和公民参与机制六个方面展开具体的机制设计。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6-06-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研究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作者简介
- 三 报刊、期刊论文
- 二 学术著作类
- 一 经典著作及党的重要文献
- 参考文献
- 结语
- 第六节 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的公众需求表达和参与机制
- 第五节 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的评估机制
- 第四节 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的实现机制
- 第三节 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的供给机制
最新上架
- 会员
雷锋精神与红色文化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有机结合,生动地为人们展现了红色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坚定理想信念、艰苦朴素、创新进取、甘于奉献等精神内涵。红色文化与雷锋精神两者相互支撑,红色文化孕育了雷锋精神,雷锋精神使红色文化焕发活力。雷锋精神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传承是雷锋精神弘扬的重要目标,两者一脉相承、相互促进。研究雷锋精神与红色文化,有利于弘扬雷锋精神,传承红色传统文化,使红色基因代文化14.6万字 - 会员
华语电影叙事的文化身份
《华语电影叙事的文化身份》以获奖华语影片为例,以文化研究的视角,从具体的文本话语环境、叙事本体和接受对象出发进行文化认同的解析。综合跨文化语境下不同的叙事文本和批评文本,以比较的视野分析海峡两岸和香港电影叙事的文化身份,由此来审视华语电影叙事中所涉及的文化身份问题,从而考察身份建构的复杂层次话语系统和权力关系。文化12.9万字 - 会员
历史、经验与感觉结构:英国新左派的文化观念
本书研究了英国新左派如何发展出一系列关于“文化”的特殊观念,从而为后世的左翼批评理论寻找到了更为丰富而可信的对象,并提供了不同于欧洲大陆体系的理论与方法。新左派的文化观念是英国左翼在二战之后极为不利的形势下面临的多方压力以及寻求突围的冲动。新左派思想家以历史和经验的丰富性来对抗理论的抽象和还原倾向,提出了“普遍文化”“感觉结构”“文化唯物主义”等重要思想理论,丰富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从而形成了文化22.1万字 - 会员
文化发展论丛·湖北卷(2015年第2期/总第8期)
本书以“湖北文化资源研究”为主题,既有对荆楚文化的历史、内涵和特质的研究,也有对当代湖北文化发展的现实问题的思考。其中多篇论文立足湖北,总结了长江中游区域乃至全国文化建设的发展成就,启迪对未来发展战略的思考;有数篇论文探讨了湖北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的原则与路径;还有论文梳理了荆楚法治文化传统和当代湖北法治建设的先进经验。文化20.8万字 - 会员
文化力研究(2019年卷/总第1辑)
《文化力研究》是由广东开放大学文化力研究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旨在开展文化力理论方面的研究,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力理论体系。本书是第1辑,内容涉及文化金融、文化众筹、审美文化、文化经济、文化品牌塑造、文化力与传统文化转化、文化自信等方面,从不同视角阐述了文化力的概念、内涵、外延及相关领域,对于“文化力”这个较为创新的概念进行了解读。文化12.5万字 韩炳哲作品之文化与全球化(套装共3册)
《超文化:文化与全球化》:超文化旅行者从一个此处去往另一个此处,超文化因而是一种关于此在的文化。超文化旅行者在向文化观光敞开大门的事件的超空间中旅行,因此,超文化旅行者对文化的体验就是文化—旅行。《什么是权力?》:权力有时与法律相关,有时与专断相结合。鉴于这种理论上的混乱,应当寻找一个灵活的权力概念,能够把不同的权力观念统一起来。需要制定一种权力的基本形式,通过转变内部的结构要素,从而产生出不同的文化14.9万字- 会员
来自历史与人伦罅隙中的笑声:比较研究中西喜剧意识的审美意蕴
本书通过中西方文学中经典喜剧性作品的解读,比较研究了中西喜剧意识的文化发生、中西喜剧意识的审美要素、审美本质、审美特征、审美风格和中西方关于喜剧意识的理论思考,阐发了中西喜剧意识审美意蕴的共同性与差异性。从最概括意义上说,西方历史理性主义文化中的喜剧意识主要源自社会历史的微妙,中国伦理主义文化中的喜剧意识主要源自伦理道德的迷醉。文化18.8万字 - 会员
基于传播问题的跨学科阅读:“随波逐流”读书笔记
一群相约星期二晚间读书会的师生以阅读作为交流,追求基于传播问题的跨学科阅读,感受读书生活的交流意义,沉浸于与作者的对话,达成主体间的意义分享;通过体验连接文本与现实,建构同情式理解;以诠释性阅读和参照式阅读丰富协商式理解,用问题式阅读和批判式阅读抵抗单向度理解。这群以改善人类交流为志业的师生,试图从跨学科阅读中寻找交流智慧,祈望通向“随波逐流”式的开悟状态,以超越交流的困境。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这本文化25.1万字 - 会员
跨文化沟通与中西文学对话
此自选集是作者多年来从事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以及跨文化交际研究所撰写的学术论文的结集,其中一些文章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反响,具有一定学术创新价值。文集拟分为三编,第一编“跨文化认同”。第二编“跨文化研究”。第三编“跨文化沟通”。本论文集所收入的很多成果在文化认同研究、福克纳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研究以及跨文化交际研究上具有一定的学术借鉴价值。文化18.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