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中国农家收支问题研究(1949~1956年)
常明明更新时间:2018-11-08 20:07:46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1949—1956年,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户收入水平趋于上升态势,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支出也不断增加。在农户收入结构中,农副业是农户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家庭手工业在副业收入中占绝大比重,除此之外,农民还利用农闲时节通过货运、出雇等手段获取收入,以贴补家庭日常所需。农产品的出售收入是农户现金收入最大来源。在农户支出结构中,尽管生活性开支占了绝大比重,生产性消费所占比重相对较小,但生产性消费也呈逐步提高趋势。总体来看,当时农民消费具有较强的自给自足性质,小农经济与国家工业化大生产之间存在着矛盾。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5-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中国农家收支问题研究(1949~1956年)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后记
- 参考文献
- 结语 历史启示
- 第二节 合作化后农家收入变化情况及“拉牛退社”风潮
- 第一节 土改前后农家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
- 第四章 农家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解析
- 第三节 农家收支对比分析
- 第二节 农家支出结构及其特点
- 第一节 农家收入结构
- 第三章 农村经济体制变迁中农家收支结构演变
常明明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国古代灾荒赈贷制度研究
作为一项独特的救荒养民策,赈贷一直是数千年荒政实践的重要面向,一定程度上维系了中国古代小农家庭农业的延续和发展。相比于其他救荒措施一样,赈贷虽然也内嵌于封建国家的官僚制度和治理体系,因而可以用维护统治、巩固政权和实现持续剥削等政治话语进行解释,但它在制度文化、运行逻辑、机制设计等方面,均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一方面,灾荒赈贷制度衍生于中国古代国家与农民的道义关系,同时推动着这种道义关系的不断形塑。它以历史31.6万字 - 会员
中国艺术史(第二卷)
《中国艺术史(第二卷)》(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至两宋)本卷展现公元三世纪至十三世纪,中国艺术在绘画、书法、雕塑、建筑等领域的发展历程,同时关注不同时代的社会变迁,探究艺术作品背后的社会思想及人文价值。在这千年之间,中华民族历经多种文化的交融,不断焕发新活力:自魏晋时代既有外来佛教艺术与本土文明的融合发展,也有本土宗教——道教的形成及其与书法的共生共舞;隋唐时代人物画逐渐走向成熟,唐中期又有山水历史36.3万字 - 会员
你不可不读的西方文学故事(品读西学系列)
本书介绍了西方文学历史上各国家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语言流畅,有很强的可读性。历史17.9万字 智人之上:从石器时代到AI时代的信息网络简史
在过去10万年里,人类建立大型合作网络,以此积攒了巨大的力量。然而,持续不断的发明与征服也将人类推入了一场生存危机。全球生态濒临崩溃,虚假信息泛滥。我们正一头扎进可能毁灭我们自身的、由新型信息网络组成的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如此智慧,为什么却总是倾向于自我毁灭?我们为什么走到了生态和技术自杀的边缘?当非人智能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时,人类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从口口相传的故事,到文字书写,再到人工智能,《智人历史29.1万字